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研究主要目的是从河口沉积物中提取高质量DNA,为后期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河口沉积物微生物功能基因及种群分析等奠定基础。用CTAB-SDS-冻融法,样品预处理-CTAB-SDS-冻融法,样品预处理-CTABSDS-冻融-DNA重沉淀法和土壤总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3种河口沉积物总DNA,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DNA纯度和浓度及16S rDNA的PCR扩增分别对这4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样品预处理-CTABSDS-冻融法-DNA重沉淀所提取的DNA质量最高,可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5种白酒窖泥总DNA提取方法(预处理+DNA提取液+SDS法,改进的化学裂解法,CTAB+SDS+反复冻融,SDS细胞裂解法,玻璃珠+CTAB+溶菌酶法),探索适合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细菌16SrDNA和真菌ITS-5.8SrDNA的PCR扩增的窖泥总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玻璃珠+CTAB+溶菌酶法和化学裂解法提取DNA无明显降解、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细菌16SrDNA和真菌ITS-5.8SrDNA的PCR扩增.  相似文献   

3.
杜晓光 《科技信息》2007,(15):336-337
设计、比较了3种直接提取土壤微生物DNA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可以从土壤中提取到一定的微生物DNA片段,但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DNA提取的产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初提的土壤DNA经进一步提纯后均可用于PCR扩增。其中方法III提取的DNA产量最高,且效果明显,是一种从小量土壤样品中直接提取微生物DNA的理想方法,在土壤微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是造成古籍善本和纸质档案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不依赖于实验室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成为研究纸表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但是纸表微生物的含量往往偏低,DNA提取常依赖于昂贵的进口试剂盒,成本过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标准的纸表微生物体系,用传统棉签擦拭法获取该纸表微生物样品,再利用改良的化学法、机械破壁法、酶消解法3种方式提取样品中微生物总DNA并比较其浓度与纯度,最后利用PCR扩增验证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酶消解法提取所得浓度最高,化学法次之,机械法最低,但DNA纯度正好相反.经PCR验证,化学法的扩增效果较好.综合上述指标,改良的化学法更适宜提取纸表微生物样品中的总DNA.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常量的大肠杆菌和微量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实验对象,研究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载体对基因组DNA的分离纯化,对分离的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直接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分离的A.ferrooxidans基因组DNA则直接作为硫化物质体醌氧化还原酶基因片断的PCR扩增模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磁性纳米复合物法,其制备DNA的时间是传统方法的1/3,具有快速、简单的优点,在微量样品DNA提取中,由于其富集提取DNA,并提高了PCR的灵敏性功能,比传统方法优越,可用于食品卫生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法医鉴定以及极难培养的微生物的菌种鉴定.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三种提取方法从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样品中提取了土壤微生物DNA,得到的DNA片段长度在23 kb以上,提取效果较好无降解.采用试剂盒直接纯化、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玻璃珠DNA回收试剂盒SK1111 DNA纯化这三种方法对粗提液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后DNA纯度最高,试剂盒直接纯化可得到较纯的DNA,而玻璃珠DNA回收试剂盒SK1111 DNA纯化的效果不佳,不宜进行后续的PCR扩增.以纯化的土壤微生物DNA为模板扩增了细菌16SrDNA,扩增产物分子量为1.5kb左右.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从荒漠草原土壤中进行微生物DNA提取、纯化及PCR扩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反映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对土壤养分循环发挥决定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地生产力.为研究人工林长期经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取连作林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采用MOBIO PowerSoil DNA Isolation kit试剂盒提取土壤中微生物基因组DNA,并进行16S rDNA V3区扩增.结果表明:6种杨树人工林土壤中均能提取出微生物基因组DNA,基因组DNA片段大于2 000 bp,且DNA带型清晰完整,无明显降解,为后续土壤细菌的PCR扩增提供了良好模板;6种土壤基因组DNA在电泳图中的亮度不一,其中Ⅰ代林根际土壤(B3)微生物DNA条带最亮,Ⅲ代林非根际土壤(FB18)微生物DNA条带亮度最弱,经检测,B3样品DNA含量约为6.9 ng·cm-3,而FB18仅有2.0 ng·cm-3左右;选用27F/1492R和F338-GC/R518两对引物,采用巢式PCR策略,成功扩增出杨树人工林土壤细菌16S rDNA V3区DNA,片段大小为220 bp左右.  相似文献   

