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电控发动机微机控制故障模拟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电控发动机微机控制故障模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微机控制故障模拟系统的微机控制单元,故障模拟电路和电路显示板的结构特征和设计。该系统是在原车基础上对发动机的微机系统进行线路改造,并另设一套微机控制故障模拟系统,微机控制故障模拟系统可不断重复产生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控制电路的各种模拟故障,为使用提供丰富的检测内容和便利的检测端口。  相似文献   

2.
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阶梯直线逼近连续变化速度曲线的方法,确定了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的数学模型,从而确定了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CTC时间常数表,为实现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描述了液压式CNG加气子站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其主要油气等安全措施,提出了采用控制手段防止对拖车钢瓶过量注油,液压油进入加气机和NGV车辆,和工作钢瓶压力气体异常回到储油罐,造成液体喷失和储油罐超压损坏的安全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DCS-120石油液化气钢瓶灌装电子秤的二次功能开发,实现了自动检斤去皮、定量控制、数据储存、错误判别、消除作弊等多种功能,变单一功能灌瓶为集计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的液化气充装秤群,强化了液化气钢瓶灌装管理,提高了计量准确性,杜绝了多装超装等作弊行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徐茂  赵建伟 《科技信息》2012,(35):I0056-I0057
介绍了变电站的一次系统组成,变压器微机保护的控制原理,电动机微机保护的继电保护整定值,变电站微机保护改造的方法,及在变电站成功实践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石油液化气钢瓶的爆炸事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找到了导致发生爆炸事故的15种可能的原因,对正确、安全使用液化气钢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液化气钢瓶永久性标识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论述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分析了系统的兼容扩充性和安全性,并给出了液化气钢瓶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微机控制LED彩色图文显示屏系统,该系统由PC微机,单片计算机,控制驱动电路,LED彩色显示屏及软件功能包所组成。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钢瓶物联网"的关系与功能,探讨了"钢瓶物联网"的技术实现,分析了"钢瓶物联网"的可行性,指出"钢瓶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单片微机控制系统取代逆变弧焊电源的电子控制线路,并对微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研究,提出双模式控制的新算法,经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焊机具有良好的动、静特性,并增加了新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缠绕层对内筒含穿透裂纹的容器疲劳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等壁厚、等裂纹长度、等应力的条件下,内筒含穿透裂纹的缠绕式容器的裂纹扩展速率也明显小于单层容器的裂纹扩展速率,缠绕层数越多,上述作用越显著。本文还得出了缠绕式容器的鼓胀系数计算式。揭示了:压力容器或高压管道只要适当缠绕几层扁平钢带,其疲劳、断裂性能就可较显著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调质处理后热时效模拟方法,用原子探针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了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钢中富铜纳米团簇的析出过程.模拟钢经880℃加热水淬,660℃高温回火调质处理,并经400℃时效处理1000 h后基体中析出了富铜纳米团簇.使用MSEM(maximum separation envelope method)方法重点研究了富铜纳米团簇在析出早期阶段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富铜纳米团簇容易在镍含量较高的位置形核,并随着富铜纳米团簇中铜原子聚集程度的增加,纳米团簇中心处铜含量逐渐增加,镍含量逐渐减少;在纳米团簇与α--Fe基体界面处,镍和锰含量逐渐增加,形成了富镍和富锰包裹富铜纳米团簇的结构.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压力容器钢中合金元素镍及杂质元素磷会增加中子辐照脆化敏感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不同成灾器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回转式插播器,分析了其成穴理论,提出了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优化方法。模型实验表明,它能够满足小麦穴播要求,是一种易于工程实现的插播器,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短圆筒钢制压力容器的稳定性能和临界荷载,对5米长的钢制压力容器开展了有限元特征值屈曲分析,获得屈曲临界荷载。在此基础上,采用弧长法对压力容器进行了非线性失稳分析,考虑了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的影响,得到了压力容器结构整体稳定的全过程荷载-位移曲线以及单元的应力分布图。应用两倍弹性斜率法和双切线交点法求得临界荷载,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稍高,可以看出理论公式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最后提出了短圆筒压力容器抗失稳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进口铁矿石水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长江流域的钢铁企业,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这部分铁矿石进口的水运过程需要跨越远洋,沿海和内河3个不同的航,不及航线,中转方式以及船型等众多不确定因素,为了求解这样一个复杂的水运大系统,对这些钢铁企业钢铁矿石原料的进口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建立了长江流域进口铁矿石水运网络模型,利用运筹学和最优系统规划的方法,以1年内进口铁矿石运输的总费用为目标函数,对水运网络中各条航线的运量分配,航段划分,运输方式和运输船舶的选择等系统要素进行整体综合优化,并对运输线路和,运输船型,航线运时等进行了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16.
To measure contact angle between CO2 and solid surface, in this study a visual high-pressure vessel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a corresponding well-controlled constant temperature system. Pendant drop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act angles of CO2 on a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in its own vapor. The image of the pendant drop is recorded by a camera, and a B-Snake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our and the contact angle of the dropl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provided a set of well tested data, which show that C02 has good infiltration into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and the developed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standard testing one for measuring the contact angle between high-pressure liquid and solid surface.  相似文献   

17.
GDL-1钢渗碳后不同冷速的温度场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DL-1钢是一种新型微变形贝氏体钢,通过对GDL-1钢渗碳后采用不同冷速冷却到室温,测量不同冷速的变形量,并结合有限元模拟不同条件下温度场的方法研究了GDL新材料的变形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GDL-1钢通过空冷降低渗碳后的冷速,内外温差减小、热应力减小,相变时发生贝氏体转变,对减小变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信息熵理论,在最苛刻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分析了4种结构压力容器的初始屈服与爆破强度的可靠度系数.基于屈服、爆破和断裂3种失效准则,从等可靠度的观点,确定了压力容器的可靠指标:1)钢制薄壁圆筒、薄壁球形容器和扁平绕带容器初始屈服强度的可靠指标,在气压试验与液压试验分别为1.920与0.815,在正常操作时为3.18...  相似文献   

1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可视化开发工具 Visual Basic 6.0中文企业版 ,开发出了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系统 .该系统可对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存贮、更新、增减、打印输出等操作 ,并能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 ,根据焊接方法、母材及厚度等进行单条件或组合条件的查询 .系统可计算出每条焊缝的生产成本 ,容器焊接  相似文献   

20.
渣钢间传质速度决定了熔池元素的反应速度(尤其是脱碳和脱磷反应速度),并直接影响元素在渣钢间分配.本文以邯钢250 t转炉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比1﹕9建立水模型,考虑供气流量、枪位和底吹位置因素研究转炉内传质能力.结果表明:加大顶吹供气强度和底吹供气强度能够大大提高熔池元素在渣钢间的分配;渣钢间传质系数随底吹气体流量降低而明显降低,建议底吹气体流量不低于0.06 m3·t-1·min-1;底吹孔数越多,渣钢间传质系数越大;底吹流量分配方案优于流量平均分配方案,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