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液压随动装置在金屬切削机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淙灰呀洺霈F了不少新型的随动系統,如:噴嘴——挡板、針閥、电液控制等;但滑閥式液压随动系統毕竟是目前应用最广而发展也比較成熟的一种。滑閥式液压随动系統所能保証的加工精度目前还不够理想,一般生产中应用的滑閥式液压随动装置可保証士0.05毫米左右的加工精度。如果抛开其他工艺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而主要研究液压随动系統的精度时,一般可以用靜态条件下,系統在不同輸入信号作用下(阶跃、等速、等加速运动)的誤差、速度放大系数和刚度系数做为衡量系統优劣的参数。在提高液压随动系統工作精度的同时,会出現稳定性降低的情况,所以,选定一种同时具备較高精度和較好稳定性的液压随动系統是一項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試就两种两級放大液压随动系統的靜态特性和稳定性做一綜合分析,並与同类型滑閥一級放大的系統进行对比,从理論上闡明系統的基本特性。在以下分析中,假設初始条件——即系統的速度和負载的初始值为零。认为液体流經滑閥工作边时的特性符合伯努里方程,並对各非綫性影响进行綫性化。同时,认为系統油液的温度不变,压力恒定,忽略液压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液压冲击器的冲击能量控制特性,根据功率键合原理,搭建了氮爆式液压冲击器工作时冲程和回程两阶段的功率键图,据此建立了氮爆式液压冲击器的状态方程组.通过AMESIM平台构建了氮爆式液压冲击器仿真系统.该系统能综合考虑冲击器运动状态高频变化特点,可快速实现对氮爆式液压冲击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利用DBS500型氮爆式液压冲击器现有的设计参数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参数之误差在6%以内,表明所建模型是基本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电液放大器是一种高品质的放大器。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部门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它一般由电气——机械转换器、液压预放大器和液压功率放大器三部分组成。四边滑阀常被采用作为液压功率放大器。电气——机械转换器有功圈、电磁及磁电三种型式,动圈式的优点为没有磁滞,而磁电式的优点为结构紧凑和动特性好。液压预放大器型式很多,常用的有针阀、小滑阀、喷嘴一板阀、剪口、射流等型式。此外电液放大器又可分为用弹簧联系、位置反馈,流量反馈、负载反馈等型式。合理选择电液放大器的型式和参数,能获得良好的静特性和动特性。 对几种电液放大器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由于针阀式电液放大器一般做成单边控制,控制油路进油压力的变化将引起零点漂移。位置反馈的针阀式电液放大器具有同样缺点。小滑阀式电液放大器能做成对称控制,因而可克服上述缺点。但小滑阀付间的液压摩擦力使电液放大器具有较大死区,并且压力稍高、滑阀很易卡死。四边滑阀(功率放大级)的摩擦力很大,在滑阀上的非工作部分开槽并给滑阀以振荡后此问题得到解决。上述几种电液放大器在工艺、材料上并无苛刻的要求,工作压力较低时工作可靠,因之适用于结构重量不受限制、低压、特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高压、结构紧凑、及动特性要  相似文献   

4.
在某型飞机缝翼疲劳试验中,采用随动加载技术,实现在缝翼翼面打开角度变化时载荷随动施加,为了解决试验中摆臂式随动机构旋转角度与缝翼打开角度之间误差偏大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该飞机5段缝翼随动机构的几何数学模型,结合试验载荷谱波形,得到作动筒位移与角度误差的关系,确定角度误差的来源,研究随动机构各参数和载荷谱对角度误差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角度误差的缝翼随动加载技术改进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角度误差,对未来活动翼面的随动机构设计和载荷谱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机器制造业中各种类型的随动系统应用日益增多,其中以液压随动系统的应用为最广泛。因为它具有下面主要优点: 1.运动部分习惯性小,所以系统具有良好的快速作用.灵敏度高。 2,给构紧凑.和电、气传动相比较.当轮廓尺寸相同时.其功率比较大。 液压随动系统根据其组成的核心——液压放大器,可分为四种类型:(1)滑阀式;(2)转阀式;(3〕《喷咀-挡板》式;(4)射流管式。其中以滑阀式液压随动系统的研究工作进行得较多,应用也较早,但由于《喷咀-挡板》式液压随动系统与滑阀式液压随动系统比较具有一定的优点,所以近几…  相似文献   

6.
