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总线型智能电动执行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执行器是自动化系统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执行部件.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电动执行机构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要求电动执行机构的更高的控制精度以及具有网络通信功能.本文针对电动执行器的控制难点介绍了一种具有PROFIBUS-DP现场总线从站接口智能电动执行器的结构原理和软硬件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专家规则的智能控制算法,应用于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实验表明本装置设计方案的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电动执行器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 ADμC81 2微转换器为控制核心的电动执行器 ,介绍了其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 .该执行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精度高、调整方便、易于和上位机接口等特点 .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电动执行器的控制精度、消除电机振荡,满足智能制造领域对电动执行器控制性能越来越高的需求,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动执行器的控制中,设计一套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电动执行器。该电动执行器将电机的电压、电流、转速、温度作为输入量,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估电机停止位置,避免电机振荡,其控制精度由国家标准规定的5%提高到1%。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动执行器电路更加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电动执行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DμC812微转换器为控制核心的电动执行器,介绍了其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该执行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精度高、调整方便、易于和上位机接口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电动执行器的不足,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网络化电动执行器,给出了基于MSP430F449单片机的网络化电动执行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了电机驱动控制电路、DDZ-Ⅲ型信号接口、通信接口等硬件电路设计.网络化电动执行器通过现场总线实现远程通信与管理,采用基于Bang-Bang Fuzzy控制的复合智能控制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际运行表明,网络化电动执行器运行稳定可靠,行程控制精度达到1‰.  相似文献   

6.
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设计与控制理论,提出了软智能执行器对象概念,并对其结构、功能与实现方法进行了论述.软智能执行器对象为智能执行器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为系统故障自诊断、自处理,以及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阳 《科技信息》2012,(7):226-226,216
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执行单元。它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将控制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动作来控制阀门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执行机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国内现有同类产品基础上,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单片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开发了集执行机构、驱动单元调节控制单元、现场显示仪表等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现场总线型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从结构上主要分为控制部分、执行驱动部分、信号检测部分。控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EPROM、PWM发生器、IGBT逆变器、整流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执行驱动部分主要包括执行电机和机械传动部分。本文主要论述变频调速在电动执行机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一种能够解决家居意外跑水的建筑智能防水系统控制的技术实现。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水传感器、中央控制处理器(CPU)和电磁阀执行器。软件系统由8031汇编语言实现。系统首先通过传感器检测是否跑水,再由中央控制处理器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最后由电磁阀执行器执行处理结果,控制关、开进水总阀门,从而实现家居智能防水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输液传感器、电动执行器、液晶显示、键盘等组成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实现了输液过程的自动监控.信号传感方式采用了红外光电传感器,通过滤波消除杂散光干扰.原始信号的处理采用了锁相环倍频技术从而提高了采样速度并缩短系统调整时间.通过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系统还实现对多台下位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考虑了同时存在执行器故障以及外部扰动下领航-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的容错一致性问题,其中,执行器故障由执行器增益变化来刻画;针对可能的执行器故障,设计具有自适应增益的补偿控制律,并与标称控制律共同作用来实现容错一致性,在进行增益系数以及控制律设计中,均采用相对输出信息而非相对状态信息;通过分析闭环跟踪误差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给出原来多智能体系统实现容错一致性所需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未知扰动以及领航者输入范数满足一定条件下,通过适当选择参数可以实现容错一致性的目标.最后,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冷秀敏  栾洋  吕卓琼 《科技信息》2012,(27):408-408,461
当今时代,我国电力通信各方面的工作皆在朝向更高端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方面转变,而软交换技术作为目前电力通信中不断更新的有效控制器,其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为通信工作的完善提供了极大的助益。本文则从电力通信对于软交换的应用角度出发,阐述了软交换技术的含义及功能,并以电力企业的电力通信网对于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为事例分析了其应用于电力通信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分析了电力通信当前对于此种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PROFIBUS-DP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总线技术(FCS)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执行机构作为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实现总线化功能是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PROFIBUS-DP总线智能化接口芯片SPC3实现电动执行机构的总线通讯功能,着重介绍电动执行结构PROFIBUS-DP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正确可行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无线网络通信在安全可靠方面以及传输效率方面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安全智能无线网络通信接口。介绍了无线网络的结构和接口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10。所设计的通信接口主要由无线微控制单元、DSP单元和电源模块构成。无线微控制单元以P87LPC764芯片为核心,具有无线网络管理和传输功能,可通过SPI接口和DSP单元实现数据交换。DSP单元主要负责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识别,将识别结果通过P87LPC764芯片传输至主机。详细介绍了P87LPC764芯片和通信接口硬件连接方案,分析了通信接口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接口在保证通信安全、稳定的同时,传输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住宅小区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住宅小区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其实现,在此系统中,家庭自动化系统采用有线电缆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相结合的机制;家庭自动化系统与大楼集中控制站之间的通信通过RS485实现;大楼集中控制站、公用设施控制站与小区中央控制站之间的通信通过LONWORKS局部操作网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安全和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k-means聚类算法的异常流量分析方法。根据智能变电站中过程层网络的特性,结合对IEC61850智能变电站专有GOOSE(generic object-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以及SV(sample value)协议的报文结构解析,使用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特征选取方法对智能变电站正常工作时站内网络通信流量进行特征分析选择,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完成了对异常流量的检测分析及其相关分析。相较于以往方法,文中方法对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网络流量信息的特征进行了选取,根据信息熵理论,完成了重要特征的选择和冗余特征的剔除,提高了聚类算法的效率,提高了对异常流量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DTMF和FSK信号基础上,分析混合运用DTMF和FSK两种信号进行数据通信的优点,最后重点介绍一种使用该方式与智能网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的智能网终端的软硬件方案,该方案同时考虑了功耗及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气操作票生成及网络计算机协同工作的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厂电网运行自动化和无人值守变电站远程控制管理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操作票智能处理的专家系统及现代网络远程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决策支持系统(DSS),该系统具有机器学习,知识处理和图形辅助验证功能,数据库设计可满足多站点运行数据自动上报及不同时次的配置接入与维护,系统通过网络通讯,可远程模拟工作现场显示,并具有人机界面友好,维护操作方便,消息驱动机制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结构的配电网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智能配置,本文描述了一个用于电力配网自动化的以太网光端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模块,重点介绍了基于P2P结构的光端机配置、控制与通信的方法,借助ActiveX控件技术和全局帧技术,实现了对等配电通信网络中光端机的COM口通信.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许多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和GSM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电力线智能故障检测系统.载波通信通过扩频调制解调电路来实现,选用电力载波芯片PL3105,并采用GSM的短消息业务实现数据远传.说明了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电路原理图以及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符合目前电力行业可持续、 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建设高效、 精准、 可靠性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提出了一种将全光纤网络应用于智能电力抄表的解决方案。 在本地主干通讯网络应用塑料光纤作为信号传输 媒介, 在远程信道则采用石英光纤进行大量、 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同时在计量设备和通信节点增设相应的光收 发模块, 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光化。 实验结果表明, 全光集抄方案可将本地主干网络抄读成功率提升至 100% , 平均抄读耗时为 2. 1 s, 系统功耗为 50 mW, 这将给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智能化增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