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经航天诱变向日葵种子的第7代植株进行性状考察,发现来自第6代单株套袋的42株幼苗中有12株第1对真叶表现出明显延长.对这12株进行形态跟踪观察,发现其中仅1株顶芽发育正常;其余11株的顶芽则出现了不同的差异,8株顶芽未发育,2株顶芽仅发育出1片叶片,1株顶芽先瘤化,再长出叶片,最后分化出新芽.虽然变异植株的顶芽的发育具有不定向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突变株第1对真叶与子叶之间的部位生长出2个侧芽,这些芽能够正常的发育成独立的茎秆并结实,有很强的增产潜力,为寻找高产向日葵的育种工作者提供好材料.通过观察还发现,所有的突变体的第1对真叶都比正常植株有很明显的延长,在种苗期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能够发育成2个或3个茎秆的植株筛选出来.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蜡梅SAMT基因的调控功能,通过构建pBI121-CpSAMT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矮牵牛中,经PCR和RT-PCR对转化植株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对转基因矮牵牛鲜花进行花香成分分析。结果显示:9株转化苗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RT-PCR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阳性植株均发生了正确转录;转基因矮牵牛植株和未转基因对照植株在植株大小、叶片形态、花色、花瓣大小以及花期等方面均未发现有明显差异。鲜花芳香成分分析表明,转CpSAMT基因矮牵牛中苯甲醛和苯乙醇含量明显升高,并产生了香茅醇、乙酸香茅酯和乙酸苯乙酯等成分,但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酸甲酯含量没有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为材料,在黄瓜第1片真叶长至横宽5cm时,使用西芹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化感处理(灌根),测定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几种酚类物质和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包括木质素、单宁、阿魏酸、绿原酸和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氨、硝酸盐,以研究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灌根)黄瓜植株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含量均升高;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物质含量亦均有变化,含量升高的物质有精氨酸、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氨,而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硝酸盐含量则低于对照;对于不同处理种类,丙酮浸提液处理的物质含量变化最显著,乙醇浸提液处理次之,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变化最低.  相似文献   

4.
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为中国特有的兰科植物,喜生于疏林下。生境破碎产生大量的生境边界,喜光杂草、先锋树种的侵入形成荫蔽环境不利于黄花杓兰的生存。对香格里拉处于林内与林缘两种生境中的黄花杓兰植株进行了研究,探讨生境破坏产生的边缘生境对黄花杓兰种群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林缘植株叶片长、叶鲜质量、比叶面积等指标小于林内植株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缘植株株高、叶面积小于林内植株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叶片数、叶片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林内植株,林缘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宽高于林内植株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林内植株的花部形态指标中,除唇瓣开口宽外,其他均较林缘的大,表明林内植株在积极适应弱光照环境,但林内植株的座果率比林缘的低、幼龄植株个体少,表明林内荫蔽环境影响到黄花杓兰种群更新与生殖过程。研究认为对该植物应该加强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菠菜的性别相关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菠菜雌株雄株叶片和花器官的酯酶同工酶(EST)及苹果酸酶同工酶(ME)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菠菜苹果酸酶同工酶(ME)在雌雄株叶片间没有明显差异,而在花中雄株有3条谱带的的酶活性高于雌株.而菠菜酯酶同工酶(EST)在叶片中分别存在1条雄性特异的谱带.结果还发现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的酶谱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为中国特有的兰科植物,喜生于疏林下。生境破碎产生大量的生境边界,喜光杂草、先锋树种的侵入形成荫蔽环境不利于黄花杓兰的生存。对香格里拉处于林内与林缘两种生境中的黄花杓兰植株进行了研究,探讨生境破坏产生的边缘生境对黄花杓兰种群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林缘植株叶片长、叶鲜质量、比叶面积等指标小于林内植株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缘植株株高、叶面积小于林内植株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叶片数、叶片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林内植株,林缘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宽高于林内植株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林内植株的花部形态指标中,除唇瓣开口宽外,其他均较林缘的大,表明林内植株在积极适应弱光照环境,但林内植株的座果率比林缘的低、幼龄植株个体少,表明林内荫蔽环境影响到黄花杓兰种群更新与生殖过程。研究认为对该植物应该加强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已经开花的垂柳植株和经扦插由营养枝转变为幼苗状态的不同性别植株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发现在每月份内成年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均多于雌株,而幼苗状态的植株在该种的开花季节同工酶谱带的状况与成年株相似,雄株明显多于雌株,在其余月份里差别不显著,只在A区内,雄株有一条活性很弱的酶带,而雌株中缺失。实验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作为鉴别垂柳苗木雌雄性别的生化指标,但在该种的开花季节内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已经开花的垂柳植株和经扦插由营养枝转变为幼苗状态的不同性别植株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发现在每月份内成年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均多于雌株,而幼苗状态的植株在该种的开花季节同工酶谱带的状况与成年株相似,雄株明显多于雌株,在其余月份里差别不显著,只在A区内,雄株有一条活性很弱的酶带,而雌株中缺失。实验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作为鉴别垂柳苗木雌雄性别的生化指标,但在该种的开花季节内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有机废水(尤其是酚类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 通过混酸氧化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carbon nanotubes, MWCNTs)进行氧化改性(MWCNT-O), 并研究其改性前后对苯酚、对甲苯酚、对甲氧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醛和对硝基苯酚5种典型酚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 298 K下, 与未改性的MWCNTs相比,MWCNTs-O对5种酚类物质的吸附量均有提升。5种酚类物质在MWCNTs-O表面的吸附量有差别, 顺序为对硝基苯酚>对甲氧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醛>对甲苯酚>苯酚。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主要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对MWCNTs-O进行表面官能团测试、透射电镜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 发现氧化改性后材料表面的酸性含氧官能团增多, 缠绕度降低, 整体分散性增强, 石墨化程度有所提升。通过研究分子结构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 发现吸附量与酚类物质的电子能量(electronic energy, EE)有显著的相关性, MWCNTs-O表面垂直的π电子和酚类物质的π电子形成π-π共轭作用。因此, EE 可以作为酚类物质在MWCNTs-O表面平衡吸附量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作为核桃加工的副产物,核桃青皮所含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组成不同,为了分级利用核桃青皮资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核桃青皮酚类物质提取工艺,制备核桃青皮多酚粗提物,在此基础上,分别用水、石油醚、二氯甲烷以及乙酸乙酯分级萃取其中不同极性的酚类物质,收集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水层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核桃青皮酚类物质粗提物的组成,用高分辨质谱对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水层部分的多酚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层样品中含有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丁香酸、鞣花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皮树脂醇、蓟黄素衍生物及三酰基葡萄糖;而水层样品中含有没食子酸酰葡萄糖、皮树脂醇以及短叶苏木酚羧酸。总的来说,核桃青皮含有的不同极性多酚类物质组成各异,可根据其组成特点进行分级利用,广泛用于各类食品或添加剂领域。  相似文献   

11.
