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决P2P语音网络中节点认证和密钥协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签名的节点双向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法.首先从可信节点群中获得签名密钥碎片,并将其组合成节点的签名密钥,然后通过通信双方安全交互来完成相互认证.结合基于身份签名的Oakley密钥协商协议实现了通信双方的会话密钥协商.提出的基于身份签名的P2P语音认证及密钥协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常见的密钥协商协议,基于同态加密机制和NTRU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了基于NTRU的可认证同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建立的会话密钥是可认证的、等献的和前向保密的.和基于其他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协商协议相比,所提出的密钥协商协议的效率和安全性都有所提高.使用改进的BAN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动态的安全有效的群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动态对等网中的2轮密钥协商协议,并证明此协议抗被动攻击,满足完全前向安全性和密钥独立性. 协议由ElGamal加密和签名算法组合而成,简单而且有效. 此外,协议基于广播信道,所以也适用于无线网络(尤其是ad hoc)中的群成员协商会话密钥.  相似文献   

4.
基于Pairing计算和密钥树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动态群密钥协商方案.通过引入群公钥证书并在群密钥中结合群以及成员的长期密钥和临时密钥,提供了隐含密钥认证,以有效地对抗中间人攻击.此外,该方案的设计思想可以作为一种通用方法,把可认证两方Diffile-Hellman协议扩展到群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已有的Differ-Hellman两方密钥交换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多方密钥协商协议,把椭圆曲线公钥密码体制运用于密钥协商的认证过程,能够有效地防止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保证了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Bae Eun Jung协议需要2轮广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基于身份的群密钥协商协议.新协议适于动态群,当群中有用户加入或退出时仅需计算2次MB协议,而且消息广播只用了1轮.与Bae Eun Jung协议相比,降低了通信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供密钥认证并降低开销,将三叉树引入到群密钥协商中,使计算开销降低到O(log3n).通过引入群长期密钥(群公钥证书)为密钥树中的内部节点提供身份信息,并在群密钥中结合了成员和群的长期密钥及临时密钥,该方案提供了隐含密钥认证,能够抵抗主动攻击.该设计思想可以作为把可认证的两方和三方密钥协商协议扩展到多方的一种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方跨域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是指来自不同私钥生成中心的两个参与方完成互相认证和协商出相同的会话密钥。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能避免公钥基础结构的公钥证书存储问题。双线性对运算复杂度较高,计算成本较大。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无双线性对基于身份的两方跨域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随机预言模式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基于属生的抗选择密文安全的密钥封装方案,并根据密钥抽取函数的不同功能,将标准模型下密钥抽取细化为随机提取和密钥抽取两个步骤.再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属性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定义了基于属性的可证安全密钥协商模型,并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允许两方或者多方在不安全信道上建立安全的会话密钥。目前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无法抵抗导致随机数泄露的后门攻击,比如已知特定于会话的临时攻击。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基于身份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的逆向防火墙协议。该协议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安全的,能够抵抗强的临时会话秘密值泄露攻击,提供了消息抗泄露性。同时该协议不使用双线性对,节省了系统运行时间。最后,利用JPBC库实现了该协议。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协议与同类型的协议相比,具有较小的带宽和较短的运行时间,十分适合应用于资源受限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0 Introduction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d development of network,group communication occursin many different settings .Anumber of group key exchange protocols have been pub-lished duringthelast years[1-11].This paper discusses thefirsttype; we calledit broadcaster protocols .Secure group communicationis not a si mple extension ofsecure two-party communication. They should provide dy-namic security that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aspect . Groupcommunication mutates ( members leave and join) afte…  相似文献   

12.
So far, most of the proposed group key exchange (GKE) protocols do not consider the attack when the adversary reveals the parties’ephemeral private keys without their long-term private keys, so these GKE protocols are insecure on this attack. In this paper, for resisting above attack, we propose a dynamic authenticated group key exchange (AGKE) protocol in the ID-based setting.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ID-based protocols, our protocol does not utilize bilinear pairings, which makes it more efficient. At last, we analyze the security of the protocol in the eCK (enhanced Canetti-Krawczyk) security model.  相似文献   

