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四因子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河蟹大眼幼体至Ⅲ期幼蟹阶段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矿物盐及复合维生素的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影响河蟹大眼幼体至Ⅲ期幼蟹成活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蛋白质>矿物盐>脂肪>维生素,其最优水平分别为蛋白质35.50 %;矿物盐6 %;脂肪17.39 %;复合维生素1 %.河蟹从大眼幼体发育到Ⅲ期幼蟹,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即从45.52 %减至35.50 %;对矿物盐适宜添加量的要求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即由2 %升至6 %;而对复合维生素适宜添加量的要求则有下降的趋势,即由3 %降至4 %;但对脂肪的适宜需要量一直是较稳定且较调换,即为17.39 %.  相似文献   

2.
该课题在亲蟹越冬、规模化繁早苗、大棚控温培育幼蟹和当年养成商品蟹等配套技术方面均有创新,对河蟹养殖产业化的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996~1998年累计推广面积86.8万亩,产量17931t,创利9.821亿元,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将在12口6 000 m2土池适应性淡化2 d的314 kg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按1 000 g/m3、750 g/m3、500 g/m3的密度,转入3口1 500m2土池(内置46只3 m×3 m×1.5 m的专用网箱)集中淡化至蟹苗出售。各池蟹苗的淡化存活率分别为88.89%、91.96%和90.43%,平均90.43%,淡化结果表明,蟹苗优质高产。据此,笔者结合往年的蟹苗生产,就淡化的密度、模式、时机、进程及管理等影响蟹苗淡化存活率的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土池淡化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中华绒螯蟹在黑龙江省醅地区进行幼蟹养殖的试验,探索其饲育可能性及其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采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立体养殖模式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养殖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的效果,发掘健康高效的锯缘青蟹养殖模式。【方法】用两种养殖模式进行暂养、幼蟹养殖成蟹和培育软壳蟹,并检测其成活率、养殖密度和品相。【结果】相比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立体养殖模式暂养、幼蟹养殖成蟹和软壳蟹的成活率分别提高13.3%,200%,63.6%;养殖密度分别提高1155.5%,3233.3%,1718.2%;品相也更好。【结论】室内工厂化循环水立体养殖模式是锯缘青蟹高效健康养殖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相残与资源可获得性和饥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幼体放养密度、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以及饥饿时间条件下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大眼幼体的肢残率和死亡率为指标,探讨了资源可获得性以及饥饿对大眼幼体相残行为的影响,发现空间和食物的可获得性及48 h内的饥饿对大眼幼体相残所致的肢残和死亡率影响均不显著,3种条件下的相残死亡率在2.27%/d~4.68%/d之间.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资源可获得性和饥饿对大眼幼体的相残无显著影响,不具导致高死亡率的确定性.笔者推断大眼幼体之间的相残不一定是育苗生产活动中大眼幼体高死亡率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高死亡率可能是第Ⅴ期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之间、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之间的相残,或恶劣环境下大眼幼体相互抱缠的习性造成机械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7.
河蟹土池人工育苗期间,由于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同一地区大眼幼体变态成幼蟹的时间比较集中,易造成购销双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作者已就室内工厂化育苗与土池育苗相配套的方法以期解决上述矛盾提出了见解。但仅具备土池育苗设施的厂家如何解决这类矛盾,其中的某些技术环节尚需进一步探索,故笔者通过实验并根据1996~1998年的生产性试验,提出几种延迟大眼幼体变态的方法以延长苗种销售时间,供育苗厂家参考。1材料与方法1.1大眼幼体来源第5期蚤状幼体变态成为大眼幼体第一天计为大眼幼体的第1d龄;用100目筛绢做成锥…  相似文献   