番木瓜性别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木瓜雌雄异株,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3类植株.雄株不结果,在生产上是无用的,雌株的果实不如两性株的果实市场价值高,因此,从经济效益考虑,对番木瓜植株进行性别鉴定是十分必要的.但番木瓜性别分化和性别表现较迟,这给番木瓜性别早期鉴定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早期鉴定番木瓜性别的方法.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番木瓜性别鉴定方法,本文系统研究分析番木瓜性别鉴定方法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雌雄异株树种植株性别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在雌雄异株树各植株性别相关性状及性别鉴定方面的研究,将其概括为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几个方面。形态学、同工酶、生理方法和化学药剂处理的鉴别方法相对简便易行,而RAPD、高分辨率流式细胞光度术以及利用HPLC测定酚类物质的方法较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植物单性异株的雌雄性别决定机理的分析,回顾了植物雌雄鉴定方法在区别单性异株植物上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利用单性异株植物在生理生化、蛋白质组、分子遗传及染色体组等方面的所表现的差异去鉴定植物雌雄的方法在沙棘原料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同时,介绍了沙棘属植物利用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和苗期生长势的差异去鉴定植物雌雄的可行性和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片中的合成代谢规律,确定银杏合适采摘期,以及选育优良的银杏品种,探讨了雌、雄株和金叶(芽变品种)银杏叶片光合生理与黄酮含量的周年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银杏种质资源圃的雌株、雄株及嫁接的金叶银杏为材料,对4—11月银杏的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黄酮成分及含量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整个叶片生长周年动态变化中,雄株银杏的含水量低于雌株和金叶银杏,特别是在6—9月夏季高温时期的差异更显著;雌株银杏的含水量、相对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都大于雄株与金叶银杏,特别是在5—8月,但雄株与金叶银杏的相对叶面积增加速度较快;雌株银杏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 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高于雄株和金叶银杏,雌株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的高点分别出现在4—5月和9月,各银杏叶总黄酮的含量依次为金叶银杏>雄株>雌株;雄株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与槲皮素之间,雌株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与总黄酮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金叶银杏叶色在4—6月为金黄色,其叶绿素含量均比雄株、雌株银杏低,7月转绿后与雌株和雄株差异不大,其光合、黄酮代谢的变化更接近于雄株,且其黄酮合成的能力高于雄株及雌株。【结论】银杏叶的最佳采收期在9月,雄株和金叶银杏更适用于叶用林的培育,雌株的抗逆性高于雄株与金叶银杏,金叶银杏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因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雌雄异株树种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为正确评价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确定影响种群建成的因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野外成树为研究对象,通过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比分析了山杨(Populus davidian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雌雄株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结果】3个树种整体上雌株光合特性优于雄株,雌雄株参数仅在山杨光补偿点(PLCP)和最大羧化速率(CE,max),水曲柳水分利用效率(EWUE),东北红豆杉光饱和点(PLSP)、光补偿点、羧化效率(CE)和光呼吸速率(Rp)之间差异显著(P<0.05)。另外,雌株的叶性状指标并不低于雄株的。【结论】3个树种雌株较优的光合特性可能存在获取资源的补偿机制,以同时满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生存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用同工酶分析了铅笔柏、圆柏、杜松、欧洲刺柏四个树种的雌株与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试验结果表明,雌株与雄株的同工酶谱带数目,酶谱图式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树木的性别表现与同工酶有密切关系。同工酶可作为树木性别分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沙棘幼苗雌雄植株的酶学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摘要: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光强下生长4种南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和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幼叶和成熟叶的光保护物质积累能力和其光合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光照还是遮阴下生长,4种木本植物成熟叶的叶绿素(Chl)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显著高于幼叶,而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比值都显著低于幼叶. 全光照下生长幼叶的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和Car/Chl比值比遮阴高. 显示幼叶的光保护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其较高的光保护物质来实现的,如高的花色素苷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以及Car/Chl比值等;随着幼叶的发育成熟这些光保护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而光合能力逐渐增加,因此在幼叶和成熟叶中光保护物质积累能力与光合能力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