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利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同位旋为I=0和I=1,角动量为J~P=1/2±,3/2±,5/2±的分子态ND体系,发现所有的正宇称态都不束缚.经过多道耦合计算,我们得到了I=0,J~P=1/2~-的ND分子态,可以用来解释实验上报道的Σ_c(2 800),I=0,J~P=3/2~-的ND~*分子态可以解释实验报道的Λ_c(2 940),另外还存在一个I=1,J~P=5/2~-的ΔD~*分子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活动标架法得到了任意同位旋I和自旋1/2费米子在Julia—Zee双子场中非相对论径向波函数方程组,讨论了I=1/2,J=0及I=1,J=1/2的波函数渐近行为和束缚态存在条件同时给出Rubakov—Callan效应的极限温度为10~(11)K。  相似文献   

3.
根性质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R是一根性质,A是环(环都指给合环),I是A的理想,记I/I=R(A/I),主要研究根性质的一些性质并解决F.A.SZASZ提出的以下开问题:哪种根性质具有I1 I2=I1 I2,得出了一个推论.  相似文献   

4.
设m≥0是任一整数.对每一正奇数n≥3,设λn,sn,rn分别是方程xn-2xn-2-1=0,xn-2xn-1-1=0和xn 2-3xn-x2-1=0的唯一正根.记tn0=rn,tni=sn,i≥1,iN,λ=nl→i∞mλn,s=nli→∞msn,t=nli→∞mtn.设λ为f C0(I,I)的扩张常数.利用实分析学中的极限理论,得到了:(1)若f F2(I)∪G2(I),且λ>λ1/2m,则存在最小的奇数n0≥3,使得f有2m.n0-周期点.(2)若f F3(I),且λ>s1/2m,则存在最小的奇数n0≥3,使得f有2m.n0-周期点.(3)若f G3(I),且λ>t1/2m,则存在最小的奇数k0≥3,使得f有2m.k0-周期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求解非线性矩阵方程x A*x-A=I之Hermite正定解问题.利用求解非线性矩阵方程Y=I Y1/2A*Y1/2最小Hermite正定解,得到了求解该方程最大Hermite正定解的逆迭代法.  相似文献   

6.
LM环     
引入LM环的概念,并研究了该环的一些性质及LM环与相关环类间的关系.主要证明了如下结果:1)设R为LM环,若a∈R为正则元,则存在b∈R,使得a=ba~2;2)设I是R的约化理想,若R/I为LM环,则R是LM环;3)设I_1,I_2是R的2个理想且R/I_1,R/I_2为LM环,若I_1∩I_2=0,则R是LM环;4)设R为LM环,I是R的理想且I■N(R),则R/I为LM环.  相似文献   

7.
关于具有F0—可比性的Exchange环的一个注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证明了下面结论,从而推广了文[4]和文[7]的相应结果设S是exchange环,R是S的exchange子环,I是S的理想满足I(-U)R,则R满足一般的(sH)0-可比性当且仅当(1) R/I满足一般的(sH)0-可比性;(2)自然同态B(R)|→B(R/I)是满射;(3) x2=x∈R,y2=y∈I满足xSy=ySx=0,存在e∈B(R)使得ex=x以及ey=0.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用迈克尔孙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组合成的一种干涉仪。求出了其条纹中一点的光强度I,I=I_0cos~2γ/2/(1+FSin~2(δ/2))。表明这种组合成的干涉仪能将由迈克尔孙干涉仪产生的宽的等倾干涉条纹转变成法—珀干涉仪产生的细的等倾干涉条纹,测量精确度将得到提高。求出了迈克尔孙干涉仪的检测灵敏度△I/I_0=△γ/2和这种干涉仪的检测灵敏度△I/I_0=(1+F)sinδ△δ/2(1+Fsin~2(δ/2))~2。因子(1+F)sinδ/2(1+Fsin~2(δ/2))~2比1/2大得多。这一检测关系是非常灵敏的。这意味着这一方法能更精确地确定迈克尔孙干涉仪的一臂中某一点的位置。文中提出了一个精确确定这一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王国俊教授提出的满足还原性的单一规则的全蕴涵三I算法基础上,利用模糊集合的相似度给每条模糊推理规则赋予权重,即wi={1-S/2,i(∈)I 1+S/2,i∈I,其中S=max{S1,S2,…,Sn}且I={i|Si=S,1≤i≤n},使得全蕴涵三I算法在一般的模糊推理情形下也满足还原性.最后通过实例表明:用新方法推理得出的结果比文献[4]的全蕴涵三I算法的结果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连续型 2∞单峰映射的性质 ,构造出一个分形集 I∞ =∩∞n=1I( n) ;且进一步得出f2 n/II1 ,I2 ,… In 也是一个连续型 2∞单峰映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影响铝酸锶铕荧光粉光强因素及其余辉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铝酸锶铕长余辉荧光粉配制时激活剂Eu2 掺量,P2O5,B2O3及添加剂A掺量,煅烧温度,还原气氛,冷却工艺,粉磨细度等对光强的影响荧光衰减曲线用I=I1exp(-x/t1) I2exp(-x/t2) I3exp(-x/t3)拟合,给出荧光衰减曲线是由三个相差近一个数量级的寿命所组成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生长曲线模型中关于原假设为H0:Λ=σ2I,μ=μ0的检验问题,并以2-分布为基础的级数形式给出了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在以下两类与原假设相接近的备择假设下的渐近分布.K1:I-ηΛ-1=M2Ω,η-1/2(μ1-μ0)=M-1/2δ;K2:I-η-1Λ=M2Q,η-1/2(μ1-μ0)=M-1/2δ.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沙拉沙星(Sarafloxacin)水合物Sarafloxacin.3H2O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0H17F2N3O3,Mr=385.36,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473 1(3),b=0.864 24(17),c=1.535 9(3)nm,α=90°,β=96.785(6)°,γ=90°,V=1.941 8(7)nm3,Z=4,Dc=1.472 Mg/m3,F(000)=900,μ=0.120mm-1,R1=0.121 8,wR2=0.322 7(I2σ(I))。该化合物通过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设素数p为4m+1形式,k=2,p-1=kq,q=2 m≡0(mod 2)写出广频率阵令 I=1+F_0+F_1,则有F_0I=2mI.由于θF_0=M_0θ,可得F_0~2=m-F_0+mI, F_0~t=U_t+V_t F_0+W_t I,其中u_(t+1)=mv_t,v_(t+1)=u_t—v_t,W_(t+1)=m(v_t+2w_t).可以具体算出t=2,3,…11,13时u_t,v_(ti)值,由于(P/P_1)=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U_(P_1)≡0 (modp_1),V_(P_1)≡1 (modp_1),故得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氯二甲基芴硅烷水解制备了双(9-芴基)四甲基二硅氧烷,测定了其熔点,1H NMR,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9.282(2),b=19.543(4), c=14.703(3)(A),β=104.89(2)°,V=1277.2(6)(A)3, Dc=1.203g/cm3,Z=2, μ(Mokα)=1.59 cm-1,F(000)=492,I>3σ(I)的可观察衍射点1822个,最终偏离因子R=0.047,Rw=0.063.  相似文献   

