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作为两种不同的审美感受,都能够给人带来无功利的审芙.王国维认为美学和伦理学在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因此,由分析两种境界的美学价值的过程,我们发现王国维的解脱之道在于"无我",而由于人们无法摆脱生活之"欲",所以王国堆的解脱之道其实是痛苦之遭.  相似文献   

2.
泰州儒学视"中"为天下大本,强调畅行中道。泰州儒学的"中",既继承了传统儒学的中庸思想,又发展了传统儒学的中庸思想。泰州儒学所讲的"中"是一种辩证的"中"、适宜的"中"、动态的"中",也是一种综合之"中"。泰州儒学主张辩证思维而求中正之道,动态思维而求适时之道,综合思维而求和谐之道。泰州儒学的这种"中"体现了多方面的要求,也体现了泰州儒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花间集序》中所批评的对象是在宫体诗的艳情色彩影响下,北里娼妓口中所唱出的,产生于坊曲里巷乐工妓女之手的歌辞。"言之不文"是说其没有文采,"秀而不实"是指处于词体初期阶段,还未成熟。花间集序的主旨是通过对歌辞的历史发展过程之勾勒和描述来为花间词寻找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认为花间词要继承的是歌辞文采上的精美,音乐上的和律,功能上的娱乐性;要创新的是用相对文雅的文人词来对鄙俗的市井之词进行"雅化",这种雅化是相对的,是进士文化和市井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从单纯的"娱宾"到"娱宾"、"遣兴"并存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以今瓦当之位置考察,正是其位于筒瓦之端,椽头之上,用于蔽饰屋檐口出头之木,故瓦当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来。  相似文献   

5.
受茅盾"寂寞论"的影响,《呼兰河传》的创作主题一直争议颇多。事实上,《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主题思想是息息相通的,它不仅仅是抒发个人哀怨的感伤之作,更是一部关注"国民病态灵魂"的忧世之作。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和乐"为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乐"精神包含和睦、知足、简单,成为林语堂文学创作中常见的逻辑起点,也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现代表述。  相似文献   

7.
唐圭璋的词学,继承了朱祖谋和况周颐的传统,又在辑佚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词选之学和词史之学方面,超越了朱、况。唐圭璋从事词籍的整理和批评的时候,总是体现着强烈的"尽全意识"和"文献意识",这是朱、况所不具备的,对今天的词学研究来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制度之"善",市场经济突出是制度之"恶",如何从人的本质和利益的实现机制认识上述制度之中的"善""恶"本质,并辨别两种制度的优劣,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宋洋 《河南科技》2011,(3):32-32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以今瓦当之位置考察,正是其位于筒瓦之端,椽头之上,用于蔽饰屋檐口出头之木,故瓦当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来.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地形训》部分语辞的解释或可商榷:"陆径三千里"当作"陆注三千";"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不必疑误;"沙棠、琅玕"并为树名;"渤海"为西域塞外之水名;"倍"即"照原数等加"之意,不必训为"陪";"竹箭"为大名冠小名之例;"蛤"字不必疑误作"蚧";"菽,豆"之训以汉时语释古语;"菽夏生"之注当作"菽,火也。火旺而生,水旺而死也"。  相似文献   

11.
正正如马云所说,"新零售"是一种中国模式,是对全球商业发展的贡献,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和实现。在"新零售"发展之初,亟待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具体支持政策,特别是对"新零售"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模式、新业态能够保持宽容之心,让其保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所谓粤西词人,应该是指籍贯为粤西的词人群体。但是,粤西词的发生,却源于中原文化的浸润与沾溉。故前人有"粤西词,始于宋代"之说。按粤西地域细分,粤西词派有两个统系:一个是以临桂为中心的桂北词人群;一个是以容县为中心的桂东南词人群。由明入清的词家谢良琦认为"诗馀虽小,亦文之一体,既已为之,则亦不敢漫然从事矣"的创作实践,为粤西词的发展开拓了一条笃实而平稳的道路;后起的况周颐认为"吾粤西词人诚寥寥如晨星,然皆独抒性灵,自成格调,绝无挨门傍户、画眉搔首之态。可传以此,不传亦以此",则道出粤西词传承流变之迹。  相似文献   

13.
论稼轩诗     
他人之词,也许是"诗余";稼轩之诗,却是"词余".无论数量或质量,稼轩之诗远逊于其词.与词比较,稼轩诗似乎少一点纵横的英雄气,多一份哲理与平和,分明打上宋诗重思辩重理趣的烙印.然而,与稼轩词一样,稼轩之诗,也是其理想追求与严峻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梁启超评陆游诗云:"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赖聊以诗鸣."(<读陆放翁集>)稼轩之诗,亦当作如是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稼轩诗的精髓与神韵.  相似文献   

1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在学习数学中让学生在课堂导语中、在探索中、在游戏中、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应该是数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教授治校”在中国大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授治校"就是以教授为主体和主导来治理大学.这个理念,来源于西方大学,普及于美欧等国大学,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实践证明是治理大学的一个重要思想.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在中国现代大学中如何具体实践"西方式"的"教授治校"理念的问题还存在不少分歧,典型的有"可以照搬使用、不能拿来使用、可以改造使用"三种观点.对此有必要以生态的、现实的、历史的方法,冷静深入地分析之、理解之、借鉴之.  相似文献   

16.
张祜《石头城寺》一诗的诗题为"石城寺"之误衍,即《嘉泰会稽志》所载新昌县宝相寺。尹占华先生《张祜诗集校注》一书已经对此进行了考证,石头城寺并不能认为是"金陵石头城清凉寺"之省字。张福清先生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与《故宫珍本丛刊》,从《唐诗韵汇》中辑出的张祜《登楼见白鸟》《洛阳感遇》两首佚诗也是伪作。  相似文献   

17.
科技的发展,是人类实践过程中知识、智慧的结晶和升华,我们说,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超导研究等高精尖技术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标志性项目,是科技"顶天"的一面:但科技还有另一面--从"庙堂之高"走向大众,真正落地,直接造福于民.相对于产业科技而言,民生科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它甩科技之光照亮百姓的心坎,让科技成果为惠民、富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易》渊源甚深.《乾》卦的阳刚之韵与音乐至高审美境界"大音希声"早有息息相承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天地和谐.《乐记·乐礼篇》"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乐者,天地之和也!"此与《周易》之基本的宇宙观颇为吻合.将《易》理与中国古代乐论相比较,可以看出音乐的一方面重要来源及音乐的本质.《乾》卦为《周易》之门户,其所蕴含的阳刚之道与音乐审美至境之"大音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刻认识这一点,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对我们的音乐创作与审美将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思想无疑是围绕"道"而建立.在具体解析文本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道"的内涵不仅仅是根源、本根,更是场域.在"道"的场域中,处于无蔽状态的万物自性而显,自育自化.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自当循"遣"而行,循"德"而动.通过"损"之途,众生则能与"道"贯通,玄同于"道".贯通于"道",玄同于"道",心灵就处于开放、廓廖的状态,自性湛然而显,澄然而现.这就是老子所欲追求的终极境界,而此之境界可称之为"自性而显".  相似文献   

20.
<"八王之乱"丛稿>作为一部仅见的"八王之乱"的学术专著,在研究"八王之乱"方面的创获堪称空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善于把握史家涉及而未暇深究的一些重要信息,展开论证,找出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以及幕后总动员.把以前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幕后事件搬到台前,从而揭示出事件流转的真相,对推动"八王之乱"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