8.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土壤微生物DNA的提取方法.方法 选用3种常见有效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与本实验设计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对麦田土壤微生物DNA进行提取比较.结果 4种方法均能从麦田土壤中提取到片段长度大于22kb的DNA片段,不同方法提取的DNA浓度有一定的差异.提取得到的总DNA不需要纯化就可以用于PCR扩增,使用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得到相应的片段.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提取快速、DNA纯度和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PCR扩增检测土壤样品中目标微生物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获得高质量的微生物基因组总DNA。但由于土壤样品种类繁多、组成也相对复杂,且微生物细胞常紧紧吸附在土壤的颗粒表面,因此从土壤样品中获取无偏好、高质量的微生物总DNA具有较大难度。在保证获得高质量土壤微生物总DNA的前提下,有效地将试剂盒与核酸提取仪相结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质量的土壤微生物总DNA。  相似文献   

10.
一种冰川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高盐法对冰川微生物总DNA进行了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区域的冰川都可以提取到长度大于15kb的DNA片段,所得DNA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获得目的片段。因此,SDS高盐法是一种高效、简单的从小量冰川样品中直接提取DNA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不同溶剂提取干海带中的总脂肪酸,提取物经碱液水解和三氟化硼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海带提取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丙酮和石油醚的总提取率分别为11.92%、3.93%和3.22%。在GC/MS检测结果中,石油醚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2.82%、60.40%和60.41%。石油醚溶剂不适合提取海带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丙酮和乙醇溶剂较好,丙酮提取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8.68%,乙醇提取物中则为30.29%。以乙醇为夹带剂对海带中脂肪酸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79.04%,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52.1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更适合海带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能提高海带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岩陀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岩陀植物嫩叶为材料,用不同方法对岩陀叶片DNA进行提取,比较提取的质量差异,寻找适合岩陀叶片总DNA的提取方法,以满足多基原民族药岩陀DNA条形码识别系统构建的研究需要。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改良的CTAB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及碱裂解法提取岩陀叶片总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PCR扩增效果检查DNA提取的质量。结果显示四种方法均能从岩陀植物叶片中提取到基因组DNA,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完整性明显好于其他方法,且采用此法进行PCR扩增获得的目标条带明亮单一,扩增效率达到100%。改良的CTAB法是岩陀叶片总DNA的提取中最为合适的提取方法,能够满足后续DNA条形码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油页岩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以两矿区的6个样品为材料,采用SDS高盐、SDS液氮研磨、SDS反复冻融、SDS异硫氰酸胍和试剂盒提取法分别对总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各方法提取效果差异很大,改进的SDS高盐提取法效果最好,各样品均得到约23kb较完整片段,且产率显著高于其他方法,达9144~38685ng·g-1干样;以未纯化的DNA为模板,对16SrDNA进行PCR-DGGE,得到了相应的扩增产物及DGGE指纹图谱,说明该法适合油页岩样品.SDS液氮研磨和SDS反复冻融提取法仅能得到部分样品总DNA,且产率和纯度较低,而SDS异硫氰酸胍和试剂盒提取法无DNA提出,不适合此类样品.  相似文献   

14.
