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陕西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陕西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状况基本上和全国是同步的.早期的改良书院和维新运动中兴办的各种学堂,大都开设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课程,客观地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和民主思想.辛亥革命后各种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创办,使近代科技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陕西的留学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总而言之,陕西近代科技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为陕西以及全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开始萌芽.从留学运动、新式学校建立、近代学制颁布、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概述了中国近代生物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文峰 《科技信息》2010,(24):I0066-I0067
近代以来,明清两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渐渐落后于西方。由于各种历史、社会及主客观原因,在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史上,近代以来形成了两次译述西方科技著作的高潮。一次是在明末清初,另一次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这两次西方科技著作汉译化的兴起对我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进程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时务报》的科技报道与科学思想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分析《时务报》的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和意义。方法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比较。结果《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人士创办的重要言论报,也是科学技术的宣传阵地,它介绍了西方的无线电、X光机、气球的发展、潜水艇、冶金、军事科学、农业科技等实用技术发明和西方的科研体制、诺贝尔奖、生态保护等科学思想。结论《时务报》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陕西近代农业科技发展概况及特点进行研究,并重点论述了陕西在棉麦良种的引进和培育、近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科学技术是促进近代陕西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曾经创造出遥遥领先于西方一千多年的灿烂的古代科学技术.但是,从17、18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却开始滑坡,被此时取得高速发展的西方科学技术远远地抛到了后面.这一历史大换位,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综述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史实,探析了落后的历史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政策原因.警示今人记取史训,努力振兴中国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关中学报》的办刊思想及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实践和历史意义。方法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和文献考证。结果《关中学报》强调各国科学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传播,介绍了西方的物理学、化学、植物学、人体科学、石油化工、工业制造、无线电及实用技术发明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结论《关中学报》是清末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期刊,它充分运用期刊这种新的大众媒介,在宣传和普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国人的科技素质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徐寿和徐建寅、徐华封父子是近代中国等名的科技专家。他们出生于无锡,长期在南京、上海、安庆、武汉等地工作,对我国近代化学、兵器、火药、造船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创办格致书院,出版《格致汇编》,大量翻译和撰写科技书籍和文章,毕生致力于传播科技知识,培育科技人才,对我国近代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知新报>的西方科学技术和先进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和意义.方法 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结果 <知新报>是清末维新派人士在澳门创办的重要言论报,也是注重科学技术宣传的阵地,它大量传播西方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特别是介绍了西方的元素周期表,飞机、汽车、三轮车的研制,印刷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完善和改进,录音、扩音、电传的发明,以及节约能源、优生优育、解决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先进科学思想.结论 <知新报>是当时发行量最大、传播地区最广的中国报刊,其西方科学技术和先进科学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至清末,西方的农业科技超过了中国。为了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国内有识之士组织人员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农业科技方面的文章与书籍。本文通过介绍晚清最具代表性的近代农业科技出版物及其特色,初步探讨其在传播近代化农业科技知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新兴科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与福祉的同时, 其潜在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各种风险和危机日益显现。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伦理问题频发的历史成因, 提出这既是现代科学建制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也是学习赶超过程中后发劣势的结果呈现, 同时还和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伦理环境密切相关。由此认为,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建设、 引导科技向善发展是中国未来科技实现弯道跨越的高质量发展、 保持全方位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路径选择方面, 建议科技发展与伦理治理应同步并行,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立场上, 以伦理治理促科技创新, 通过伦理治理的弯道跨越,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2.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历史性原则来考察科学技术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的基本内涵。马克思在工业革命背景中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同时以辩证的视角和历史的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逐利特质使得科技异化在所难免。当代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本质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科技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科技立法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制度支撑。分析显示中国科技立法属集中型立法模式,具有回应性、过程引导和基础把控等特征;现有科技立法在体系化和法治化方面成就显著,但也有局部供需失衡和理念单一等不足。提出应回归科技立法的功能定位、遵循立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新时期的科技立法基本导向;中国科技立法与政策可以有效共存,兼顾形式理性和效能提升,且以巩固科技法治传统、培育科技法治文化和激励科技法治思维为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从1949年的26万增长到2016年的5282万,中国从解放初期积贫积弱的国家迈入了世界科技大国的行列。在总结以往对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和考证相结合的测算方法,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科技工作者的数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每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政策背景的影响,探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发展脉络,展现了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6.
立足科学技术活动整体,贯穿2007年全年,从科学性、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趣味性、新闻性等角度,选择国内外100个科技领域重大进展、项目、活动或事件,以展示科学技术无尽前沿的发展动态和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7.
立足科学技术活动整体,贯穿2007年全年,从科学性、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趣味性、新闻性等角度,选择国内外100个科技领域重大进展、项目、活动或事件,以展示科学技术无尽前沿的发展动态和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有关陕西古代书院教育史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元明清时期陕西书院的生源、学额制度和教育宗旨、课程设置、纪律条规、考试奖惩等学务管理情况,可以对古代陕西书院学务管理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当前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