8.
河蟹繁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繁蟹苗当年培育成商品蟹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开展了池塘人工种苦草,利用早繁蟹当年养成商品蟹,并于1995年12月~1998年11月,在本镇进行养殖示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择本镇的1号池(2公顷)、2号池(2.3公顷)、3号池(3.1公顷)、4号池(1.7公顷)、5号池(2.1公顷)、6号池(3.1公顷)六个池塘,其中1、2、3号塘为示范塘,4、5、6号塘为对照塘。池塘深1m,池底淤泥厚度15~25cm;池内四周  相似文献   

9.
河蟹人工养殖,最基本的是蟹苗,蟹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产量。湖化省汉川县1994年人工养殖河蟹,不少户就因为购买的天然蟹苗混杂严重,个体难长大,渔民戏之为“铁蟹”。  相似文献   

10.
去年河蟹全面丰收,刺激了农民的养殖热情。据了解本省农户在积极筹建水泥蟹池,想搞高密度养殖。可是,这些养殖户并不知道,新建的水泥池不宜立即养蟹,特别是不宜投放蟹苗。不久前笔者曾新建一圆形水泥池,投放幼蟹数公斤。几天后巡塘时,发现有些小蟹已死。经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才知道新建的水泥池要经过脱碱处理后才可用来养蟹。因新池碱性较大,河蟹往往不能适应而成批死亡,幼蟹也极力逃逸。水泥池的脱械方法有以下两种:(1)中和法:加港池水,每立方米水加过磷酸钙1公斤或酸性磷酸钠20-30克,注意让其充分溶解,每天用木棍搅拌…  相似文献   

11.
河蟹经济价值很高,属于高档菜淆.但由于自然界的河蟹资源枯竭,因此人类不得不采取对策,研究人工养殖方法,来增加河蟹的产量.目前河蟹人工繁殖虽然获得成功,但养殖技术仍未突破,仍采用野外饲养方式,故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不能保证稳产、高产.当前人工养殖河蟹成活率不足5%,人工放流回捕率不足0.7%.且肉质差,风味不及野生的;饲养周期长,两年后才能达到商品规格.本文介绍一种工厂化养殖河蟹的方法,即将河蟹的野外养殖引入室内进行主体养殖,并用人工控制河蟹的生长环境,再配以特殊的全价饲料,使饲养速度加快,饲养密度增高,同时也避免了河蟹的天敌伤害.用这种方法饲养,从蟹苗养成幼蟹的成活率为30—55%,大大高于人工野外养殖方式;成蟹回捕率达100%,饲养周期为原来的一半.用这种方法养殖的河蟹,蟹肉品质也好,口味正.此外还可进行全年全天候分批套养,提高设备利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生态方法,以攀附率为指标,研究了青蟹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对不同材质(棉布、尼龙筛绢、PVC和竹木)、放置方式(水平或垂直)和构型(3种结构×3种规格)隐蔽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大眼幼体和仔蟹对各种隐蔽物材质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对垂直放置隐蔽物的选择性显著高于水平放置者(p<0.01),对不同结构(草丛型、洞穴型和折角型)和不同规格(5,7和10 mm)隐蔽物选择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中,对草丛型、洞穴型和折角型隐蔽物的选择性依次降低,对5,7和10 mm隐蔽物的选择性也依次降低.随着规格增大,大眼幼体和仔蟹对草丛型隐蔽物的选择性下降幅度最大,对5 mm草丛型隐蔽物的攀附率为30.92%和25.9%,对10 mm草丛型的仅为0.46%和1.4%. 综上所述,在研制或使用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的隐蔽物时,材质选择主要应考虑耐腐蚀、对水质无不良影响、不易钩挂幼体和仔蟹附肢等因素. 隐蔽物的结构以草丛型为佳,当其亚结构的最小空隙接近大眼幼体或仔蟹全长时,应可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河蟹土池育苗阶段性养水给饵技术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于1997年3~4月和1998年4~5月在浙江舟山、鄞县两地河蟹土池育苗中进行了一种阶段性养水给饵技术的试验。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孵幼前的施肥养水、幼体培育中丰年虫无节幼体的间断性停喂和后期外源性天然饵料的利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饵料及亲蟹成本,而且可明显提高一期蚤幼的变态率,稳定土池育苗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河蟹)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人工养殖河蟹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创汇率高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1981年~1987年在省、地水产主管局的统一步署下,丽水地区有关市、县在瓯江中上游人工放养了3068.8公斤蟹苗。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反复试验,试验成功急流浅滩插网捕蟹技术,1982年~1987年共获河蟹46.74万公斤。本文仅就瓯江河蟹资源增殖问题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5.
卢迈新 《广东科技》1994,(10):25-25
南方大口鲶是鲶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个体2—3kg,最大者可达30kg,近年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已将大口鲶驯养成功,使其成为池塘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一、南方大口鲶的形态特征南方大口鲶头长且扁平,眼小,常为圆形。下颌比上颌突出;口裂较深,其末端至少与眼球中部相对,也有略超过眼后缘的。南方大口鲶成体仅有2对须,无第2对下颌须,但8cm 长以下的鱼种常见到  相似文献   

