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铅锌尾矿产生的重金属污染来源问题,以青海某铅锌尾矿和氧化亚铁硫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细菌浸出体系极端酸化硫化矿尾矿中锌、砷溶出的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时期重金属释放规律及释放的主要原因,以期为铅锌尾矿的重金属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Zn的溶出量与溶液初始pH的关系为pH2.0pH3.5pH4.5,呈负相关.矿物浓度越大,单位质量矿物接触氧含量越少,Zn,As溶出越少;与不加亚硫酸钠体系相比,重金属释放规律明显不同,亚硫酸钠的添加会提高溶液pH值,抑制Zn,As溶出.Zn,As溶出均表现为两个阶段,前期以酸解、氧化还原作用为主,后期由于吸附、共沉淀作用及生成的新物质CaSO_4晶体和钙磷石覆盖在矿物表面使溶出量减少.原电池效应和Zn对酸性条件更敏感是溶出量Zn大于As,Zn优先于As溶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以及介质等因素对南瓜种子蛋白质溶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蛋白质的溶出率受pH值、介质的影响较大 ,其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 .初步确定南瓜种子蛋白质提取的较佳条件为 :料液比 1∶1 0 0 ,pH值 1 2 0的碱性条件下 ,37℃浸提 1 0h .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探寻铝土矿的替代资源,采用微波消解、亚熔盐法及直接酸溶法对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含量高的金属元素铝、铁和钛进行了溶出实验,比较了不同条件对粉煤灰中上述元素溶出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微波消解粉煤灰,消解剂为质量分数20%的NaOH溶液或HNO3-HCl-HF混合酸,粉煤灰中的铝都全...  相似文献   

4.
广州泌冲土壤中REE的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泌冲地区土壤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土壤中稀土元素溶出量的影响显著.酸雨的pH值越低,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稀土元素的溶出量越大,其变化幅度为8.98%-11.95%.轻稀土元素的溶出量大于重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5.
微波辅助萃取红茶中咖啡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红茶中的有效成分咖啡碱在水中的溶出特性,以及茶叶粉碎度、料液质量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液pH值、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咖啡碱溶出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萃取红茶中咖啡碱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不粉碎,料液质量比1∶3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0 min,提取液pH值为6,微波功率350 W,微波作用20 s,红茶中咖啡碱的浸出率可达3.90%以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集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威宁县以及六盘水市水城县一带土法炼锌废渣,参照黔西北地区特殊的大气降雨pH变化,以pH值为3、4、5、5.5和6的硫酸溶液作为浸提剂,采用水平振荡法对废渣进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炼锌废渣浸出液中Cu、Cd的浸出浓度与浸提剂pH呈显著负相关,Zn的浸出浓度与浸提剂pH的相关性不明显。在不同pH值的硫酸溶液的浸泡下,浸出液中Zn、Cu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53-24.39 mg/L、0.011-10.38 mg/L,其浸出毒性在最高允许浓度范围内;Cd浓度变化范围为0.012-3.34 mg/L,浸出液中Cd最高浓度超限值11倍。同时,浸提剂pH对浸出液pH无影响,浸出液pH均值在7.43-7.86之间变动,无腐蚀性;因此,在酸沉降环境下,炼锌废渣是一种有害固体废物,其浸出毒性主要表现为Cd污染。  相似文献   