13.
Certificateless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CL-PKC) avoids the inherent escrow of 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 and does not require certificates to guarantee the authenticity of public keys. Based on CL-PKC, we present an efficient constant-round group key exchange protocol, which is provably secure under the intractability of computation Diffie-Hellman problem. Our protocol is a contributory key exchange with perfect forward secrecy and has only two communication rounds. So it is more efficient than other protocols. Moreover, our protocol provides a method to design efficient constant-round group key exchange protocols and most secret sharing schemes could be adopted to construct our protocol.  相似文献   

14.
利用DH(diffie hellman)问题、数字签名和哈希函数的内容,提出一种贡献型的动态群密钥交换协议,并对协议的安全性和计算效率进行了分析.所提出的协议中,每个群成员都贡献信息而生成会话密钥,协议能实现群成员的加入或离开.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协议是安全的,能满足群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要求.协议效率比较分析表明所提协议的存储量和计算量都较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半直积的密钥交换协议的群论密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群论密码学被认为是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一种现代密码候选解决方案,而因特网上的密钥交换协议是保障通信安全的基元之一.不同于所有Diffie-Hellman类协议的工作原理,2016年Habeeb等人基于两群的半直积而安全性基于比目前"离散对数难题"更强的计算群论假设,提出了一个带宽高效的密钥交换协议.严格证明其代数系统成群,并构建该群到经典定义的半直积群之间的一个同构.结果表明,其半直积系统并非真正创新的代数系统,从而其被动安全性在未来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设计可抵抗内部攻击的群组密钥协商协议需要调用2个不同的协议编译器,使得协议的执行效率较低而且协议设计的复杂度较高,为此,通过改进上述2个协议编译器,提出了一种新的编译器.该编译器只需对群组密钥协商协议进行一次编译,即可生成具有抵抗内部攻击能力的群组密钥协商协议.然后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针对提出的编译器所生成的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严格证明了生成的协议是具有抵抗内部攻击能力的群组密钥协商协议.最后对比分析表明,利用提出的编译器生成的协议与现有编译器生成的协议相比,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设计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空间信息网中保密通信,提出一个适用于空间信息网的群组密钥交换协议。协议充分考虑了空间信息网中结点的通信特点,所有的卫星结点根据其所在的轨道划分为不同的簇。协议由簇内阶段、簇间阶段和密钥分发阶段组成,每个结点均生成密钥贡献值并汇总至地面中心结点,中心结点生成密钥并秘密发送给每个结点。证明了协议具有语义安全性,进行了通信复杂度分析并利用NS2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协议,本文协议在空间信息网中应用时具有较高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某些特殊通信服务在跨服务器认证密钥交换时必须由客户直接协商产生会话密钥的要求,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口令的跨服务器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对在线字典攻击的反应灵敏度及发现此类攻击的计算代价和通信代价低;分析结果表明,新协议满足基于口令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于口令认证机制的密钥交换协议容易遭受口令猜测和服务器假冒等多种攻击的缺点,提出了基于验证值认证机制的新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新协议中的验证值是基于口令的变换,并代替口令被保存在服务器端.服务器不仅以验证值来认证用户的身份,并且要通过验证值协助用户之间协商出会话密钥.而口令则作为私钥由用户自己保存.对新协议的安全进行分析,表明该协议可以抵御多种攻击,说明协议是安全的,同时对协议的效率评估还表明该协议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密钥交换协议的研究越来越多,如基于Diffie-Hellman的密钥交换协议。但是对于密钥的认证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保证参与方的认证?例如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中,如何防止中间人攻击。目前的方案需要可信的第三方TTP(Trusted Third Party)的支持;密钥的更新和管理有困难,不同的域无法完成密钥交换。现提出一种新的域间基于身份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一方面使得在不同域间的用户也可以交换密钥;另一方面用户使用基于身份的密钥产生方案可以对用户进行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