16.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昼夜节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定活性培育条件下,锯缘青蟹幼体「蚤状幼体(Z5)、大眼幼体(M)」4种消化酶(蛋白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比活力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青蟹幼体4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昼夜节律,蜕皮后第2天的Z5幼体,其4种消化酶比活力仅表现出一种单相周期型昼夜变化模式为临变态到M的Z5幼体和M幼体,其4种消化酶活力则表现出4种不同的昼夜变化模式,讨论了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昼夜节律可能的调节机制,初步认为,幼体消化酶活力的昼夜节律主要受发育期和蜕皮周期的影响,并通过激素这个中间环节控制的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它富含优质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而且数量和比例符合人体需要,特别是合有人体需求量较大的亮氨酸和赖氨酸。因此发展水产养殖是我国水产业的必然趋势,本文从饲养养殖方法、对温度的控制、网箱培育幼蟹技术、规格与设置及日常管理几点入手主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仔蟹必需脂肪酸营养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法设计含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四种必需脂肪酸三因素三水平的饲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从大眼幼体到仔Ⅲ期间的成活率,体重增长率和体宽增长率均受必需脂肪酸含量及其比例的影响。在本试验中,中华绒螯蟹仔蟹对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2.79、0.95,0.28和0.53。亚油酸与亚麻酸及亚油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最佳比例分别为2.93和5.26。就中华绒螯蟹仔蟹而言,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营养生理作用最大,其次是亚麻酸,最后为亚油酸,试验结果还表明,中华绒螯蟹由大眼幼体发育至Ⅲ期仔蟹共历经三次蜕皮,首次蜕皮不受试验饵料中必需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但第二次和第三次蜕皮却却受饵料中EPA和DHA含量的显著影响。此外,试验中Ⅲ期仔蟹的体脂组成随饲料不同而发生变化。并与其所摄食饲料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  相似文献   

19.
饲蟹     
螃蟹是水族美味,享有"一蟹上桌百味淡"的盛名.螃蟹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游离氨基酸,营养价值比鱼、虾、鸡都高,历来是传统美味,佐酒佳物.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作咏蟹诗赞美:"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但是近些年来全国各大江河入海口蟹苗稀少,内陆江河坝闸阻塞,影响了螃蟹的产卵回游,加之  相似文献   

20.
螃蟹档案     
名称:"河蟹"通称"螃蟹",也称"毛蟹"、"绒螯蟹"。科名:方蟹科纲名:甲壳纲体貌:头胸甲方圆形,一般长达6—7厘米以上,褐绿色。螯足强大,密生绒毛;步足长而侧扁。习性:穴居江河湖荡的泥岸内。秋末冬初成熟个体迁移到浅海中交配繁殖。卵于翌年3—5月孵化。蟹苗从海中迁入淡水,发育而成幼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