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选取了1919-2018年的100张与科技相关的照片,展示了百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反映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进入历史新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7年前,百年奥运情定北京,“科技奥运”成为我们对世界的庄严承诺。7年后,“科技奥运”的梦想成真,我们不仅非常圆满地举办了一场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还向世人奉献了一场弘扬科学精神、展示高新成果的科技盛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不断优化。通过收集3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获奖信息,采用案例与数据分析法,分析其主要贡献和年龄数据,得出了获奖者的一些普遍规律,如拥有强大团队的鼎力支持、敢于猜测和精于验证的科学方法、执着创新的优秀品质、锐意进取的人格魅力,进而发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蕴含着开拓创新、团队合作、批判质疑、执着科研等科学精神。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科研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的科学精神细节进行披露,能够使科研工作者深刻领悟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鼓励其不忘初心、攻坚克难、传承精神、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4.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灵魂,中国的知识分子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则是摧残民主与科学,所谓“文化大革命”源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尤其是现存的某些误区,论述了大学精神、科学定位和求真务实作风这三大要素对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弘扬科学家精神,铸就新的创新丰碑和新的精神特质。在梳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针对多部门推进、科学家精神传播体系、作风学风建设、科学共同体微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基本路径:健全部门机构协同推进机制;完善科学家精神传播体系;筑牢作风学风建设底线要求;加强科学共同体微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根本和灵魂,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潜在因素。我国文科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科学精神的现象。着力培养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培养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希望引起高等教育界对此问题的重视,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培养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环境,促进文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建党百年,上海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党百年,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总领导作用,对于中国科技发展亦是如此。百年之前,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寂寂无名;而今,中国科技已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在党的领导下,各项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从基础科学理论到前沿科学技术,从华氏定理到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目前中国的科技实力与百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在此间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主张: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体现着科技与人文思想的统一;首倡科教兴国战略以同时推进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倡导发展高科技之时不忘科技伦理;倡导大科学观以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发展。这些新观点和新主张克服了单纯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的局限,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  相似文献   

10.
<正>在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与方法为宗旨的科技教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  相似文献   

11.
五四精神是指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整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即民主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今天,我们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拓前进;牢固树立现代国家观念、民主法治观念、环境观念和道德观念,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近年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结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发现,科技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也暴露出弱项和短板。“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和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支撑作用,发扬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是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科学普及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科技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91年前,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它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民主、科学、爱国、战斗的伟大精神。本文拟就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体现出的精神内涵、及大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使命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华大地上兴起学会热潮,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技社团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构成世界科技社团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画卷之一。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回顾科技社团百年来发展历程,研究分析科技社团在中国科学文化启蒙、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探寻新时代中国科技社团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前 《科技导报(北京)》2021,39(21):108-112
 剖析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将其概括为“科魂匠心”,指出其时代背景是当代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而科技创新和科技伦理是二者联系的重要社会纽带。在新时代培育“科魂匠心”,应注重开展“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以道驭术”的思想资源。培育“科魂匠心”还需要以科技伦理教育作为持续发挥培育作用的平台,营造崇尚科技创新、关注科技伦理的社会氛围,在舆论导向和社会治理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从治理理论、现代化内涵出发,分析了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时代内涵;结合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演进历程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从攻关战略科技、坚持理念自信、培优创新文化、提升创新效能、增强国际影响、打造英才高地6个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未来的重点任务;从加强治理体系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法治建设、倡导负责任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等维度探讨了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龚育之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领域的学术历程。他从制定科技政策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论;他站在时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反思科学的力量,提出"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他捍卫科学尊严,始终站在破除迷信和反对伪科学的前列;他强调科学与人文要相互融合,呼唤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五四科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提倡科学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由尊崇科学到选择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弘扬科学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所实现的一次重大飞跃.由此可以看出,五四科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前者为后者扫清了道路障碍,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相应的思维框架和解释学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