7.
Fe3+浸出污水污泥中重金属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 ℃,污泥浓度20 g/L条件下,以硫酸铁为萃取剂对两种污泥(W1&W2)进行重金属浸出研究.结果表明,向污泥中投加硫酸铁能导致污泥酸化和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投加量越大,污泥pH值降得越低,重金属的溶出率也越高.向W1中投加按Fe3 计算为1.5 g/L硫酸铁时,其pH值降至3.02,Cd,Cu,Zn溶出率分别可达到82.5%,70.9%和89.0%;向W2中投加4.5 g/L Fe3 ,其pH值降至3.19,Cd,Cu,Zn的溶出率分别可达到80.0%,88.2%和92.1%.在相同pH条件下,Fe3 比硫酸能更有效浸出污泥中重金属;用Fe3 浸提污泥中重金属能达到与生物淋滤法同等的溶出效果,并缩短了反应时间.用Fe3 浸出污泥中重金属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测定河北省涞源县某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Zn, Pb, Mn, Ni, Cr, Cd)含量, 基于美国法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TCLP)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 并对TCLP浸提剂进行比较筛选, 探究TCLP浸提量与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相关性。比较两种TCLP浸提剂发现, 浸提剂B (用试剂水稀释17.25 mL的冰醋酸至1 L, 配制后溶液pH值为2.64 ± 0.05)比浸提剂 A (加5.7 mL冰醋酸至500 mL 试剂水中, 再加入64.3 mL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 稀释至1 L, 配制后溶液pH应为4.93 ± 0.05)能更有效地提取土壤中的重金属, 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TCLP浸提液中的重金属质量分数与重金属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一支箭凝集素(OPA)在不同温度,pH值以及不同淬灭剂作用时,其活性和分子构象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OPA具有较强的温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分子构象也无较大变化,但在pH 12时,其分子构象发生较大变化,活性也基本丧失.荧光淬灭剂丙烯酰胺和琥珀酰亚胺对OPA中Trp淬灭程度达100%,KI淬灭约62.5%的Trp荧光.表明OPA发射荧光的氨基酸残基大部分位于分子表面,少部分位于分子内部疏水环境中,且发荧光氨基酸所处微环境带电荷.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出黄芩饮片水煎煮最佳粒径,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黄芩水煎煮工艺,以黄芩苷溶出量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比较不同粒径范围黄芩饮片的黄芩苷溶出量.结果发现黄芩饮片优化的水煎煮工艺为煎煮60min,12倍加水量,煎煮3次.粒径范围为(2,3]mm的黄芩饮片在优化煎煮工艺条件下,黄芩苷溶出量最大.  相似文献   

11.
葎草叶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配合使用酸法、碱法以及加热法提取葎草叶蛋白的工艺及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分别进行了浸提剂pH值、料液比、打浆时间、浸提时间、汁液pH值和絮凝温度对蛋白质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葎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常温下料液比1:5,打浆时间3min,浸提时间3min,浸提剂的pH值为6~8;葎草叶蛋白的分离条件为70℃时,沉淀分离得到叶绿体叶蛋白,调pH值为10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Ⅰ,调pH值为2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Ⅱ;葎草叶蛋白产品在60—80℃条件下干燥。采用此工艺提取葎草叶蛋白的得率为4.62%。  相似文献   

12.
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废水,优化了Cu和Fe的投加比例,并对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铁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铁的耗量和铜的溶出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和Fe的质量比在0.2左右较为适宜;初始pH值为3.0~10.0的硝基苯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其pH值基本稳定在8.1左右;铁的溶解消耗量随着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而增大,但在30 mg·L-1之内;铁的总消耗量随着溶液初始pH值的升高而增大,但在50 mg·L-1以内;铜基本不发生溶出.与用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工艺相比,采用本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具有运行管理方便、铁的消耗量少、费用低和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张富挺 《科技信息》2013,(17):373-373,384
沥青是一种富含了原油中80%以上杂原子和大部分缩合芳烃的复杂有机体系,在雨季沥青中某些组分很可能浸出而迁移到附近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影响水体的水质。以不同油源、不同加工工艺的五种沥青为研究对象,以去离子水为浸提剂,采用浸提实验,系统考察了不同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剂pH值、浸提剂含盐量对沥青中组分浸出特性的影响,并采用色质联机分析浸出液的有机物组成。研究表明:在实验设计条件下,沥青会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但当温度低于60℃时,五种沥青浸出液挥发酚含量、化学耗氧量(COD)都未超出地表水农业用水区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14.
牛牙的自然酸蚀与电化学人工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牛牙的自然酸蚀和电化学人工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酸的作用只能使牙釉质脱矿,只有在酸和电的双重作用下,才能形成牙釉质的类龋洞,在人工电化学腐蚀中,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MC)致龋凝胶对Ca溶出量影响较大,以0.5%CMC致龋凝胶龋损深度最大,牙的Ca溶出量为自然酸蚀的3-4倍,在人工电化学腐蚀中,阳极PH值呈下降趋势,阴极pH值呈上升趋势,氟化物能减少阳,阴极间pH差值,氟化物在自然酸蚀和人工电化学腐蚀中均能显著抑制牙Ca的溶出,在开窗区几乎看不到脱矿现象。  相似文献   

