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并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着的意志相符合.现代社会中,心理暗示是十分普遍的,一方面暗示者通过暗示的方法使他人发生自己所希望的行为,另一方面,被暗示者接受暗示而发生符合于暗示者所要求的行为.暗示与受暗示不断地相互作用着,使得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暗示,也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别人.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对我国艺术类高校不同专业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在馆内的阅读行为习惯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包括硬件设施、馆员素质和服务技能技巧等在内的服务状态和读者满意程度,从心理行为上解读艺术院校读者对资源和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该院高职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并基于多元化阅读方式对他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的影响,在夯实阅读资源基础,提供特色阅读服务、开展读书活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加强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使用文献资源的能力、在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心理辅导等方面提出了高职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对策,旨在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信息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梁俊艳 《科技信息》2010,(36):I0256-I0256
本文从读者阅读动机、阅读行为等方面剖析了读者心理入手,根据读者心理情况提高服务质量,论述了如何从馆员素质、期刊征订和期刊排架等多方面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读者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研究读者心理有助于科学地总结为读者服务的经验,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通过分析不同读者的心理需要、阅读规律以及探究读者不良阅读心理和行为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以提高为广大读者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暗示教学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法,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暗示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指出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应用“暗示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浅述了课堂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几种形式及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读者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研究读者心理的意义,分析了不同类型读者的心理特征以及读者不良阅读心理和行为,提出了针对读者心理主动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心理暗示对于普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理清心理暗示的内涵及相关知识能增强我们对心理暗示的理解,这对于人们灵活应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结合竞技项目武术套路专项,谈心理暗示在武术套路中的应用,以实用性的例子充分说明心理暗示的应用,并对武术训练和比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所谓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符号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其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这是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先发现并倡导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充分利用暗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心理潜方,特别是无意识潜能,在学生身心放松、增快自信中学习知识,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开放心理接受器,拓宽思路,施放记忆能量,从而快速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暗示联合行为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心理暗示联合行为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显著提升了检查过程中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论 心理暗示联合行为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便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遇到了著作权法在资源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方面对图书馆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面临的著作权问题,阐述了国外著作权法的立法经验,提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残疾读者服务方式和服务特点的广泛调查和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高校图书馆残疾读者服务的几点设想,论证了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阅读需要,让残疾读者能自由的、无障碍地利用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浅析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心理学在读者服务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各类型读者到图书馆的一般心理需要,并针对不同类型读者的心理特点,给出了为各类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基础上,从4个方面对图书馆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读者服务提出了建议,其中着重强调了人性化的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非言语交流的各种特点、内涵,并指出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应科学运用非言语交流技巧,以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6.
语言艺术与高校读者服务工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鹂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150-152
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语言艺术的作用非同一般,馆员运用语言艺术,能为读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服务环境,增强馆员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提高服务效率。并就高校图书馆员如何提高自身语言水平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研究和分析了老年读者的心理特点和阅读特点,并提出图书馆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图书馆加强情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时读者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应树立情报信息开发利用的新观念,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区分服务原则的重要性,分析了区分服务原则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指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全面提高读者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可用共鸣、净化、平衡、暗示和领悟来解释,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则是指导阅读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的整个过程。将阅读疗法中的心理学原理与阅读循环圈理论相结合,探讨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促进阅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