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采用新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AIQ-IV)对大学生自我监控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调查对象为346名大学本科生。结果发现:(1)高自我监控与个人身份倾向和关系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他人导向与关系身份倾向、社会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导向与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2)大学低年级学生在自我导向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高年级学生,而在个人身份倾向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其他维度上无差异;(3)女生在高自我监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他维度上男女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自我监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用252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测自我监控量表和SCL-90量表。结果为高自我监控与SCL-90子量表有负相关,自我导向与敌对子自量表有正相关,他人导向与SCL-90量表9个子量表都存在正相关。因此,高自我监控者心理最健康,自我导向和他人导向者都存在不健康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55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探讨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各维度及时间管理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专科生在时间管理总分及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生;(3)时间管理倾向及三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能有效地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师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445名高师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高师生时间管理倾向总量表和个分量表的得分以及和自我和谐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得分均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p〉.05);高师生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高师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同自我灵活性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高、低时间管理倾向的高师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t=-5.461,p〈0.001)﹑自我灵活性(t=5.005,p〈0.001)两因子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高师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自我和谐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分布及分布差异。采用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9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现在自我投入得分专业差异显著,无年级、性剐差异,不同地区学生差异显著;(2)过去危机得分专业差异显著,无年级、地区差异,有性别差异;(3)将来投入愿望得分无专业差异,大一显著小于大二,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无地区差异;(4)同一性地位分布有差异。得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多处于扩散地位。  相似文献   

6.
抽取广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大学生共360名作为被试,采用《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EIP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以及《父母依恋量表》(IPPA)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探索和投入存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和年级上的差异,并存在不同年级专业间和不同居住地专业间的差异;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在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以及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和父母偏爱被试上差异显著。自我同一性意识投入和意识探索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同一性人际投入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同一性人际探索与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可以正向预测人际探索和人际投入;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可以很好地正向预测意识探索和探索总分;父母依恋可以正向预测意识投入。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可以正向预测投入总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社医医生定向培养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学业拖延量表调查某高校大学一年级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生。结果:一教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43±0.43,学业拖延平均分为11.74±4.09。专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于本科生;男生的学业拖延高于女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高分组在参与任务、学期计划和学习管理方面的学业拖延低于低分组(P〈0.05)。结论: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对自主性任务情境中的学业拖延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与自我和谐量表对贵阳市5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积极应对方式、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存在着性别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的刻板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消极应对方式在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自我价值感与自我的灵活性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着重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内容要有针对性并且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对福州市四所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1)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承诺及探索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从未恋爱组,但无显著差异。2)成人依恋中回避和焦虑因子的得分在不同同一性状态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进一步比较发现,早闭型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延缓型。3)大学生成人依恋中的焦虑及回避因子与自我同一性的承诺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且承诺因子是焦虑与回避的有效预测变量;而成人依恋与探索因子尚不存在相关,但探索因子对成人依恋的焦虑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探讨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是否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异同,从身体自我的具体描述和身体满意程度2方面对被试的身体自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1)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组对于运动能力、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关注程度要显著高于普通组,而形态维度的关注程度较低.(2)在身体满意程度的积极和中性子维度上,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要低于普通组,而在消极和期待维度上要高.(3)男女生在身体自我的能力、健康和消极子维度上差异显著.总体来看,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与普通大学生组存在较明显的组别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30年间,员工建言行为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积极行为研究中的热点议题。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从影响建言行为的个体层次变量出发,通过检索关于个体变量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的研究文献,对以往研究进行了基于元分析的定量综述。结果表明,个体的履历信息、大五个性模型中的外向性和责任性、个体的主动性人格和发展目标取向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自我监控、控制点和自尊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并不像预期的那样稳定和清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300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脑电生理学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0对有或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各因子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和各因子分、冲动量表(BIS-11)总分、敌意量表(BDHI)总分和各因子分、P300潜伏期及P300振幅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①两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年龄、病期、治疗情况、自杀史、早年不良家庭环境方面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MOAS总分、MOAS自身及对他人攻击因子分、BIS-11总分、BDHI总分、BDHI躯体攻击因子分及易激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中央顶部(Cz)事件相关电位P300振幅比对照组降低,P300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非攻击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CZ)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提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攻击个体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学生自强意识的现状,以郑剑虹编制的自强意识问卷对韶关学院321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强意识较强,社会取向自强意识显著高于个人取向的自强意识。(2)大学生自强意识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专业、家庭居住地上的差异。(3)大学生的社会取向自强意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贺州是典型的多族群、多语言地区,被知情的学者称为"岭南族群博物馆"。贺州的族群认同呈多样化态势,其中语言认同最为凸显。通过贺州不同族群成员语言掌握情况的计量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贺州各族群语言的自我认同度及相互认同度均相对较高,是贺州各族群族群意识及族群向心力强、族群边界相对明晰及族群关系良好的具体体现;贺州不同族群在对他族群语言的认同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贺州各族群及族群语言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强势弱势之别。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种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在字里行间影缩着历史的瞬间。男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地位在汉字构意中有较明显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姓”、“男”、“夫”、“父”、“君”、“士”、“祖”等字形构意,结合民俗史料,探讨古代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及其在生产、家庭婚姻生活、政治领域、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地位状况,试图让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男子社会生存状态,从文字中挖掘出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角色论——责任伦理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是个体的社会面具,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坐标点,也是社会关系网的结点;责任依附于角色,角色永远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对角色的认同也就是对责任的认同;责任伦理以责任为研究对象,角色是责任伦理中最小的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最抽象的范畴,并贯穿于责任伦理研究的始终,因而,角色可以充当责任伦理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自我监控能力是体育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运用教学实验法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明显提高,这对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技能也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