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唐山市五所高校在校女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总体水平不高,行为较差。提示今后应加强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培养,为今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着重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总体认识不高,参与意识差。因此,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机抽样甘肃籍09级大学生15266名,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甘肃籍男、女大学生平均体重、身高均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和P<0.05),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比全国大学生平均值高491mL和225m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大学生握力、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平均值均高于全国男、女大学生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值5.33、5.69,差异明显(P<0.01),素质指标立定跳远,均低于全国平均值13.98cm、11.02cm,呈显著性差异(P<0.01);在大学生常数指标中,甘肃籍男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BMI指数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均值(P<0.01),而台阶体重指数低于全国大学生均值P<0.01);甘肃籍女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体重指数、BMI指数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P<0.01);甘肃籍男、女大学生克托莱指数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营养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着重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总体认识不高,参与意识差。因此,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养成终身锻练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锻炼程度和时间、运动健身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选择体育行为,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白世梅 《科技信息》2011,(13):324-325
目的:了解不同专业女大学生BMI的影响及不同专业女大学生运动减肥健康相关行为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对影响综合型和伏案型两大专业岗位类型女大学生肥胖的两大因素—BMI和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BMI的变化与所学专业职业特点及年级段有关。综合型和伏案型的女大学生在入学时BMI无显著性差异,到了大学三年级,综合型专业女大学生BMI变化不大,而伏案型专业的女大学生BMI则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成这一差异除了职业特点的因素外,两种类型的女大学生运动减肥健康相关行为认识上的差异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调查中,非健康饮食行为伏案型女大学生的比例均高于综合型专业的女大学生,经常进行运动的比例综合型专业的女大学生高于伏案型专业的女大学生。结论:不同的专业对女大学生肥胖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应有所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较低,仅有46.7%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且锻炼的频率低、时间短;男、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差异,男学生多选择对抗类项目,女学生则选择以有氧功能为主的"美体塑形"类项目.基础体育教育的缺失、学校公共体育设施的不健全以及组织、引导、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阻碍安徽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高校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和体育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问卷、手机依赖问卷对高校6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1)大学生的体育认知行为普遍得分较低,表现为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低,大多数喜欢在晚餐后到睡前锻炼,整体体育活动等级较低,处于小运动量水平。其中体育活动水平女生明显低于男生,文科生明显低于理科生和艺体生,生源地是县城的学生活动量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大二年级的学生活动量最高、大四年级的学生活动量最低。(2)大学生普遍具有中等以上手机依赖行为,但无明显的性别、专业、生源地的差异性。其中大二的手机依赖程度最高,大一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最低。(3)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和手机依赖等级存在一定相关性,从小运动量到中等运动量,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明显下降,但大运动量的手机依赖程度反而有所回升。[结论]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尤其以每周3~5次、持续30~59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为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襄樊学院BMI标准型与肥胖型女大学生共120名作为调查对象,比较分析两类人群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思想、行为倾向、动机、每周实际参加次数、每次参加的时间,以及影响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汉族、蒙古族大学生体成分与体质指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2例(男101例,女181例)蒙古族、255例(男128例,女127例)汉族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进行测量.用长岭公式和Brozek公式估算体成分,并计算BMI、身高体重指数、Rohrer指数、Broca指数、Livi指数,对各指标进行民族间、城乡间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汉族男生的肱三头皮褶、肩胛下皮褶、体脂含量、Rohrer指数、Broca指数均明显高于城市蒙古族男生:(2)城、乡蒙古族男生的Rohrer指数、Broca指数、BMI指数、Livi指数差异明显,乡村男生各指数均高于城市男生,乡村男生身体的营养和充实程度优于城市男生;(3)男生瘦体重与身高体重指数民族与城乡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女大学生的体成分与体质指数均未见民族间与城乡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90名运动员进行赛前焦虑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运动员赛前会产生一定的状态焦虑,而特质焦虑相对稳定.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男、女运动员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的状态-特质焦虑稍低,一级或二级运动员与低级别运动员在状态焦虑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高水平运动员状态焦虑低,而特质焦虑与运动员等级间无明显差异.建议:应加强大学生运动员平时的心理适应性训练,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比赛.  相似文献   

13.
张砚 《科技信息》2006,(11):191-19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部分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女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率低和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相背离是当前需要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不高、运动效果不满意、缺乏兴趣是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而体育兴趣不浓和体育认知程度较低又是导致大学生"知"、"行"背离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应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调查我省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与习惯,为我省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达到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采用年级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00名大学生做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我校大学生男女生体重、BMI指数均低于国家平均值,部分学生饮食行为和习惯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均衡。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改善学校食堂的软、硬件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市温江区在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随机调查成都市温江区三所高校共300名大学生。结果: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平均总得分为69.49。专业、性别、年级、BMI指数等在部分健康行为及总行为得分上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的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结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不高,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应以健康素养教育为基础,进行健康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与饮食消费观的相关性,为高校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西安市在校5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信行(KAP)与饮食消费观调查,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西安市在校大学生学生的营养KAP现状以及与饮食消费观念的相关性。结果西安市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处于及格水平,营养饮食行为得分处于良好水平,营养态度得分处于优秀水平,饮食消费观得分处于优秀水平。营养KAP与饮食消费观之间有正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西安市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为一般,营养饮食行为较好,营养态度较为积极,饮食消费观较为积极,且营养KAP与饮食消费观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最大肺活量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的关系,为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取云南师范大学112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进行人体测量和肺活量检测,应用单因素方差及相关分析比较肺活量与不同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肺活量与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肺活量指数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肺活量指数相关性最高(r=0.683),与腰臀比相关系数最低(r=0.202);肺活量指数与BMI、腰围、臀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腰臀比无明显相关。因此,控制体重、腰围和臀围在适当范围是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肺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学生学业倦怠调查问卷,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贵州省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男大学生在倦怠的三个维度上与女大学生达到显著水平,男大学生在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方面高于女生,女生在低成就感方面高于男生;理科大学生学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文科和体艺科大学生;不同民族、生源地和年级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