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网络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和积极互惠行为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量表、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量表和积极互惠行为量表对华南地区5所高校的325名大学生进行两阶段追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均与积极互惠行为显著正相关;网络积极自我呈现和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均显著影响积极互惠行为;线上积极反馈在网络积极自我呈现和积极互惠行为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在网络真实自我呈现与积极互惠行为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和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均可通过线上积极反馈正向影响大学生的积极互惠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亲子关系和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冲突对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冲突量表、亲子关系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85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冲突、亲子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和问题行为两两显著相关,亲子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冲突与初中生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均显著。结论:家庭冲突既可以直接预测初中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亲子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高校新生贫困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挫折承受能力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335名新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新生贫困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挫折承受力、自我和谐显著低于非贫困生,且核心自我评价对挫折承受力和自我和谐都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猛 《科技资讯》2014,(6):245-246
本研究采用自我认同量表和自我评价量表,宿迁卫校50名09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存不在性别差异;(2)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存在显著一致性,自我认同感高,那么他的自我评价就高。没有自我评价高的学生,他的自我认同感是低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文版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中文版成就动机量表和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对745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成就动机与新生适应呈显著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对新生适应均存在预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能通过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新生适应。  相似文献   

6.
赵金娥 《科技信息》2008,(7):262-262
本研究以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为工具、以279名中职生为对象,探讨了中职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职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纬度均与英语成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存在成绩水平差异。2.英语自我效能感、性别和年级三个因素均直接影响中职生英语成绩;同时,性别因素还通过英语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英语成绩;另外,性别因素直接影响中职生英语行为自我效能感,年级因素直接影响中职生英语能力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核心自我评价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谦虚人格特质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谦虚人格特质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566名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分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核心自我评价、谦虚人格特质和积极心理资本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谦虚人格特质分别对青少年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谦虚人格特质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核心自我评价既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资本,又通过谦虚人格特质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8.
自我监控是个体调节行为适应环境、表达自我的重要机制。在非结构化情境中,个体通过自我监控机制来表达自我同一性。对426名大学生施测自我监控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AIQ-IV),来探讨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监控的影响。(1)自我同一性个人身份倾向通过自我导向表达;社会身份倾向通过他人导向表达;高自我监控既表达个人身份,又表达关系身份。(2)依据自我同一性四个维度,把被试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结果发现个人身份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自我导向子量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高自我监控子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关系身份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高自我监控子量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社会身份倾向子量表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他人导向子量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高自我监控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非结构性情境中,自我监控是自我同一性的表达形式。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社会情境中自我同一性的自我呈现策略,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明晰辱虐管理、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在文献研究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辱虐管理量表、负性情绪量表、自我损耗量表和反生产行为量表对395名员工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辱虐管理、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三者均与反生产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辱虐管理既直接预测反生产行为,又间接影响反生产行为;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自我妨碍和学校适应三者间的关系。方法: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自我妨碍行为倾向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对467名大学生进行了统一问卷施测。结果:(1)学生完美主义、自我妨碍和学校适应三者间彼此存在显著相关;(2)自我妨碍和完美主义对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都显著(R2=0.181,p〈0.05;R2=0.201,p〈0.05)。结论:完美主义对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妨碍对学校适应具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和自我同一性量表(AIQ-IV)对大学生自我监控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调查对象为346名大学本科生。结果发现:(1)高自我监控与个人身份倾向和关系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他人导向与关系身份倾向、社会身份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导向与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2)大学低年级学生在自我导向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高年级学生,而在个人身份倾向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其他维度上无差异;(3)女生在高自我监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他维度上男女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心理控制源量表(IPC)为研究工具对3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避免失败和心理控制源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灵活性与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而自我刻板性与避免失败、机遇和有势力他人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与自我和谐关系密切,即大学生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对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中国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概念包括哪些成分及其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184名大学生被试填写了Maslach倦怠量表-学生版,核心自我评价的4个分量表及集体自尊量表.研究结果表明,神经质与学业倦怠水平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自尊水平与学业倦怠水平呈负相关.内外控与学业倦怠的相关不显著.这说明Judge等提出的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的4个维度可能并非都是中国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的成分.集体自尊在预测学业倦怠的3个维度中均在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的4个成分基础上有显著的增益方差.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重要成分:集体自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锻炼自我设限量表对5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锻炼自我设限对完美主义与锻炼行为是否具有中介作用.根据Baron和Kenny对中介因素分析方法的建议,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时间管理锻炼自我设限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行动迟疑和担心错误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显著,但该影响由于锻炼自我设限(寻求辩解、减少努力)的加入而变小或变得不显著.说明锻炼自我设限对完美主义与锻炼行为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考察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控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成人自我报告》测量372名大一新生的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以及焦虑/抑郁与攻击行为。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呈负相关;积极和消极应对在自我控制和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两者效应相当。总之,大学新生的自我控制与应对方式对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应对方式是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之间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问卷、Conroy失败表现评估量表问卷以及PintrichDeGroot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拖延行为的影响,以及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和失败恐惧存在部分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三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显著负相关,与失败恐惧显著负相关,失败恐惧与拖延行为显著正相关;3)失败恐惧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拖延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恐惧对拖延行为有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来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和谐量表扣自评抑郁量表对河南省开封市三所高中的40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探讨了高中生自我和谐与抑郁的关系,为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生源地为城市、自我灵活性对高中生抑郁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对高中生抑郁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知觉、自我控制与心理疲劳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压力知觉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心理疲劳量表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3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知觉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397,t=6.842,P<0.01);压力知觉与自我控制交互项对大学生心理疲劳的效应显著(β=-0.012,t=-3.123,P<0.0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压力知觉可以正向预测心理疲劳,且自我控制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疲劳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可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措施降低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控制感剥夺与欺骗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被试间设计,以76名大学生为被试,首先通过概念形成范式操纵个体的控制感水平,然后用自我损耗量表测量被试的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程度,最后采用数字矩阵任务考察被试的欺骗行为.研究发现,控制感剥夺组被试的欺骗行为及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在控制感剥夺与欺骗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这表明,控制感剥夺会增加个体的欺骗行为,但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并不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ESS)和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四所大学的630名申请过贫困补助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核心评价比较中肯;心理压力也没有预想的那样大,但是与汉族学生相比较确实要大;适当的给予学生心理压力会提升个体的自我评价,但是应该注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