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5,(1):111-11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逐年增多,其子女进城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许多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产生了厌学现象,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业成就、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于导致辍学或违法乱纪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厌学现象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厦门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实地调查,发现物质条件差、家长辅导能力和精力有限、教育认知有些偏差、家校合作与亲子关系有待强化、教育过程中存在责罚与打骂方式等.基于这些现状和问题,本文从结构-能动的视角阐释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并着眼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状态、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增强其城市就业能力;加强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提高家庭教育认知水平;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培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自我教育和自强品格等方面来改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帮助农民工子女顺利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3.
随着东莞市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的日益增多,新莞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了一项崭新的研究课题。2011年对东莞不同镇区的四所学校一至六年级的新莞人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与2007年类似的调查结果相比,新莞人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教育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新莞人子女在莞的成长环境依然存在不少隐忧;家长的教育期望不当,教育行为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康文荣 《科技信息》2010,(18):I0252-I0252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家庭作为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应发挥出特定的教育优势。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中存在单亲家庭子女多,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多,独生子女多,不良家庭子女多的"四多"现象。这些家庭的子女大多缺少家庭的关爱,性格古怪,不与人交往,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正由于以上现象的存在,农村家庭教育出现真空现象,家长与学校沟通少。孩子与父母沟通少,造成教育失控,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再加上近年来农村家庭结构变迁,行成较多的单亲或离异家庭,这些家庭子女得不到亲情和关爱,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正确或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等原因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此,仅对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粗浅的分析,呼吁教育在一线的各位教师好各位家长对每一位学生多一份的关注多一份爱。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少家长,不惜重金,千方百计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究其原因,除了家长希望子女在重点学校能得到名师的指教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重点学校校风好,学生学坏的可能性小,有安全感。这给我们农村中学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让家长放心,将来做社会上合格的公民。一、建设良好的德育“硬”环境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培养人的场所就应该努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城市中小学生的相对要低.语文教师必须在作文兴趣和作文基本功等方面对学生加强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让农村中小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农村特色,开创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城市中小学生的相对要低。语文教师必须在作文兴趣和作文基本功等方面对学生加强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让农村中小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农村特色。开创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在对目前上海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除了应继续改善在沪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硬件设施之外,更应该注重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体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研究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对在沪农民工随迁子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家长陪读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家长陪读与小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养成的关系及家长陪读现状调查,发现小学生自尊水平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自尊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并对家长如何进行有效的陪读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大规模流向城市的同时,也给其子女教育带来诸多问题:一方面,随迁子女并不能享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待遇;另一方面,流动不仅导致其家庭对留守子女教育功能的缺失、对随迁子女教育功能的弱化,还破坏了随迁子女教育的连续性,造成了他们接续教育的问题,同时,部分"发财"的农民工还对农村青少年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国家应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并确保义务教育公平的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关爱,容易产生心理偏差,性格异常等诸多心理问题。面对这一因改革开放给农村教育带来的新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尤其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对策:家长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好家庭创收,更不能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家庭和学校要密切联系,协同合作;为打工子女就学提供方便,降低其转学、借读等费用门槛;广开就学门路,发展民办教育;培养好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关爱,容易产生心理偏差,性格异常等诸多心理问题.面对这一因改革开放给农村教育带来的新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尤其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对策家长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好家庭创收,更不能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家庭和学校要密切联系,协同合作;为打工子女就学提供方便,降低其转学、借读等费用门槛;广开就学门路,发展民办教育;培养好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老人进城陪读是县域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家庭追逐优质资源以及家庭资源与角色策略性调整下的产物。由于进城陪读,老人从熟悉的农村社会脱域,嵌入陌生的城市社会。进城陪读时,老人会因城市消费模式的不同、家庭内部新的矛盾产生、居住空间与人际关系空间的改变,对“时间规训”的不适应以及陪读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心理不适或心理压力。但是这种心理不适或心理压力不会一直持续。随着陪读时间的持续,陪读老人会调整自己的角色、生活模式以及心理状态,从而逐步地适应城市环境与生活模式。等到老年人陪读结束时,部分老人会返回农村,而有一部分老人会继续在城市生活甚至定居。对于继续留在城市的陪读老人来说,尽管他们会具有城乡二元性特征,但总体来说,他们已经较好地完成了角色与行为方式的转换,即完成了由农村到城市的身份转换与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村各方面建设不断地快速前进,农村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相继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虽然说当下农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在逐渐增加,但在家庭教育方面依旧存在着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对学校过分依赖、忽视自身的榜样教育作用以及偏激的投资理念等较大的危机;这必然对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各层面提出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论校长的职业意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论述了中国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中国教育界的校长要在行政职务型向办学职业型转变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要有教育的前瞻性;家长是学校的“上帝”;要将市场经济法则适度引入学校管理;营造轻松、和谐环境和先进的校长文化等一系列职业意识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张华 《科技信息》2013,(23):200-202,332
本文选取安徽砀山和萧县450名留守儿童,南京59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和985名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及对比分析。试图找出造成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子女健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建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980年代末出现的陪读性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家长在选择陪读迁移时,是经济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和情感理性行动的结合。陪读家长的适应性分为差序格局影响下的角色适应期、经济因素主导下的角色分化期、角色的自我认同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小学生家长对子女参加身体活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家长对子女参与身体活动的支持和反对态度及家长对子女参与身体活动不同态度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城市小学生积极参与身体活动,为家长引导子女参与身体活动,丰富学校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有益参考.以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以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子女随迁城市,这些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在新环境下的身心健康、学业状况、适应行为等受到极大关注.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对长沙市岳麓区中小学124名进城务工家庭随迁子女进行调查,发现16.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人际关系及学习不适应、情绪不稳定;男生的问题行为更多地与学习有关,女生则主要受自身的情绪困扰.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改善学生们的家庭生活与学习环境,更加切实地关爱女生,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山区农村,社会上经常热议着这样一个话题:家长外出打工,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持高不下,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生无升学压力,学生放学回家无人监管不做家庭作业,回学校暗藏着相互抄袭作业,在老师面前装装样子,现在的孩子们素质真是越来越差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教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年轻一代,作为教育基层的一线教师,近几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着山区农村学校教育中的养成性教育培养,并获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