运用CFD动态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新一代射流式液动锤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并将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若不考虑液压卡紧引起的摩擦力,射流式液动锤冲击频率、冲击末速度和冲击功计算值分别是实测值的1.853~1.898倍、2.024~2.107倍和4.097~4.439倍;将由液压卡紧效应引起的摩擦力考虑在内,冲击频率、冲击末速度和冲击功计算值分别是实测值的1.218~1.439倍、0.936~1.171倍和0.876~1.371倍,大幅度提高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吻合程度.这说明液压卡紧引起的轴向摩擦力,大幅度增加了活塞运动阻力,减小了其加速度和速度,进而显著降低了冲击功和冲击频率等性能参数.设法减小甚至消除液压卡紧力的影响可望成为提高射流式液动锤冲击功和能量利用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流体力学有限元理论,采用四节点等参单元,对新型推力轴承轴瓦的力学模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最佳承载能力范围内摩擦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计算动压油膜的温度场及轴瓦的热变形对最优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各主要参数(油膜厚度、油楔角、承载能力等)与摩擦力矩的关系曲线。将所得的数据和以前研究的论文(未考虑轴瓦的热变形)比较分析,并在可逆式动压推力轴承实验台上作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测量了瓦面的温度场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第一部分用研究三阶线性及非线性(带干摩擦力)微分方程的方法对各种园柱式滑阀液压随动系统之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微分方程的研究分别利用了奈依魁斯特反幅相特性曲线图及模拟电子计算机,并相应得到各系统之稳定判决式。此外还研究了系统各机械刚度对其稳定性之影响。第二部分系统地对单边及双边工作滑阀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文中选登了十六幅系统各参数对其稳定性影响之曲线图。第三部分利用所得经验数据对现有的一些主要稳定判决式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大晶粒铝锰β-黄铜的超塑性现象、探讨了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对超塑性拉伸时总延伸率的影响规律,为实现滑閥零件的超塑性挤压成形提供了参数和依据.文中还介绍了滑閥零件实现超塑性挤压成形的工艺过程和模具结构,为应用此工艺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文题的测定装置,能检测0.5mN/m以上,液滴表面寿命大于0.05s的动态界面张力。从液滴形成的过程中,考虑运动摩擦力和环流摩擦力在液滴分离的力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恒速滴重法测定σ1计算式,并用实验数据关联了相对运动度U0的计算式。用纯物质的油-水系统的实验数据对公式加以验算,一般误差在0.5^以内,用上述两式计算SDS,CTAB,Triton X-100等油-水系统的σt,并推算各表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瓦块式离心摩擦离合器提出了一种计算方法。依据力学原理,对关键零件——瓦块作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从而得出了计算正压力、摩擦力、摩擦力矩的理论表达式。 其次依据弹性力学中接触应力的理论,考虑了摩擦付元件主要尺寸的制造误差,说明了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对摩擦力和摩擦力矩的理论公式的修正系数。文末附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连铸结晶器摩擦力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压振动下的板坯连铸结晶器摩擦力检测方法——摩擦功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摩擦功法的检测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检测方法误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基于板坯连铸结晶器摩擦力的现场实测数据,讨论了拉速变化对摩擦力影响,并对正弦和非正弦振动方式下的摩擦力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摩擦功法进行摩擦力检测,能够很好地反映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摩擦和润滑状况,为摩擦功法用于液压振动下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力的在线检测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液压冲击器是工程施工中常用设备。为研究液压冲击器的特性,有必要准确地建立其仿真模型。利用功率键合原理在AMESIM系统中搭建液压冲击器的仿真系统,能综合考虑冲击器主要特点,可快速实现对液压冲击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利用DBS500型液压冲击器现有设计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后,计算结果与实测参数之误差在6%以内,说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该模型对不同系列冲击器的参数设计和特性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本质上揭示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中滚珠与滚道接触界面间的滚滑接触特性,基于滚动接触力学中滚滑接触理论,构建了滚珠丝杠副中滚珠与滚道接触面间蠕滑率和自旋率的表达式。利用此表达式并结合Kakler理论,建立了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中滚珠与滚道接触界面间的摩擦力模型。通过比较启动摩擦力矩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验证了此摩擦力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此模型计算分析了接触面上蠕滑率/自旋率随工作条件和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发现:滚珠与滚道接触面上的蠕滑率和自旋率主要受此接触面上接触角的影响,而蠕滑率和自旋率主要影响了滚珠与滚道接触面间的滑动行为。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炮随动系统性能测试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炮随动系统性能检测装置. 采用数字正弦机模拟指挥仪施加阶跃、等速、正弦信号给高炮随动系统,实时高速高精度采集误差、角速度、电流和击发信号,并完成高炮实弹射击过程中方位与高低跟踪误差的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自动求取各项试验的性能指标. 正弦机输出信号具有引导过程,保证高炮在启、停过程中速度平滑过渡. 试验结果表明,位置误差的测试精度达到0.006°以上,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采用微型机实现带积分型的智能随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程序框图,实时控制结果表明:该智能随动系统的速度跟随误差远小于数字PI,PID和无波纹最小拍随动系动,明显地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了包含传动机构动力学模型与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联合仿真模型.以液压操动高压断路器为研究对象,搭建工程实验测试平台,并测量了液压操动断路器在分合闸操动下动触头及液压推杆的位移特性,通过与工程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联合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基于所建立的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液压系统不同初始油压下的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液压系统油压为44~49 MPa时,能够优化断路器操动时间和传动机构运动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18.
模糊积分控制在位置随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位置随动系统要求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在模糊控制位置随动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积分控制方法,实现了位置随动系统的模糊积分控制.在系统的动态过程中,利用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能力保证位置随动系统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系统进入稳态以后引入积分控制,提高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精度.将模糊积分控制方法应用于KSD-1型位置随动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数学方法分析了程序控制机床中针阀—滑阀式两级液压放大器的静不灵敏度,精度,及速度、力、功率等放大系数,并由此得出在设计时选取最佳参数的方法。文章中分析及比较了四种不同液压放大器系统的工作特点及他们的选取原则。本文对两种两级液压放大器的静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作出了分配滑阀中摩擦力的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20.
龙澎 《广东科技》2006,(8):138-139
1滑模施工的偏差问题分析 散粮筒仓液压滑升模板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提升系统组成,施工过程中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三大系统的相互组合的误差及混凝土浇注过程影响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