15.
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释放的动态淋溶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阜新矿区不同风化程度的煤矸石,结合该地区降雨及气候特征选择分别选择初始pH值为5、6的淋溶液,探讨了煤矸石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①重金属原生含量的多少是影响其析出的基础,原生含量越高,经过动态淋溶后析出量越大;②淋溶液的初始pH值浓度对其最终pH值的影响不大;淋溶液本身的酸碱度对重金属元素析出有较大影响;③煤矸石的风化程度对于其重金属元素的析出有较大影响,所有被检测的重金属元素在中等风化程度下析出量最多,Cd、Cr、Pb在严重风化程度下的析出量要大于未风化程度下的析出量,Cu、Mn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以黑米为材料,设计乙醇体积分数、乙醇酸碱度和浸制时间3个因素,在3个不同水平上进行黑米酒的浸制实验,分析比较了黑米酒的黄酮和色素含量,结果表明,3因素中,对黄酮含量影响效应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乙醇酸碱度,而对色素含量影响效效应则为乙醇酸碱度>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60%、酸碱度pH4有利于黄酮和色素的浸出及色泽的改善;3d的浸提时间可最大限度溶解黄酮物质,且对黑米色素溶解较好。  相似文献   

17.
模拟不同酸碱性环境配制溶液对煤矸石进行浸泡试验,测定浸泡液的pH值,对浸泡后试样进行XRD图谱分析,通过直剪试验检测浸泡后试样的强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浸泡液的pH值主要受煤矸石试样的产地、浸泡时间、固液比、配制溶液酸碱度的影响,并随着时间而变化,浸泡1d时其值变化最大.中性溶液浸泡后东胜煤矸石(Dongsheng Coal Gangue,D-CG)、薛家湾煤矸石(Xuejiawan Coal Gangue,X-CG)和集料(Aggregate,AGG)试样浸泡液的pH值随固液比的减小而增加,而乌海煤矸石(Wuhai Coal Gangue,W-CG)浸泡液的pH值随固液比的降低而增加;酸性溶液浸泡后W-CG和X-CG浸泡液的pH值随固液比的降低而增加,而D-CG和AGG浸泡液的pH值随固液比降低而减少;碱性溶液浸泡后各试样浸泡液的pH值都随固液比的降低而增加,而W-CG浸泡液的pH值随固液比的降低而增幅较强.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浸泡后D-CG和AGG试样α-石英、高岭石和钙长石晶体溶出;X-CG试样溶出α-石英晶体,高岭石和钙长石晶体结构解体而消失;W-CG试样高岭石晶体结构受到破坏而解体,α-石英和钙长石晶体溶出.经过浸泡D-CG溶出α-石英晶体,试样与黏性土形成混合料制件和强度试验过程中由于石英的活性促使试件抗剪强度增大;而X-CG和W-CG中的α-石英、高岭石和钙长石晶体结构解体,使试件的抗剪强度降低,因此D-CG抗酸碱腐蚀性能比X-CG和W-CG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碱浸提剂从龙虾虾头壳或龙虾前大腿壳中浸提天然虾红色素工艺条件,包括浸提剂用量、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等因素对浸提溶液的吸光度的影响,以及沉淀虾红色素的 pH和虾红色素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50℃下用 0.5 mol·L-1NaOH溶液浸提龙虾壳中天然虾红色素,然后将浸提液pH调到4.0或5.0沉淀虾红色素,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节省酸碱试剂和能耗;虾红色素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都具有还原性;对时间、温度有较好的稳定性,阳光照射稳定性一般.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求解有掩蔽剂存在下难溶电解质沉淀时的pH值简便试探方法,一般试探数次即可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辅料三硅酸镁(magnesiumtrisilcate).铝镁原粉(mixture of alumine magnesia and silica powder)与抗过敏药物—扑尔敏(CMP)之间的吸附规律。介质pH对其吸附量的影响以及以三硅酸镁。铝镁原粉作为辅料的扑尔敏胶囊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表明:三硅酸镁较铝镁原粉有较大的吸附能力;三硅酸镁对扑尔敏在30℃时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铝镁原粉对扑尔敏在30℃时的吸附等温线在低浓度情况下是一条直线;介质pH对吸附情况有显著影响,当介质pH在3.2左右时,三硅酸镁和铝镁原粉对扑尔敏的吸附能力最大。溶出实验结果表明:以三硅酸镁、铝镁原粉作为辅料的扑尔敏胶囊的溶出量较淀粉—扑尔敏胶囊者都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介质的pH、胶囊的剂量对溶出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