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洛因成瘾者中枢神经系统超微病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对4例海洛因成瘾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海马、基底节和延髓进行观察。探讨了海洛因成瘾者中枢神经系统超微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脑区神经细胞呈急、慢性缺氧性变性、坏死,神经纤维数量减少,髓鞘变性、崩解,神经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及细胞器减少。认为海洛因对中枢神经系统超微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警告信号加足底电击的方式(简称信号电击)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种类小鼠进行应激,每天24min,共7d。结果发现,应激后免疫器官退化,重量减轻,而且这种变化与年龄和性别有关。胸腺退化,年龄大的鼠比年龄小的鼠更明显,而脾脏则相反,年龄小的鼠更敏感。另外,胸腺的退化雄性要高于雌性,而脾脏则没有性别上的差异。从种类上看,Swiss鼠比Balb/c鼠更敏感。对淋巴结来说,这种退化没有表现出年龄、性别和种类的差异。此外,应激使胸腺、脾脏内的淋巴细胞总数和骨髓内淋巴细胞的比例减少。这一结果说明,胸腺和脾脏的退化,不是由于组织内体液的减少,而是胸腺和脾脏内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之故。  相似文献   

3.
用14 MeV快中子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5 Gy的全身照射,观察其免疫系统损伤情况及氧化应激的相关变化.大鼠分为辐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辐射后1,7,14d 3个时间点取血液、胸腺和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后第1d,辐照组大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降至最低,照后第7、14d有所恢复,但仍不足正常组的1/2.血小板数在照后第1d开始减少,至第7d达到最低值,第14d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而大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辐照后14d明显低于正常组.另外胸腺和脾脏均出现萎缩,脏器指数明显减小.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SOD酶活性及MDA值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说明快中子辐射影响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造成胸腺和脾脏的萎缩以及一系列组织形态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大鼠的正常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中华蟾蜍冬眠前后淋巴器官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及组织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MTB染色显示中华蟾蜍冬眠后(4月底)淋巴结、脾脏和胸腺内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数最低,而后开始上升,至9月产卵前达最高值,然后又开始下降.冬眠前(10月底)淋巴结、脾脏和胸腺内的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数均极显著高于冬眠期(12月)和冬眠后(4月底)肥大细胞和脱颗粒数(P〈0.01),且冬眠期(12月)肥大细胞数均极显著高于冬眠后(4月底)肥大细胞数(P〈0.01).在冬眠期与冬眠后,淋巴结、脾脏和胸腺内肥大细胞均无脱颗粒现象.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髓质、小血管附近及皮质和被膜下.经AB—S染色显示淋巴结、脾脏和胸腺内肥大细胞均为黏膜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5.
针对30只DPV攻毒试验鸭及30只同居鸭的体内DPV-DNA动态分布及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PCR技术和常规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DPV攻毒后6h,用PCR方法在肝、脾、法氏囊、胸腺、血液、直肠粪便可检测到DPV-DNA(2)DPV经不同途径感染成年鸭后,病毒在体内的动态分布有一定的差异.(3)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肝、肺、血液.胸腺、直肠粪便可作为鸭瘟病原DNA早期检测的首选取材样本.(4)DPV感染后,患鸭的肝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脾脏、法氏囊及胸腺网状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5)组织病变与病原分布的时序性相关,试验组鸭在DPV攻毒后24h,同居感染组鸭在同居后72h,心、肝、肺、肾、大脑、脾脏、法氏囊、胸腺、十二指肠等组织均表现出程度轻微的实质细胞肿胀、变性;继而发展为细胞水肿、坏死,间质严重出血(6)免疫器官胸腺、脾、法氏囊、骨髓的病原检出及组织病变皆发生在DPV感染的早期,病变器官从组织水肿、充血、出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迅速发展为坏死.上述结果为研究DPV的致病机理、鸭瘟的早期诊断和鸭瘟的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免疫电镜负染、细胞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犬呼肠病毒。病毒粒子由致密的核心和包围着核心的双层衣壳组成 ,有的为空心衣壳 ,多呈晶格状排列 ;病毒在胞浆增殖 ,装配 ,通过细胞崩解释放 ;细胞浆内可见大量的微丝与微管结构 ,认为与病毒复制有关。胞浆与胞核中均可见到内容物不同 ,形态各异的包涵体  相似文献   

7.
