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掺氮类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红外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俄歇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拉曼散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红外椭圆偏振光谱等设备,对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掺氮类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红外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中氮含量随工艺中氮气/甲烷流量比的增加而增加并趋于饱和.光谱中CH键吸收峰(2859~3100cm-1)逐渐消失,而且CNH键(1600cm-1)、C≡N键(2200cm-1)和NH键(3250cm-1)对应的红外吸收峰强度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拉曼散射中G峰向小波数方向位移和峰值展宽的现象说明薄膜中形成了非晶的氮化碳结构,与原子力显微镜显示的薄膜中富氮的非晶纳米颗粒相对应.偏振光谱分析认为,富氮纳米颗粒的存在导致了薄膜在红外波段折射率由1.8降低到1.6.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重掺硼分子束外延硅的载流子浓度对喇曼光谱线型的影响。以单声子态和准连续电子激发态之间的Fano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拟合。由拟合得到的喇曼光谱的半峰宽、峰移、峰高和不对称因子等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结合霍耳效应测量,得到了喇曼光谱的半峰宽Г同自由载流子浓度p之间的关系曲线为Г=2.54p^0.408,其中Г,p分别是以cm^-1和10^19cm^-3为单位。提供了用喇曼光谱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热壁外延法在GaAs衬底上生长的不同x含量的Zn1-xMnxSe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和喇曼光谱的研究表明,晶体的质量取决于Mn的含量,随着Mn的含量的增高,晶体的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用类金刚石膜制作硅太阳电池的增透膜可以明显地改善它的光谱特性,实验表明,用类金刚石薄膜制作增透膜之后,硅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增加38%,在较大的光谱范围内响应值增大,并且在650-750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增透效应,在650-950nm波长范围内,量子效率接近1。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实验结果为基础,阐述了用作喇曼光谱激发光源的两种国产激光器的自发辐射线及其影响,并列出了可供参考的自发辐射谱线波长表。同时对试样性态、样品池的选择、照射方式、激发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诸因素对谱图的影响作了分折。  相似文献   

6.
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WSe2纳米薄膜,研究在不同制备压强(2.0、2.5、3.0 Pa)下WSe2纳米薄膜的形貌及光电性质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光致发光谱(PL)、霍尔效应等测试对薄膜样品进行基本性质表征.SEM测试结果表明:溅射压强的改变对薄膜形貌有显著影响,随着压强的增加“蠕虫”状结构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WSe2的生长取向,XRD测试结果表明WSe2薄膜在(008)晶面优先生长,证明压强的不同会改变WSe2的晶体结构,提高其结晶性和光吸收特性.此外电学性能测试表明,WSe2纳米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霍尔系数可以通过改变压强来调节.体现了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WSe2具有可控性好,易于重复等优点,在构建多功能WSe2器件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指数和在扩频序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为奇素数,n、m、e、r是满足如下条件的正整数:n=em,1 ≤ re-1,(r,e)=1,kp次本原单位根,q=pm,J:z→ktrm1(z)是有限域Fq上加法特征.对任意a,bFqe,定义指数和e(a,b)=∑xFqeJ[trmn(ax+bxqr+1)],其中trmn(°)表示从FqeFq上的迹函数.文中求出了指数和e(a,b)的值,并讨论了该指数和在扩频序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新材料WSi2的快速热退火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喇曼散射、扫描电镜、转靶X射线衍射、俄歇电子能谱和电阻率的测量研究了共溅射W-Si薄膜经真空15秒快速热退火后形成WSi_2的行为.在331和450cm~(-1)处有两个WSi_2的特征喇曼峰.随着快速热退火温度的升高,WSi_2的晶化不断增强.发现WSi_2中伴有W_5Si_3相存在,但其行为仍显示为WSi_2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用固体脉冲激光 (Nd∶YAG)烧蚀石墨靶在镜面αAl2 O3(0 0 0 1)上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 .