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DL-苏氨酸合成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由甘氨酸铜路线制备 DL-苏氨酸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实验分为两部分 :苏氨酸铜的制备和 DL-苏氨酸的制备。制备苏氨酸铜的最佳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为2 0~ 30℃ ,p H值为 9,乙醛与甘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 4∶ 1。 DL-苏氨酸制备的工艺条件 :底物的质量分数为 1 4% ,流速为 2~ 3m L/ mi  相似文献   

2.
以甘氨酸和金属锰盐为主要原料,制备甘氨酸锰络合物,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p H值等因素对甘氨酸锰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工艺,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甘氨酸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 h,反应体系p H5~6,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甘氨酸锰络合物的产率为47.86%;红外光谱证明产物为甘氨酸锰络合物.  相似文献   

3.
谷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是维生素B12合成的重要前体。在脱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发酵的产物合成期以补加的方式考察了这4种氨基酸对维生素B12合成的影响。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添加试验分别考察了这些氨基酸对维生素B12合成的影响,发现谷氨酸、甘氨酸和苏氨酸影响显著;并进一步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氨基酸混合添加对菌体生长和维生素B12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酸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发现同时添加多种氨基酸更有利。当添加量为谷氨酸0.45 g/L、苏氨酸0.20 g/L、甘氨酸0.15g/L时,得到的菌体量和维生素B12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1%和46.0%。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从血红素制备钴卟啉二甲酯的合成路线,并对每一合成步骤的产物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紫外与红外光谱值与文献相同。  相似文献   

5.
以无机盐硫酸铜为原料,亚硫酸钠做还原剂,硫氰酸钠为沉淀剂,首次直接利用无机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制备出了纳米CuSCN颗粒.讨论了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包括分散剂的用量、反应物的浓度和pH值,其最佳工作条件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03%-0.06%,反应物浓度为0.3mol/L,pH=8-10.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符合要求,粒径大约80nm。  相似文献   

6.
以味精为原料制备l—脯氨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一种以味精为原料,经过l-谷氨酸-γ-乙酯制备l-脯氨酸的方法,具有原料简单和路线短的优点,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7.
2,5-二(4-羧基苯基)-1,3,4-噁二唑的改进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制备纳米多孔配位聚合物,常选择取代的芳香羧酸类化合物作为刚性的桥联配体.设计了一条改进的合成路线来制备芳香羧酸类配体2,5-二(4-羧基苯基)-1,3,4-嗯二唑,以4-甲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肼解关环和KMnO4氧化二步反应最终合成了2,5-二(4-羧基苯基)-1,3,4-噁二唑,产率为82%.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与以往的合成路线相比,本方法步骤更简单,产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两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8-羟基喹啉亚铁(FeQ2)和8-羟基喹啉镍(NiQ2)两种配合物,并考察了溶液的酸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运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值为4,反应时间为60 min,FeQ2,NiQ2的产率分别达到90.1%和89.0%,红外光谱表明金属配合物的形成,荧光光谱显示了它们独特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以L苏氨酸为初始原料,通过与甲醇进行酯化、与甲醇氨进行氨解、与氯甲酸苄酯进行氨基保护、与甲烷磺酰氯进行羟基甲磺酰化、与氯磺酸进行磺化,在碱性条件下环合,最后加氢脱保护等7步制备得到氨曲南主环。产品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为目标产物,经HPLC检测纯度为98.2%,最终收率为54.6% (以L苏氨酸计)。该合成工艺对设备要求不高,产品收率较高,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用Diels—Alder反应合成蒽环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呋喃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主要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蒽环酮2-乙酰基-5,12-二乙酰氧基-1,2,3,4-四氢-6,11-并四苯醌的路线,总产率达15%左右。用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合成产物。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N 乙酰丙酮 DL 亮氨酸 水合铜 (II) .基于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电子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进行了结构和组成分析 ,N 乙酰丙酮 DL 亮氨酸是负二价的三齿配体 ,配位原子是亚氨基氮、羧基氧和羟基氧原子  相似文献   

12.
在(?)瓶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本实验室诱变筛选到的高产菌株进行了30立升发酵罐发酵试验,对底物转化率达到56.37%水平.发酵产物经酶水解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其为短梗酶多糖.  相似文献   

13.
利用赖氨酸专一性的蛋白水解酶进行了酶促人胰岛素半合成反应,猪胰岛素经该酶切去B链羧基端丙氨酸形成去丙氨酸胰岛素素DAI。进一步在水/有机溶剂介质中该酶的转肽反应,使B链生成苏氨酸叔丁酯羧基末端,水解去酯后产生人胰岛素。研究了转肽反应的最佳条件。转肽反应生成的人胰岛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聚吡咯苯甲烯及其铜螯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红外光谱研究吡咯、苯甲醛在常温和酸催化条件下缩聚合成的新型大π共轭高分子,红外光谱信息表明,醛基(2734、1701cm-1)已经消失,出现了与苯环共轭的α-碳双键取代基(1576cm-1)和吡咯环的-C=N-键(1491cm-1).这意味着产物为聚吡咯苯甲烯.吡咯N-H(3423cm-1的消失和C-H面内变形振动频率的特征位移,启示了含铜产物为聚吡咯苯甲烯一铜螯合物.  相似文献   

15.
对合成山梨酸,肉桂酸,2—呋喃丙烯酸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卤仿反应发生后,酸化前用亚硫酸氢钠去除去过量的次氯酸钠,产物的产率比直接酸化分别提高了21.3%,19.74%,27%,重结晶后纯度达99.05%,99.3%,99.1%。经红外,质谱,碳氢数据分析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一种"超滤"系统工艺的设计及计算,该工艺具有产水品质高、产水水质稳定、运行操作简便等特点,系统出水SDI﹤3、浊度﹤0.4 NTU、悬浮物﹤1 mg/L、产水回收率≥90%,满足DL/Z 952—2005《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的要求,达到反渗透系统进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医药和活性染料中间体2,4,6 三氯嘧啶的合成工艺.反应以巴比妥酸为原料,三氯氧磷为氯化剂,N,N 二乙基苯胺为催化剂.反应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品纯度大于99%,产率为85%.合成产品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8.
层析法分离纯化大豆卵磷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大豆油脚为原料,用有机试剂提取制得粗品,后经柱层法分离纯化,获得大豆卵磷脂,经化学和红外等分析,证实其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用X光衍射和红外光谱法表征了双端胺基聚醚——聚酯——聚醚三嵌段齐聚物的结晶性;并研究了用此齐聚物对环氧树脂的增韧作用,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镜照片证明固化物为一微相分离体系,从而合理地解释了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