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液体酚醋树脂对所研制碳布增强SiC/C共烧结合金进行浸渍处理,并用热分析对浸渍前后烧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烧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常规的飞机刹车片提高数十倍。SiC起到了有效的高温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碳陶瓷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SiC、B4C等碳化物陶瓷粉末与碳粉混合,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碳陶瓷复合材料。对碳质量分数wC分别为0.1,0.2,0.3,0.4,0.5的5种碳陶瓷复合材料,在800℃、1000℃和1300℃高温空气中的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陶瓷复合材料在wC<0.2时,抗氧化性很好;在wC>0.3时,氧化速率加快。氧化后试样表面的XRD谱和SEM下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氧化过程中碳陶瓷复合材料晶粒表面形成了SiO2和B2O3固溶体薄膜,阻止了材料的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烧成温度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密度,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电阻率随烧成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这和烧成显微结构(气孔率,晶粒大小与分布,晶界状况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烧成温度对C-B_4C-SiC碳/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密度、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电阻率随烧成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这和烧成体显微结构(气孔率、晶粒大小与分布、晶界状况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烧结气氛对ZTM/SiC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TM/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取决于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烧结气氛。本文主要研究烧结气氛对ZTM/SiC陶瓷致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陶瓷不能在空气中实现常压烧结,而在气氛保护下实现了常压烧结致密化;中性或弱还原性气氛可该复合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致密化速率,改善陶瓷材料性能,另,还从理论上分析了烧结气氛在该陶瓷致密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α-SiC超细粉、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短碳纤维复合成型.在高纯包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烧结,首次获得了具有高强高模及高温耐磨性能的碳纤维增强SiC/C共烧结合金.该新型材料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还研究讨论了不同有机高分子材料对烧结合金亚微形态及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高温纤维复合材料FMI(FiberMaterialsInginuity)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低成本碳复合材料C3,用于工业用途。C3是一种为满足重要结构和高温需要而设计的两向增强复合材料。C3具有石墨的所有性能,而且具有低密度,优异的机械性能,机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Fe3Al/TiC复合材料在高浓度SO2和SiO2细颗粒气流中的耐高温冲蚀磨损性能,并与Fe3Al基合金和钴基高温合金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e3Al/Ti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冲蚀性优于2种对比材料。SEM分析显示:Fe3Al/TiC复合材料的冲蚀表面形貌以薄片屑形成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9.
就原料种类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使用β-SiC代替α-SiC作原料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提高,特别是断裂韧性,提高幅度达20%;鳞片石墨代替石油焦作碳原料时,复合材料表面密度和电阻率明显地降低,抗弯强度因鳞片石墨的各向异性及添加剂的不同,数据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C/Cu复合材料不同可靠度的p—v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Cu复合材料与45钢在无润滑条件下进行磨损试验,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无润滑摩擦副材料磨损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通过回归分析和可靠度计算,得到在给定磨损率下C/Cu复合材料在不同可靠度下的p-v曲线族及其计算方法,为使用C/Cu复合材料提供了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PZT-PVDF热释电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仪,分别对热释电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相变进行了分析.采用电桥法和Byer-Roundy法分别测量了热释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热释电系数,讨论了热刺激电流对热释电系数测量的影响,得到了100℃时热释电系数p为14nC/cm2℃、品质因数p/εr为0.25nC/cm2℃的热释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用C/Cu复合材料与45钢在无润滑条件下进行磨损试验,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无润滑摩擦副材料磨损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通过回归分析和可靠度计算,得到在给定磨损率下C/Cu复合材料在不同可靠度下的p—v曲线族及其计算方法,为使用C/Cu复合材料提供了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3.
CFRC/HAP 生物活性复合材料及其生体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了羟基磷灰石(HAP)不同粉体、不同方式渗入的涂层。采用SEM、IR和EDS法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碳(CFRC)-羟基磷灰石(HAP)复合材料的复合结构,以及在真空热处理条件下HAP的结构稳定性。提出了真空包渗-后真空烧结技术及超重力场填充-后真空烧结技术,获得CFRC基体表面层复合HAP生物活性成分的新型生物材料(简称为CCH生物材料)。经生物学测试与埋植验证,该材料具有良好软组织和硬组织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对碳纤维增强SiC/酚醛树脂烧结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及其耐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酚醛树脂及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烧结合金耐磨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生坯进行硅化处理后得到的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α-SiC+C粉的混合物作为生坯,SiC相的体积分数随生坯中wC的增加而增加,但过大的WC将使硅化后的试样出现残碳;选用碳毡作为毛坯,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显微组织特点是C/SiC反应生成的碳化硅颗粒均匀细小,并呈线状分布在游离硅中,浸渍过树脂的碳毡硅化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特点是反应生成的碳化硅颗粒粗大呈不均匀分布。X射线衍射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SiCp粒子尺寸、质量分数及热处理工艺对铸造SiCp/ZL201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随SiC粒子质量分数的提高和粒子尺寸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室温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随温度升高,基体合金的抗拉强度急剧下降,而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则下降较小.当温度大于240℃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高于基体合金,这表明SiC粒子的加入提高了基体合金的高温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7.
对碳纤维增强SiC/酚醛树脂烧结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及其耐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酚醛树脂及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烧结合金耐磨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锆英砂和电熔镁砂为原料,合成ZrO_2增韧的镁橄榄石材料,进而加入 鳞片状石墨,得到Mg_2SiO_4/C(-ZrO_2)-C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 差热、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该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矿物组成。表明该材料具 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侵蚀性和热震稳定性,是一种新型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19.
对采用半固态搅拌法制备的SiCP/ZA22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常温、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和ZA22基体合金作了对比.研究发现:SiC颗粒大多分布于晶界,部分SiC颗粒和基体界面上有反应物生成,SiC可以充当合金初生相形核衬底,分布于晶内并细化枝晶。力学性能与颗粒分布均匀性、界面结合强度密切相关。和ZA22合金相比,该复合材料弹性模量上升,冲击韧性下降,高温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在铸造法制备 Si Cp/ Al 复合材料过程中, Si C 颗粒不可避免地在高温下与熔融铝接触,发生界面反应,其反应产物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本文从界面反应的机理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的主要参数:温度与时间对界面反应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