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HCV NS3-5b全长基因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构建重组质粒pIRES2-EGFP-NS3-5b。利用脂质体将该质粒转染至BHK-21细胞,通过荧光成像和Western Blot检测NS3-5b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NS3-5b,并且NS3/4A蛋白和NS5B蛋白得到特异性表达,为下一步建立HCV RdRp活性的细胞评价系统和动物模型评价系统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通过溶血磷脂酸受体2(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2,LPAR2)介导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为进一步研究LPAR2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与功能,本研究试图建立过表达的LPAR2转基因细胞模型.选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的cDNA经RT-PCR法克隆得到LPAR2基因CDS区,并亚克隆到pMD19-T载体,通过测序确认后、经酶切、连接到表达载体pIRES2-EGFP,酶切和测序鉴定获得pIRES2-EGFP-LPAR2重组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把表达载体质粒转染进293T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说明人LPAR2蛋白在293T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3.
SLC38基因家族编码的Na+偶联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3(SNAT3)是System N中的一员.它在大脑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以及肝细胞质膜的谷氨酰胺转运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方便检测SNAT3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与定位,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酶切连接技术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SNAT3的N末端连接,通过菌液PCR、酶切和DNA测序验证得到pBK-CMV(Δ[1098-1300])-EGFP-SNAT3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好的质粒瞬时转染进入人体胚肾细胞(HEK293T cells),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GFP-SNAT3融合蛋白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EGFPSNAT3重组质粒在细胞中正确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膜上.EGFP-SNAT3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将有助于日后进一步研究SNAT3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叶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070-3073
摘要 目的:构建带有荧光标签的汉滩病毒受体整合素β3与细胞因子TNFRⅠ的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构建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β3和pIRES2-DsRed-TNFRⅠ(EC),并转染CHO细胞,直接荧光观察报告基因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结果:转染重组质粒pIRES2-EGFP-β3的细胞可检测到荧光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β3 mRNA的表达,转染pIRES2-DsRed-TNFRⅠ(EC)的细胞可检测到荧光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TNFRⅠmRNA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整合素β3与TNFRⅠ的稳定细胞系。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ANXA2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细胞(Caco2)形态学的影响,将ANXA2特异性干扰重组质粒pU6H1-GFP-siANXA2导入Caco2细胞,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转染后不同时间点对Caco2细胞的形态及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抑制ANXA2表达后Caco2细胞的外观形态改变,细胞表面微绒毛及伪足等结构受损,并随时间延长而加剧,最终细胞表面趋于光滑,部分细胞出现凋亡表型.这些结果提示,ANXA2高表达是维持Caco2细胞活跃运动力有关恶性形态学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分析SLC26A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功能和PI3K/AKT信号通路对SLC26A3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数据库信息挖掘,探索SLC26A3在肿瘤疾病尤其是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结直肠癌中可能发挥的功能。利用细胞学实验,观察分析PI3K/AKT信号通路对SLC26A3表达的影响。结果 SLC26A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相较正常组织呈现低水平表达。虽未发现SLC26A3对于结直肠腺癌的肿瘤分期和预后有显著影响,但高表达SLC26A3的病人长期生存的发生率较高。在Caco-2细胞中,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低激活状态对SLC26A3的表达起促进作用,但持续过度激活对SLC26A3的表达起抑制作用(P0.05)。结论 SLC26A3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SLC26A3高表达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PI3K/AKT信号通路对SLC26A3的表达可能发挥着双向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钓取得到SLC38A3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LC38A3蛋白序列进行分析,根据亲水性、抗原性、柔韧性及表面性等指标选择一段多肽序列作为抗原用于抗体制备.将该片段克隆到pET-Dsb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上,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产生SLC38A3抗原肽.纯化目的蛋白并制备兔抗SLC38A3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并初步分析该蛋白在人肺癌细胞A549内的定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SLC38A3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制备了特异性较高的人SLC38A3蛋白多克隆抗体,并证实该蛋白表达于细胞质内.为进一步研究SLC38A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Egr-Endostatin辐射诱导肿瘤的表达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为提高临床肿瘤放疗疗效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Egr-Endostatin重组质粒联合电离辐射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蛋白表达;建立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处理组Endostatin的剂量水平,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的黑色素瘤B16细胞上清中均有Endostatin蛋白表达,而未转染重组质粒的B16细胞和转染空质粒的B16细胞上清中未见Endostatin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体外接受2~10 Gy X射线照射,Endostatin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照射剂量为4 Gy时Endostatin的表达水平最高.2 Gy照射8~72 h后,Endostatin表达水平与假照射组比较明显增加,在48 h时Endostatin表达水平最高.