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本仪器灵敏度很高,首次测量出工业炉内0—1000℃气体的温度场。无水冷,并配有适合在测试现场恶劣环境下使用的袖珍式数字温度表。仪器轻巧,使用方便,选220伏电源作抽气动力。它是个完整的测量气体温度的仪表,在国内属于首创,本仪器在国际上也是新颖的。 双用抽气高温计是节能的必须工具,是实施工业炉窑热平衡测定暂行规定的理想的气体测温仪表。用抽气高温计测气体温度,似同用毕托管测流量,首先要有测量气体温度场的仪器,才能测得真正有代表性的气体温度。 过去,用抽气热电偶设备庞杂,劳动强度很大。现全套仪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焊接件,成本低,约600—700元。节水、节电和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喷射器强烈嘈  相似文献   

2.
抽气式转杯纺纱机是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的更新换代产品。抽气式转杯纺纱机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变频器实现其电气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需要扩展众多的各类PLC模块,PLC连线较多且复杂,成本高。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改造,利用PLC采集整车传感器信号,采用单片机实现单锭状态控制,克服了仅由各类PLC控制时出现的弊端,并且降低了控制成本。在F1605型抽气式转杯纺纱机中,应用ATmega16单片机实现的控制系统改造能够满足纺纱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对其各项误差源进行了分析,使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测量机的准刚体测量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几何误差模型对影响测量机精度较大的21项几何误差进行补偿。以在不提高制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测量机的整体精度。该数学模型为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补偿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比色高温计测量表面温度,测量范围为600~1200℃.将半球型镀金反射器置于比色高温计上,利用多次反射效应,可缩小两个接收波长的有效发射率之间的差异,从而减小比色高温计误差.研究了反射器对焦情况下的辐射特性,推导出有效发射率的表达式.为避免反射器对被测面温度场的破坏,设计了一套快速测量装置,每次测量需时0.7s.为验证其准确性,制作了平片热电偶,直接测量平片热电偶的表面温度.结果显示,与平片热电偶相比,测量误差小于1.1℃.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讨论低温泵抽气效率几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Monte Carlo模拟结合Ballance方程计算低温泵抽气效率的方法,用这一方法对几种结构的致冷机低温泵进行了抽气效率计算,并与直接的Monte Carlo模拟或实验作了比较,认为Monte Carlo方法较直接Monte Carlo模拟简单,省时、省力;能清楚地反映出低温泵各元件对抽气效率影响。为低温泵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放射性衰变所遵守的统计规律出发,导出了以衰变计数表示的C~(14)年龄测量统计误差表达式,对公式的物理意义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并对若干测量实例做了统计误差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齿轮测量中,齿轮齿形误差的测量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了利用三维坐标测量机对齿轮齿形误差进行高精度测量的一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测球半径补偿问题,并和展成法(单盘式渐开线检查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检测眼镜片的度数(顶焦度D)一般使用基于调焦成像的目视式焦度计,由于被测镜片的后表面曲率(弯度)各不相同,镜片后顶点与焦度计物镜后焦点不相重合,产生离焦误差,致使在检测高度数(D>15m-1)眼镜片时误差过大,造成产品不合格。通过分析目视式焦度计测量眼镜片顶焦度的原理及其误差来源。设计了一种基于CCD与单片机技术的自动焦度仪,研究了使用软件对离焦误差进行自动校正,实现了焦度计测量的自动化并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柔性关节臂式测量机的误差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局部指数积(local POE)公式建立了柔性关节臂式测量机的理想运动学模型,依据各种误差因素修正得到实际运动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各种运动学参数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长度类的运动学参数误差对测量结果不会引起放大或缩小,而角度类的运动学参数误差会引起测量结果的严重放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重建中数据采集、处理方面存在的误差,从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站定向误差、仪器扫描误差、数据拼接误差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点位误差模型,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的重建中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及测量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以脉冲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为例对建筑物重建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机床定位精度对数控机床精度的影响 ,探讨了丝杠螺距累积误差对数控机床定位精度的影响 ,最后提出用软件补偿的办法来减少螺距累积误差对CNC机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预测加工误差对微靶装配精度的影响,开展了加工误差对硅臂刚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 基于PRO/E逆向工程对实际加工的硅臂样品建模,并搭建实验平台,建立微力与微位移关系的数学模型. 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硅臂存在加工误差与无加工误差的情况下的刚度进行对比,定量预测微靶的装配精度. 研究表明为提高装配精度,必须充分考虑装配力和形位误差形成的非线性误差和非均匀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误差的计算问题进行研究。通常只利用几何解析对误差计算,方法虽然单纯,精确度较差。因此,本文在平面定位误差的基础上,提出空间定位误差的微分解法  相似文献   

14.
三坐标测量机机器精度的标示和检定,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测量机机器精度的误差因素及其影响作用的讨论,提出应以空间点位误差来标示测量机的精度,并提出了空间点位误差的测量方法。作者按照此法,用平尺和量块构成“L”型检具,方便地实现了一台中等尺寸的生产型测量机的机器精度的检定。结果表明,此法是经济有效的,特别适合于大型测量机的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浮动状态下测定枪械自动机运动速度的要求 ,提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加速度差动测量法。为获取可信的自动机运动速度 ,对加速度差动测量的静、动态误差进行了详尽分析 ,阐明了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选用加速度传感器之类型提出了改善测量系统性能的方法 ,从而提高差动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并联6-SPS机构位姿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并联机构的特点,应用机器人微分关系建立了并联6 SPS机构位姿误差分析的正解模型,给定各结构参数误差即可得出主轴端的位姿误差.应用此模型可定量分析结构误差对主轴端位姿误差的影响.为并联机器人的精度综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触发式测头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三部分误差组成,即机械复位机构的复位误差,触球的球度误差和传感器的发讯误差。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误差的原因,推算了这些误差的大小,从而为测头精度设计时的误差分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对使用伪距的GPS定位误差的定量分析仍然不够精确的问题,本文分2种情况在东北天地理坐标系下对GPS定位误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当使用全部可见卫星进行定位时,通过为不同纬度设置相应参数明显改进了GPS定位误差表达式;当选择4颗最优卫星进行定位时,针对更加实际的情况首次得出了GPS定位误差表达式. 从而给出了这2种情况下各向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 在用户测距误差标准差σURE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提出的公式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GPS各向定位误差的标准差. 通过SPIRENT卫星信号模拟器生成赤道、北纬45°和北极点处的卫星信号,验证了所提出公式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少自由度并联构型装备,必须通过误差建模将影响末端可控和不可控误差的几何误差源进行分离,从而指导机构的精度设计和运动学标定。以5自由度混联机械手模块Tficept和TriVariant为对象,研究了一种少自由度并联构型装备的误差建模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分离出影响末端不可控误差的几何误差源,从而得到仅需控制恰约束支链的制造和装配误差,有效抑制末端的不可控姿态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等同的任务空间和相同的尺度参数,两机械手具有相近的精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普通编码器的高精度位置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普通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测量转角位置的原理,分析了量化误差的形成原因和编码器脉宽制造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新的信号处理算法——脉冲细分法,利用该方法减小了量化误差.同时标定出编码器的脉宽系数井以它作为脉宽制造误差的补偿参数,消除对位置测量造成的影响,最终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