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用于高血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高血脂病例和54例血脂正常者进行BAEP检查进行比对。结果:高血脂组与对照组BAEP测定的潜伏期(PL)和波间期(IPL)均检出异常。结论:血脂增高对听力障碍有很大影响。BAEP检查对该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代文学之胜的宋词发展流变是一个充满矛盾同时也是充满了活力的进程:在审美观念上,虽然雅化潮流成为一种强势往前推进,但是,俗词的创作传播作为一种源于市井民间的活力涵养着词的生命肌体;理性上的拒斥与实践的热衷这一心理矛盾使宋词从政治教化的重负中逃逸出来,保持一种感性鲜活的审美品质;执着悲哀与超越悲哀两极的情感趋向冲撞对流衍化出宋词丰富多采的审美形态;在性别上,一种整合了双性特点的的抒情范式使宋词具有了更为隽永的滋味;文体上虽有尊体与破体之辩,但在创作实践中,词的破体而行却为词带来了多元多姿的审美风貌;风格上婉约与豪放的消长变化这组过去探讨的最多的矛盾则更多的和以上五组矛盾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蔡燕 《科技信息》2009,(9):16-17
本文介绍了用模块化思想来设计和实现基于B/S结构的《信号与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基本功能、主体结构和关键实现技术。该教学网站补充了普通课堂学习及师生交流的空缺,并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交流的平台,使得学生和老师在网络教学系统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互助和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4.
蔡燕 《科技信息》2013,(3):162-162
本文针对目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弊端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注重实验安全知识讲座,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和最后的实验考试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和兴趣,逐步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多时相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 CCD数据,以鹿洼煤矿塌陷区为例,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检测.分别选取研究区域的2002年、2006年和2010年3个时相的CBERSCCD图像作为遥感数据源,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到端元提取中,基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提取鹿洼煤矿塌陷区水体、建筑用地、农田和土壤4类地物信息,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LUCC检测结果表明,2002年至2010年间,鹿洼煤矿塌陷地面积逐年增加,造成大面积农田积水,导致无法进行作物耕种.最后,结合当地政府采取的塌陷地治理措施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近十年收住的12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男979例,女221例,分别占总数的81.58%、18.41%;35岁内青年74例,36-59岁中年占905例,60岁以上老年人221例,分别占总数的6.19%、75.41%、18...  相似文献   
7.
唐宋两代的末世学大家李商隐与姜夔在他们的情诗、情词创作中,都存在着体变异的因素,出现了体之间抒写功能、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出位互动,使得他们的情诗、情词呈现出特异风姿,而且相互之间有了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SRM)调速系统性能,在测取准确磁特性样本数据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SRM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训练收敛快,泛化能力强,且网络规模小,便于实时控制,经与样机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将所建模型与准线性模型对比,显示出神经网络模型优越。  相似文献   
9.
霍小玉与李娃是唐传奇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凝聚着作的浪漫情怀:在外貌美描摹的同时,更重女性心智才情的展现;另一方面反映了作对社会生活、人物内心深细入微的洞察力,从两位女性形象身上也折射出了深广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0.
"惊人"作为一种自觉的诗歌美学追求贯穿了唐诗创作的始终,但是,这种追求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初盛唐追求的是刚健的骨力与斐然的辞采相表里,天然壮丽,产生浓烈的的感染力以达到"惊人"的效果,而中晚唐诗人则追求返诸内心作人力深求来耸动天下。从唐代诗歌"惊人"的美学理想与创作实践的嬗变轨迹中显现了唐诗风格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