动物实验表明:荷瘤+25 Gy照射组、荷瘤+pEgr-Endostatin照射组、荷瘤+pc DNA3.1+25 Gy照射组和荷瘤+pEgr-Endostatin+25Gy照射组肿瘤生长率显著低于单纯荷瘤组(P0.05#0.01),荷瘤+pEgr-Endostatin+25 Gy照射组亦明显低于荷瘤+25 Gy照射组和荷瘤+pEgr-Endostatin组(P0.05#0.01).结论 pEgr-Endostatin重组质粒联合电离辐射能使Endostatin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活性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APRIN1)表达的关系.方法 通过pEGFP-5X-3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将上调CAPRIN1的表达设为研究组(转染pGEX-5X-3-CAPRIN1质粒),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pEGFP-5X-3空载体质粒)、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CCK-8法、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CAPRI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细胞CAPRI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96 h,SGC-7901细胞增殖水平呈上升趋势,在培养48、72、96 h时,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迁移SGC-7901细胞数为(604.17±58.09)个,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的(316.92±38.78)个、空白对照组的(311.75±40.5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中p-Akt、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调CAPRIN1的表达可明显提升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可能与激活Akt信号通路和CyclinD1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骨唾液蛋白(BSP)在乳腺癌细胞骨转移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首先要建立稳定高效表达BSP的乳腺癌细胞系.文中首先从构建好的pB-hBSP载体中亚克隆hbs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IRES2-hBSP-EGFP,然后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特异性骨转移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优化一系列转染条件以提高转染效率,再利用G418和流式细胞仪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结果发现:在96孔板中,细胞融合度达到90%;用1μg脂质体介导280 ng重组质粒转染10 h,转染效率最高可达(19.70±1.10)%.  相似文献   

11.
Na+偶联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SNAT1是一种膜蛋白,属于转运蛋白第38家族(SLC38),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起到重要的生理学作用.为了更容易地检测SNAT1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以pBK-CMVΔ-SNAT1为模板,用PCR,双酶切和T4连接酶连接的方法在SNAT1的C端加上了一个HA标签蛋白,构建了一个新质粒pBK-CMVΔ-SNAT1-HA.用该质粒瞬时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转染36 h以后,融合蛋白SNAT1-HA可以用HA抗体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约54 kDa处有一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分子量大小一致.利用重组质粒pBK-CMVΔ-SNAT1-HA可以更方便地检测到SNAT1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与定位,为进一步研究SNAT1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SNAT2是SLC38基因家族编码的Na+偶联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中属于systemA的成员之一.它在谷氨酸一谷氨酰胺循环、肝脏糖质新生等生物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连接对于SNAT2在细胞表达中的定位以及检测都有很大的帮助.采用PCR扩增和酶切技术将EGFP连接到质粒pBK-CMV△-SNAT2中SNAT2的N端.通过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验证得到pBK-CMV△-EGFP—SNAT2质粒载体,将构建好的质粒瞬时转染进人胚肾细胞(HEK293cells)用Westernblot和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检测EGFP-SNAT2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EGFP.SNAT2在细胞中正确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膜上.pBK.CMV么.EGFP.SNAT2质粒载体的构建对于进一步研究SNAT2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BCR/ABL和SEA双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和表达含BCR/ABL融合基因和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的真核双表达质粒.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K562细胞中扩增出含BCR/ABL融合位点基因片段,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扩增出SEA基因,分别将两基因片段连在pIRES载体的多克隆位点A和B上,构建BCR/ABL-pIRES-SEA、SEA- pIRES-BCR/ABL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K293细胞,RT-PCR鉴定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的转录情况, SDS-PAGE电泳鉴定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BCR/ABL和 SEA基因片段;双酶切鉴定BCR/ABL-pIRES-SEA、SEA-pIRES-BCR/ABL重组质粒中含有BCR/ABL和SEA基因,测序证实完全正确;将重组质粒转染K293细胞后,经 RT-PCR扩增鉴定,插入到重组质粒的BCR/ABL和SEA基因能在真核细胞正常转录,经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BCR/ABL和SEA蛋白.结论:成功构建BCR/ABL-pIRES-SEA、SEA-pIRES-BCR/ABL真核双表达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正常转录并表达BCR/ABL和SEA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IL-24联合大蒜素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前期构建的p DC316-h IL-24-EGFP质粒,转染肺癌A549细胞,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单独大蒜素组(40μL/m L))、C组(脂质体+IL-24组)、D组(大蒜素(40μL/m L)+脂质体+IL-2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质粒的转染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 DC316-h IL-24-EGFP、大蒜素和联合用药作用A5 4 9细胞4 8 h后IL-24,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蒜素(40μL/m L)和p DC316-h IL-24-EGFP单用48 h对A549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大蒜素(40μL/m L)联合p DC3 1 6-h IL-24-EGFP比单用p DC3 1 6-h IL-24-EGFP作用更强(P0.05);大蒜素(40μL/m L)、p DC316-h IL-24-EGFP和两药联用48 h后,A54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7%,39.4%和68.8%;大蒜素(40μL/m L)和/或IL-24作用于A549细胞48 h后,Bax/Bcl-2的比值及Caspase-3表达均上调,联合用药组效果尤其明显.