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鼎词充满悲情特质,充满对生命短促、离家别友、家国破碎、贬黜漂泊等遭遇的哀伤。这一悲情特质有个人身世经历和特定时代的原因,也有词"以悲为美"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以悲愁为美的审美心态和悲情文化观照之下的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直接以愁字入诗的篇什就多不胜数。本文从一些有代表性的篇章入手,分析、论述古人如何以同一个愁字抒发不同的情怀,表达不同的人生体验,以及为其不同的愁思所营造的缤纷斑斓之意象、因其不同的愁情所流露的纷披陆离之意绪,从而试图探寻,这种“同而不同”的创作方法所达到的人性与存在的深度,及其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流行音乐的审美特性,无论是由港台传入的歌风,还是内地自创作的作品,主要表现出柔美风情、壮美抒情、慷慨苍劲、悔恨悲情、大爱情怀等美感特征。其中,从审美品格看,壮美抒情、慷慨苍劲和大爱情怀之美感特征更显高格,值得推崇,柔美风情似乎是心灵的甘露,而悔恨悲情,则有明显的局限性。从更深层的意蕴看,"人文的回归与现实的感怀"是该时期总体审美特征,并以"爱"为根情。总体上,该时期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魏晋社会的审美观念与以往大为不同,呈现出一种女性化审美倾向,其特点具体表现为傅粉、熏香及好妇人之服饰等.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女性化审美使得魏晋文人对"丽"之文风有全新的认识,文学艺术形式总体趋向修饰性,追求骈俪之美,取材则愈发世俗化,重视家庭情感的抒发.女性化审美与魏晋时期的文化环境及文人心态产生内在契合,文学创作越发重视文学本体的独立性.从魏晋文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出发,以女性化审美作为切入点,通过梳理魏晋时期绮丽文风背后的影响因素,思考"文学的自觉"与独特审美观念的内在联动,有助于探究女性化审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审美和功能是自文学诞生以来中西学者为之困惑、因之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许多西方美家如康德、施莱格尔、伍尔德等强调文学的审美而排斥其功能性。而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却是我国文学传统中的主导倾向,从孔子的《诗》可以“兴”“观”“群”“怒”,封建社  相似文献   

6.
全文力图从诗人对社会、人生之美与艺术创作之美的审美追求中,揭示其潜在的丰富的审美意识。诗人对社会的审美理想是:端拱为尊,无为而治;政治清明,勤政于民;宽猛相济,人际和睦;风俗淳古,社会安定。希冀实现“事君”“荣亲”的美愿,保持独立自由的人格美,追求醉失天地的美感,即构成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审美追求。谪仙心目中的艺术创作之美,则主要表现为:清真自然之美;风清骨峻之美;壮柔兼具之美;言外蕴情之美。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建构培育依托的是有高度、有情怀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而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又依赖有情怀、有理想、有专业底蕴的创作团队,需要以新时代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力量的融入。在“大舞台”上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教学、排演及合成等全流程的艺术实践,能够对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真正“走心”的“家国情怀”培育机制,是让文化“浸润”人心的前提和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8.
南朝钟嵘《诗品》在选诗和评诗上明显推重对怨情的抒发和表现,各家批评史对此现象的看法基本是从历史背景和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角度出发而言的。实际上,钟嵘《诗品》对诗歌抒发怨情的推重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士人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是诗歌以抒发情感为本位的观念成熟的一种标志。同时,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的盛行与魏晋玄学的关系亦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年代学角度看,建安十三年、建安十七年均是建安文学发展和转变的重要年份,文人心态、文学创作的题材内容和风格前后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建安十三年文人齐集邺城,建安文学开始进入创作繁荣期,建安十七年阮瑀之死对建安文人的心灵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建安文人的心态由乐转悲;表现在文学题材上便是大量以寡妇为描写对象的哀悼之作的产生,由此拓展了建安文学的创作题材;文学风格上则是哀感之心大于雄深之气,伤生之意多于哀世之情,使建安文学展现出多元化的风格倾向,在建安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审美的误解     
长期以来,审美一直被人们理解为“审”“美”,也就是对美的欣赏、观照,由此,美学家们或者不遗余力地探究美的本质,或者对审美之“审”做出种种规定。笔者认为,无论是英语中的Aesthetic还是汉语的审美不能被理解为“审”“美”,审美既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又是对生命的体验和反思,它追求人生的诗意化。在当前审美文化研究的热潮中,首先厘清“审美如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李白杜甫诗歌的盛世悲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史之乱前,理想的颂扬与现实的悲慨是李杜诗中两个相互依持的情感向度,后即本所指的盛世悲音,具体内容包括处盛世而发危言、现卖批判、身世悲慨三个方面,这类诗歌悲壮豪迈与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虽然都以悲情为情感内核,但却与衰世悲音的萎靡颓废、轻艳单薄截然不同,分别呈现出刚性之美与沉厚之美。  相似文献   