以风沙土为材料,直接提取土壤微生物DNA.采用SDS—溶菌酶—CTAB—蛋白酶K和液氮反复冻融法裂解细胞得到DNA粗提液,以PEG对其纯化.结果表明,SDS—溶菌酶—CTAB—蛋白酶K和液氮反复冻融法裂解细胞可获得大片段的DNA,提高DNA产率.每克干土的DNA提取量为0.586~1.311μg.所提DNA片段在23Kb以上.PEG可有助于去除DNA中腐植酸,DNA不作回收纯化即可作为模板进行16SrDNAPCR扩增.SDS—溶菌酶—CTAB—蛋白酶K和液氮反复冻融裂解细胞、PEG纯化DNA的方法组合是一种简便的适合风沙土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得糖率最高的提取部位并测定该部位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方法以沙棘枝叶多糖得率为标准,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浸提提取方法,比较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得糖率;Sevage法除蛋白后,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沙棘多糖中总糖的含量.结果乙酸乙脂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水提物部位的得糖率分别为4.01%、4.84%、6.42%,且水提物中总糖平均含量为28.51%.结论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沙棘枝叶中的多糖,得糖率高;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沙棘枝叶中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合于沙棘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忍冬科部分植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改进的高盐低pH法、改良高盐法、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法和改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对七子花不同器官的总DNA进行了提取.结果显示,4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提取效果,产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改良SDS法、CTAB法、高盐低pH法、改良高盐法,纯度依次为改良高盐法、高盐低pH法、CTAB法、改良SDS法,其中高盐低pH法提取的综合效果最好.对七子花不同组织DNA的提取显示,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嫩叶、茎和老叶,质量以嫩叶和茎抽提的较高.以冰冻茎为材料应用筛选出的高盐低pH法对9种忍冬科植物的总DNA进行了提取,结果发现多糖、酚或胶类物质含量较高植物的DNA沉淀中有一定量的次生物质;对方法进行了少许改进,可以有效去除这些物质对DNA提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取干燥深绿短肠蕨Allantodia viridissima根状茎粉末适量,乙醇回流浸提法得本实验所用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深绿短肠蕨中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分别对样品的乙醇提取部分(AVH),石油醚萃取物(AVP),乙酸乙酯萃取物(AVE)和正丁醇萃取物(AVB)进行DHHP法和ABTS~+法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模型对其进行降糖活性研究;并采用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法研究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深绿短肠蕨乙醇提取物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为(172.8±0.7)mg没食子酸/g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部分为AVE,EC_(50)分别为16.2μg/mL和22.3μg/mL;AVH有较好的降糖和抗炎活性.本研究为深绿短肠蕨的深度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毛樱桃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对乙醇提取物毛樱桃总黄酮进行富集纯化,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考察所得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优化的提取、纯化工艺可明显提高总黄酮的提取率;水、石油醚萃取物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31%,5.59%,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可达26.31%;3种萃取物对小鼠耳肿胀模型肿胀度(mg)的影响分别为11.03±3.44(水提物),11.29±2.92(石油醚提取物),6.56±2.59(乙酸乙酯提取物).结论毛樱桃总黄酮可通过乙醇提取,石油醚、水除杂,乙酸乙酯萃取富集,其得率、纯度及抗炎活性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长白山复序橐吾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类成分.方法以复序橐吾叶为材料,选择极性不同的溶剂(溶剂极性:水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进行分级萃取;以黄酮类成分为目标化合物,通过3种显色反应、紫外扫描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对各溶剂萃取部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复序橐吾不同溶剂萃取物都有一定的颜色反应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除水层外,各溶剂萃取物总黄酮含量为0.22%~7.90%.结论复序橐吾叶中含有不同种类的黄酮类成分,本试验可为长白山复序橐吾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苔藓植物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苔藓植物为材料,比较快速提取法、SDS法和改良CTAB法(自行设计)提取苔藓植物总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最好(A260/A280为1.83~1.86;A260/A230为2.05~2.50),快速提取法次之(A260/A280为1.64~1.73;A260/A230为1.68~1.77),SDS法较差(A260/A280为1.51~1.61;A260/A230为1.56~1.76).改良CTAB法提取的苔藓植物的DNA适合于作为PCR的模板,并成功地进行了RAPD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