超强静磁场对小鼠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超强静磁场对一周龄小鼠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磁感应强度为12 T的超强静磁场分别照射小鼠8,12,16 h,照射结束后6,12,24 h,分别取肝脏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取胸腺和脾脏,测定胸腺、脾脏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表明,超强静磁场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肝脏的CAT和GSH-Px的活力,降低MDA含量,提高机体处理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磁场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脾脏和胸腺指数也有所升高.试验表明,超强静磁场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粮中锌对蛋鸡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科技信息》2010,(4):89-89
锌是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家禽体内生理机能的调节,具有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动物缺锌会引起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发生萎缩,外周淋巴细胞减少、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动物机体免疫能力与生产性能的降低。在动物胎儿期或幼年期缺锌,对淋巴器官生长的抑制程度远大于对其它器官生长的影响。在怀孕期,由于缺锌导致的免疫缺陷可持续3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麝鼠的胸腺、扁桃体、脾脏、颈浅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等各部位浆细胞的分布,形态结构,数量、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麝鼠巴器官和浆细胞大量存在于胸腺髓质、扁桃体小体、淋巴小结、脾小结的生发中心及帽部。为进一步了解麝鼠的免疫机能和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低血色素是影响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运动性低血色素对脾脏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11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大鼠运动性低血色素模型,并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分类和细胞周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了解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脾细胞CD3+、CD4+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D4+/CD8+比值趋于降低;2、运动组处于G0/G1期的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而G2-M、S+(G2-M)期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时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海洛因依赖者 NOS活性情况 ,探讨 NOS、NO与药物依赖的关系。方法 :采用最新 NOS测定试剂盒 ,以分光光度法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血清 NOS活性有着显著性升高 (P〈0 .0 1) ,并与滥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NO、NOS在药物依赖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成效是脉象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取生物医学信号中的特征信息,为医学诊断提供决策支持,是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谱估计的方法,对15例海洛因成瘾者和15例正常人的脉博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每一功率谱特定频段上的功率分布,发现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人的脉搏信号的功率分布有显著,差异并给出了初步的判据,由此判据,15例海洛因成瘾者中的13例予以辨别。研究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脉搏信号的频域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脉象信号的非高斯随机特性,应用双谱估计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提取吸毒者脉象信号的异常信息,并得出初步区分正常人与吸毒者的判断依据.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双谱的相位携带有脉象信号的重要特征信息.采用双谱估计分析法中的非参数化间接算法对15例海洛因吸毒者和15例正常人的脉象信号进行了分析,提取出双谱估计的平均相位值,发现吸毒者脉象信号在特定频率区域内的平均相位值Ph一般低于正常人的Ph值.以平均相位值作为判断正常人和吸毒者的特征参量,提出了用于划分正常人和吸毒者的临界参数,据此15例正常人全被检测出来,但有1例吸毒病人被误判.研究结果表明.非参数化双谱估计是分析脉象信号的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病毒片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及对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和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影响进行实验。检测大鼠足趾肿胀、胸腺指数,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抗病毒片能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琼脂引起的大鼠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弗氏完全佐剂所致大鼠原发性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胸腺指数升高,脾指数下降,白细胞介素1水平升高。结论抗病毒片具有抗炎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吸毒者脉象异常的现代谱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VDF脉搏传器,将采测者左手官位的脉象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并以数据文件格式存储。利用现代谱分析法,随机选取受测者40个连续心动周期的脉象信号,分别对每一心动周期的脉象信号作现代功率谱估计到40幅功率谱图,取其平均值得到平均功率谱。从平均功率谱图中可以看出,吸毒者和正常人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将平均功率谱图中的频率轴0-20Hz分为7个频段,对每一位受测者的平均功率谱计算特定频段上的功率分布,从而获得用以多区分吸毒者和正常人的初步判据。将此判据用于30例受测者,其中15例的海洛因成瘾者,另15例为下人,区分吸毒者与正常人的正确率为93.3%,研究结果表明,现代谱分析法是分析吸毒者脉象异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短波紫外线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UV-C照射小鼠1次/d,14d后检测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初步判定UV-C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UV-C 5min组胸腺指数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各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适度的UV-C照射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发育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不同菌液浓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饲喂小鼠,检测小鼠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实质重量、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肠黏膜SIgA等指标,分析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试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沼泽红假单胞菌可促进小鼠的体重增长,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增加(P0.05);促进机体巨噬细胞吞噬率、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肠黏膜SIgA的变化(P0.05).结论:采用沼泽红假单胞菌饲喂小鼠可提高其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6周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脾脏和胸腺免疫功能的影响,设计运动模型,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8周龄)随机被分为12组:0周适应性训练组、2周训练组、4周训练组和6周训练组。每组3个取样点,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大鼠进行匀速跑台运动,坡度为0,每天1次,每次持续30min,6d/w,休息1d,共持续6w。第1周为适应性运动训练(速度为10m/min),第2周负荷设定为20m/min,以后每周递增负荷5m/min,至第6周达到最大运动负荷40m/min。于0、2、4和6周末取胸腺、脾脏多聚甲醛中保存,HE染色。结果显示,胸腺皮质厚度与0周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腺和脾脏内部的形态结构与0周相比明显紊乱,层次不清。这表明递增负荷这种运动刺激影响了胸腺和脾脏的免疫功能,且随负荷的增加和训练时间的延长,大鼠胸腺和脾脏的形态结构受的影响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