12.
南宋王朝定都杭州以后,受“浙西”文化的影响,南宋文化更具优雅、婉美而精细的形态,生成了追求诗意的审美品格。南宋文化为南宋文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融入世界、认识世界的文化感知方式,从而为南宋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自身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和《纽约客》小说集,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了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他继承中国古典感伤文学凄婉温柔的文学气质,把20世纪那特定动乱年代处于颓势的中国各阶层人们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历史哲学和文化高度进行审美观照,意在充分表现中华民族千年积淀的悲天悯人的文化情结及其忧郁感伤之美,使当代中国文学得以拥有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唐代制度的限定、都市生活风貌以及宗教思想的影响等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晚唐庶族文人所书写的“自己的生活道路”和“情绪的历史”,从文学的主体精神、文人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对现实的批评选择等方面,论述了晚唐文学的基本走向,肯定了“晚唐风情”的客观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少堂长期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个性化的教材观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他认为教材是教师的重要凭借,在“玩”教材、“析”教材、“品”教材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用教材品味语言之美、玩味文章之美、尝味文学之美、体味文化之美,为语文教师提供了详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源渊流长的齐鲁文化影响着齐鲁文人文化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文化品格又与齐鲁文人行坐相随,并影响着其文学创作精神和文学风貌。齐鲁文化对李清照文化品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齐鲁山川风物与李清照清丽秀雅的文化品格;二、齐鲁文化的革新精神与李清照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三、齐鲁文化的质实豪放与李清照富于豪侠气质的文化品格;四、齐鲁文化的渊综广博与李清照博闻广识的文化品格;五、李清照心念家国的儒者情怀。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是一部道家的哲学经典,出自于春秋末年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之手。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评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而有“褒贬不一”或“各取所需”。本文从审美心理入手,探讨了道德经的美学价值,认为其具有:思辨质朴的理智之美,迂回曲深的含蓄之美,扑朔幽远的朦胧之美,明快轻灵的韵律之美。  相似文献   

18.
汉赋家们“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对于外在的世界都有一种傲晲于物、居高临下的气势,体现了一种沟通天人物我两空、百川归海、万流朝宗的民族国家的文化情怀和精神气质的审美意趣,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美的空间,开拓了审美的感性视野,为自然之美真正获得艺术上的独立做了比较充分的历史准备,成为中国美学史形成过程中重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贺贻孙是明末清初爱国诗文家,诗歌美学十分丰富。一方面,他从诗歌所肩负的社会道义和时代使命出发,认为诗歌是源于一种“不平之气”,应当陶写“哀怨”之情,进而主张在诗歌中呈现出“吹沙崩石,掣雷走电”的气势美,使“不平之气”一吐而后快;另一方面,贺贻孙又能自觉从诗之本体出发,主张诗歌的“神厚”、“气厚”,高扬主体之神,使诗歌呈现出浓郁、深远、蕴藉美感。同时,贻孙还承续了庄子的“神化”思想,结合自唐以来的境界理论,用“化境”这一范畴标示他心目中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贺贻孙是诗学史上丰富论述“化境”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伤春悲秋”是文学界由来已久的一种文化现象与审美体验,也是中国历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与之相关的诗歌创作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描写夏季的诗歌并没有以主题的形式出现,且绝大多数诗歌是以一种激情与炎热并存的精神状态出现。蹇先艾作为一位以“乡土文学”创作闻名的小说家,在其诗歌创作领域开创了“悲夏”这一独特现象。“悲夏”作为蹇先艾诗歌中最具个人意识特征的体现,其所蕴含的生命思考和个人感受能较典型地反映他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