16.
利用连续型2^∞单峰映射的性质,构造出一个分形集I∞=∩^∞n=1I^(1),且进一步得出f^2n/II1,I2,…In也是一个连续型2^∞单峰映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双苯甲酰丙酮缩乙二胺Schiff碱镍(II)配合物,并测定了该分子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10.793(2),b=7.909(2),c=22.025(4)?,β=96.68(3),V=1867.4(7)?3,Z=4,Dc=1.441g/cm3。对于3494(I≥2σ(I))个可观察点,最终偏差因子R=0.0281,WR=0.0768.Schiff碱配体的四个配位原子犤O(1)、O(2)、N(1)和N(2)〗与Ni(II)配位,形成平面正方形N2O2Ni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8.
应用Meldrum酸和2-甲氧基苯甲醛制备了3-羧酸香豆素(C10H6O4, Mr=190.15),并用元素分析﹑IR和1H NMR手段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的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 a=11.344(3), b=5.517(1), c=13.820(4)(A), β=106.31(1)°, V=830.1(4)(A)3, Z=4, Dc=1.521 g/cm3, F(000)=392 和μ(MoKα)=0.763 mm-1(λ=0.71073(A)). I>2σ(I)的衍射数为1 466,最后结构精修因子为R1=0.037 8和wR2=0.1036.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分子中存在有一个共平面和一个分子内H键.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苯甲酰丙酮缩邻苯二胺单Schiff碱化合物,并测定了该分子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 2/c,晶胞参数a=1.550 3(3) nm,b=1.640 1(3) nm,c=1.171 1(2) nm,β=110.37(3)°,V=2.791(1) nm3,Z=8,Dc=1.201 g*cm-3; 对于2 590 (I≥2σ(I))个可观察点,最终偏差因子R=0.038 4,wR=0.112 9;C1、C2、C3、C4、O1和N1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并形成离域大π键.  相似文献   

20.
三核铜配合物[Cu3(μ2-dppm)3(μ3-I)2]I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I和双(二苯基磷)甲烷(dppm)反应生成一个三核铜dppm配合物[Cu3(μ2-dppm)3(μ3-I)2]I. 该配合物的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包含一个正电性的[Cu3(dppm)3I2]+三聚核和一个游离的I-. 金属离子与dppm中的两个P原子及两个盖帽I-配位形成一变形四面体. 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261 0(1) nm,b=2.732 8(2) nm,c=2.732 8(2) nm,β=103.314 (5)°,V=7.150 7(12) nm3,Z=4,Mr = 1 724.42,Dc=1.602 g/cm3,F(000) = 3 408,μ=2.355 mm-1,R1 = 0.054 8,wR2=0.081 5. 在I > 2σ(I)范围内共收集12 564独立点和9 094可观测点(Rint=0.066 6). Cu...Cu距离与盖帽I-的电子结构和其π酸性质有关. 并用IR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