结论p DC316-h IL-24-EGFP联合大蒜素可协同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基因Bax/Bcl-2的表达比率,并上调Caspase-3的表达,进而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pBabepuro-Bcl-2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鉴定表达,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建立过表达Bcl-2稳定转染细胞。方法:以人上皮细胞的cDNA为模板,利用X-tremeGENE HP(Roche)转染293T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表达,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细胞。结果:成功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pBabepuro-BCl-2,蛋白水平检测证实其在293T细胞可以有效地表达,成功建立了过表达Bcl-2的NIH3T3稳定转染细胞。结论:通过构建pBabepuro表达质粒及在NIH3T3建立过表达Bcl-2稳定转染细胞,为进一步研究Bcl-2的功能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钠离子依赖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SNAT3是SLC38基因家族N系统的成员之一,主要在脑部和视网膜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负责转运谷氨酰胺,在脑部和肝脏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方便检测SNAT3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和定位,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酶切连接的方法将HA标签连接到质粒pBK-CMVΔ(1098-1300)-SNAT3中大鼠SNAT3的N端,构建了真核生物表达载体pBK-CMVΔ-SNAT3.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进人胚肾细胞(HEK293T cells),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HA-SNAT3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HA-SNAT3能够正确在细胞膜上表达.pBK-CMVΔ-SNAT3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对于进一步研究SNAT3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人Annexin A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TRIzol法提取Hela宫颈癌细胞中总RNA,采用RT-PCR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nnexin A2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成VR1012-Annexin A2-HA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将质粒瞬时转染到293T人胚肾细胞,使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因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实验成功构建了具有表达活性的Annexin A2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Annexin A2的抗凋亡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基因FAM172A对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索FAM172A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构建FAM172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AM172A,利用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myc-His(-)-FAM172A于HUVEC,使其高表达FAM172A;合成靶向干扰FAMA172A表达的siRNA,利用脂质体3000转染siRNA,使其低表达FAM172A;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转染效果;使用CCK-8及Ed U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FAM172A对HUVEC增殖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AM172A对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AM172A对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RT-qPCR及Western转染效率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FAM172A的mRNA是空白质粒组的33.966倍,蛋白表达是其2.772倍,4组siRNA干扰效率相比,siRNA1162干扰效率最高,FAM172A的mRNA表达降低69.67%,FAM172A蛋白表达降低73.8%;CCK-8与Ed U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新基因FAM172A抑制HUVEC的增殖,与空白质粒组相比,转染24、48、72 h后重组质粒组细胞在450nm波长处吸光度A450值降低,细胞增殖率降低,相反,靶向干扰基因FAM172A的表达后,A450值升高,细胞增殖率升高.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新基因FAM172A促进HUVEC凋亡,与空白质粒组相比,转染重组质粒组Annexin V阳性比增加;靶向干扰基因FAM172A的表达后,Annexin V阳性比降低.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转染空白质粒组相比,转染FAM172A重组质粒组,NF-κBp65表达增高(2.033∶1.050);与干扰对照组相比,干扰FAM172A表达时,NF-κBp65表达降低(0.366∶0.996).结论:新基因FAM172A能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NF-κB通路参与调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  相似文献   

19.
明确胃癌下调新基因GDDR的亚细胞定位、分泌特性及生物学功能研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明确GDDR表达产物亚细胞定位;GES细胞系转染上清检测分泌蛋白表达;胃癌7901细胞系稳定转染GDDR,观察其生物学作用.发现GDDR表达产物定位于胞浆,是一分泌蛋白.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assay)检测描绘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细胞周期检测表明,GDDR对胃癌7901细胞增值显著抑制(96 h(1.233±0.017) vs (0.618±0.015), t =2.447, P =2.63×10-9),并且可以引起细胞的周期阻滞.说明胃癌下调新基因GDDR产物为胞浆分布,具有分泌特性,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可能为新的候选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20.
Na+偶联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SNAT1是一种膜蛋白,属于转运 蛋白第38家族(SLC38),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起到重要的生理学作 用.为了更容易地检测SNAT1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以pBK-CMVΔ-SNAT1 为模板,用PCR,双酶切和T4连接酶连接的方法在SNAT1的C端加上了一 个HA标签蛋白,构建了一个新质粒pBK-CMVΔ-SNAT1-HA.用该质粒瞬 时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转染36 h以后,融合蛋白SNAT1-HA可 以用HA抗体检测.Western b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