用Raman谱、XRD衍射谱和SEM分别对薄膜的成键情况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显微Raman谱出现三个峰包 :115 0cm- 1 、13 5 0cm- 1 、15 80cm- 1 ,分别对应着纳米金刚石特征峰、石墨的D峰和G峰 ;XRD衍射谱在 41.42°出现金刚石的 (10 0 )衍射峰 .实验结果表明 ,影响薄膜生长的关键参数主要是氧气压的大小和衬底的温度 .在氧气压为 6Pa和衬底温度为 5 5 0℃时 ,制备的薄膜质量较好 .对用PLD法在氧气氛围下生长的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反应溅射SiO2薄膜作了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反应溅射法所获得的SiO2薄膜中,硅与氧的反应并不完全.我们认为这是造成它与硅之间界面态密度升高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善Si与反应溅射SiO2薄膜的界面特性,将溅射在硅片上的SiO2薄膜,在含CCl4的气氛中于950℃温度下进行氧化与退火处理.结果使Si-SiO2的界面特性大大改善,对于n型(100)晶向的硅片其界面态密度下降到5.3×1010cm-2·V-1.以此SiO2薄膜作为栅,成功地制出了MOS场效应晶体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采用HFCVD方法在Si、Mo等衬底上生长出的不同表面晶形的多晶金刚石薄膜,讨论了生长条件(衬底温度、碳源浓度、反应压强)对金刚石薄膜晶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FCVD方法中,金刚石薄膜表面晶形对生长条件十分敏感,生长条件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不同表面晶形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用活性炭、酚醛树脂和乌洛托品制备了活性炭电极.并研究了吸附时间、电压、溶液初始浓度和体积对电吸附除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除盐率也增加,吸附平衡时间为120min;电压越高电吸附效果越好;溶液初始浓度越大除盐率越低;处理溶液的体积越大除盐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环形电极点辐射传输线模型,导出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对扩展电阻、探针与金属薄膜之间的接触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定量关系.设计出一个用四探针方法测定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的新方案.精确测定了金属-半导体的接触电阻.讨论了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测量值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对有锯齿声的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用包络解调法提取出了峰值明显的内圈特征谱线,分析了轴承的锯齿声噪声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对有锯齿声的球轴承的故障诊断简单适用.  相似文献   

15.
TiO2薄膜制备及光诱导超亲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玻璃为基底,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利用旋涂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膜厚小于100nm,粒径在10-30nm之间的纳米TiO2薄膜;利用XRD,AFM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及膜厚对薄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可以控制TiO2薄膜晶相类型,从而强烈影响薄膜的亲水性,煅烧温度为550℃时TiO2薄膜亲水性能达到最佳,经紫外光照2h后接触角为6°;研究还发现TiO2薄膜的亲水性随膜厚增大而提高,当膜厚超过85nm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CVD金刚石薄膜的界面能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CVD金刚石薄膜的界面能量情况,并由此研究了金刚石成核几率、晶核取向、附着强度与基底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酒精为碳源,用热丝CVD法,对不同表面状况的Si衬底作金刚石沉积比较.讨论了薄膜的成核、生长机制,认为CH_2是成核的主要气相种类,H原子直接参与了成核和生长,它们在薄膜沉积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解释了毛糙表面的Si衬底上金刚石易成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PCVD方法在单晶硅片上制备出了金刚石膜.利用拉曼光谱和X射线射三行射(XRD)研究了不同甲烷浓度对在硅基底上沉积金刚石膜的内应力的影响,同时用XRD研究,抛光对于自支撑金刚石膜的宏观应变和微观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缩聚法以3,4,9,10-苝四酸二酐和其它二元胺(和二元酸酐)合成了主链含四酸二酐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用电化学的方法在有机盐溶液中测定了聚合物ITO膜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中含有三苯胺结构的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可逆和电核传输性能,其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开路光电压能够达到300mV·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