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建立波棱瓜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波棱瓜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用甲醇溶解定容,制备样品溶液;采用RP-HPLC分析,色谱条件为WondaSil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A为50mM磷酸二氢钾缓冲盐水溶液(pH2.6),流动相B为甲醇,程序梯度洗脱,流速0.7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5μL.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波棱瓜子药材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波棱瓜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Herpetolide A为参照峰确立了波棱瓜子药材指纹图谱中的18个共有峰.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的重现性及稳定性均好,可用于波棱瓜子药材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两株昆虫病原真菌蜡蚧霉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GC/MS对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高速逆流色谱经两相溶剂系统: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4∶5∶4∶5)均可从两菌株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研究发现蜡蚧霉代谢产物中存在天然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相似文献   

3.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灯盏细辛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快速分离纯化灯盏细辛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水(4:6:3.5:6.5,V/V)为溶剂系统,转速850 r/min,流速2.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从500 mg粗提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 (87 mg)、木犀草素 (35 mg)、槲皮素 (46 mg)和芹菜素 (92 mg),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4.6%、92.5%、98.2%、97.5%。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灯盏细辛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快速、高效且纯度高。  相似文献   

4.
高速逆流色谱(盐溶液体系)分离制备白芍中的芍药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芍药中的芍药苷的方法。以正丁醇-乙酸乙酯-5%Na2SO4(4:1:5,V/V)为两相溶剂体系,在流速为2.0 mL/min、主机转速为800 r/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从100 mg芍药粗提物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得到56.13 mg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在98%以上,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该方法简便、快捷且重现性好,适合芍药苷的制备型分离。  相似文献   

5.
用石油醚从藏药材波棱瓜子中提取了脂肪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找出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定性鉴定了4个相关成份.结果表明波棱瓜子的气相色谱图有明显的特征性,可用来与其它植物种子油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甘草中的芒柄花苷。将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先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所得组分Fr1再用高速逆流色谱进一步分离,采用的两相溶剂系统为乙酸乙酯-水(5:5,v/v),以其上相作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旋转方向顺时针,转速850 r/min,流速2.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从80 mg组分Fr1中得到12.3 mg纯度为99.3%的芒柄花苷。所得产物的结构经NMR鉴定。利用该方法可以对甘草中的芒柄花苷进行快速的分离和纯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技术(p H-ZRCCC)快速分离纯化丹参中的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以乙酸乙酯-水(1∶1,V/V)为溶剂体系,上相加入三氟乙酸,使浓度达到10 mmol/L,作为固定相;下相加入氨水使浓度达到20 mmol/L,作为流动相;设置主机转速为850 r/min,流速为2.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对样品进行分离制备。从500 mg丹参粗提物中一次分离得到386 mg丹酚酸B以及25 mg迷迭香酸,经HPLC分析纯度分别为96.3%和98.1%,各化合物通过电喷雾电离(ESI)谱和1H-NMR进行了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p H-ZRCCC是一种快速、高效分离纯化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技术(pH-ZRCCC)快速分离纯化丹参中的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以乙酸乙酯-水(1∶1,V/V)为溶剂体系,上相加入三氟乙酸,使浓度达到10 mmol/L,作为固定相;下相加入氨水使浓度达到20 mmol/L,作为流动相;设置主机转速为850 r/min,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对样品进行分离制备?从500 mg丹参粗提物中一次分离得到386 mg丹酚酸B以及25 mg迷迭香酸,经HPLC分析纯度分别为96.3%和98.1%,各化合物通过电喷雾电离(ESI)谱和1H-NMR进行了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pH-ZRCCC是一种快速?高效分离纯化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快速分离山楂叶中低含量的牡荆素、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单体。以氯仿-甲醇-水-正丁醇(4∶3∶2∶1.5,V/V)为溶剂系统,流速为5.0 m L/min,转速为850 r/min,检测波长为254 nm,从山楂叶黄酮提取物中富集得到含牡荆素、金丝桃苷、异槲皮苷3种化合物的混合组分,经半制备液相进行二次分离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8%的牡荆素、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单体。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山楂叶中低含量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快速、高效,且纯度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与蒸发光检测器联用技术分离纯化微小小球藻Chlorella minutissima油脂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经筛选合适的两相溶剂体系为乙腈-正庚烷-乙酸-甲醇(体积比为5∶4∶1∶1).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速逆流色谱实验中的关键参数流动相流速、高速逆流色谱转速、分离温度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的最佳条件为:流速3.0mL/min,转速913r/min,分离温度21℃,在此条件下,500mg微小小球藻粗油脂中分离纯化得到75mg EP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蒸发光检测器联用技术检测其纯度为99.44%.  相似文献   

11.
运用正相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纯化密花美登木叶的化学成分,并采用NMR谱学和质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密花美登木叶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棠果醇(1)、木栓酮(2)、山奈酚(3)、山奈苷(4)、胡萝卜苷(5),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土槿皮(Pseudolarix kaempferi)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分离手段,根据理化及波谱(NMR,MS)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β-sitosterol(1)、pseudolarolide A(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土槿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高速逆流色谱法连续进样,分离制备杭白菊中的小白菊内酯?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进行分离,以正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5∶6∶4,V/V)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连续进样3次,浸膏进样量330?350?370 mg,转速800 r/min,流速2.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从杭白菊超声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小白菊内酯5.0?5.2?5.5mg,纯度分别为93.1%?92.6%?92.9%?利用连续进样的高速逆流色谱法,可高效分离和纯化杭白菊中的小白菊内酯?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栝楼雄株茎叶这一生产中的废弃资源,利用聚酰胺、Sephadex LH 20柱色谱、C18中压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栝楼雄株茎叶中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黑麦草内酯(1)、4-[formy- 5- (methoxymethyl)-1H- pyrrol- 1- yl]butanoic acid (2)、4- (2- formy- 5- methoxymethylpyrrol-1- yl) butyric acid methylester(3)、对羟基苄基甲基醚(4)和脱落酸(5)。研究认为除化合物2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水线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显示,从水线草中可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酮(I),7-羟基-5,6,4’-三甲氧基黄酮(Ⅱ),3’,4’,5,6,7-五甲氧基黄酮(Ⅲ),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IV),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V),α-香树精(Ⅵ),β-谷甾醇(Ⅶ),这些化合物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背清风藤Sabia discolor Dun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它们为白桦脂醇(1),齐墩果酸(2),imberic acid(3),槲皮素(4),芦丁(5),5-氧阿朴菲碱(6),-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肉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畜禽肉中磷脂酰胆碱含量。以Intertsil SIL硅胶柱(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甲醇∶水(85∶15,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5ml/min,柱温为室温,用紫外检测器在206nm处对磷脂酰胆碱进行测定。测得磷脂酰胆碱在0.5~1.9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7),方法检测限为4.14μg/g,精密度为0.49%(n=5),回收率为89%~102%。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和稳定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荆芥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利用差热-热重分析(DSC-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适宜包合工艺条件,根据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比、表观稳定常数以及包合反应的ΔGθ,ΔHθ,ΔSθ,并用Chem3D软件对β-CD包合胡薄荷酮的包合形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最适宜包合工艺条件为荆芥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1∶8(mL∶g),乙醇与水的比例1∶3(mL∶mL),包合温度40℃,搅拌速度4 500 r/min;β-CD包合荆芥挥发油的包合比1∶1;表观稳定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β-CD包合荆芥挥发油反应的ΔGθ,ΔHθ,ΔSθ均为负值,说明β-CD包合荆芥挥发油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此外,模拟的结果表明,β-CD包合胡薄荷酮的理想模型是胡薄荷酮的甲基端从β-CD的小口端进入β-CD内腔.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露酒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一种快速、准确、灵敏高的专属性检测方法,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2.1mm×100mm,1.7μm),柱温30℃,检测波长293.6n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三乙胺(35∶65∶0.8∶0.4;V/V),流速0.15ml/min的条件进行实验。结果枸橼酸西地那非在0.05~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1.86%。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露酒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