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 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了蓝细菌Synechochstis sp PCC 6803缺失突变株ORF4_(4690),其染色体DNA中与不依赖于光的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的ORF_(469)片段被红霉素抗性基因所取代.该突变株细胞内叶绿素的含量完全受培养过程中光的控制.培养获得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9.427μg· mg~(-1)和 0.695 μg· mg~(-1)的两类藻细胞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热模拟降解,分析了热解产物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发现两类细胞在类异戊二烯烃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明显.低叶绿素含量的蓝藻样品热解产物中Pr/nC_(17)和Ph/nC18值为0.192和0.216,分别是高叶绿素含量蓝藻样品的1/3和1/7。实验结果为叶绿素分子是植烷和姥鲛烷等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子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藻细胞中脂类分子是决定其热解产烃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现代分子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结合可以为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子来源研究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再创辉煌     
《科学通报》1998,43(12):1233-1233
据来自“美国科学信息所”(ISI)方面的消息,《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ScienceBulltetin(CSB),从1998年第1期起(Vol.43(1),1998),再次被收入ScienceCitationIndex(即通常所说的SCI-CDE).此外,CSB仍被ScieSearch(即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SCIE),ResearchAlert,CurrentContents/Physica1,ChemicalandEarthSciences(CC/PCES)收录。这样,我国被SCI收录的…  相似文献   

3.
吴天福  宋立荣  刘永定 《科学通报》1999,44(14):1527-1531
为了探讨蓝藻Anabaena sp.strainPCC7120在外源无机碳浓度变化时,其光合作用对CO2和HCO3的利用特性,制备了高CO适应细胞,Anabaena sp.strainPCC7120HCG细胞的生长速率高于LCG细胞,即在空气中生长的细胞,当HCG细胞从5%CO2转换到空气中时,其碳酸酐酶活性升高;它对外源无机碳的表观光合作用亲合力明显提高,说明它的CCM活性被诱导,HCG与LCG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海发现原绿球藻的大量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念志 《科学通报》1998,43(6):654-654
海洋原绿球藻(Prochloroccusmarinus)是80年代末被发现,1992年才被正式定名,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整个真光层中的原核光能自养生物,它和另一种重要的超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Synechococcus)形成了明显的生态位互补.原绿球藻细胞直径约07μm,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小的光能自养生物,并且是野生光能自养型生物中唯一以二乙烯基叶绿素a代替正常叶绿素a作为主要光合色素的,此外它还具有叶绿素b,二乙烯基叶绿素b和α_胡萝卜素.这一独特色素组成对研究叶绿素生物合成和叶绿体的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原…  相似文献   

5.
MBLL cDNA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蝇的mbl基因编码一个核蛋白,含有2个Cys3His锌指基序。mbl基因的突变将影响果蝇所有光感受器细胞的分化。根据与mbl基因高度同源的人EST AA086139设计PCR引物,筛选胎儿脑cDNA点阵文库,得到一个人cDNA,命名为MBLL。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基因mRNA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艳林  沈珝琲 《科学通报》1999,44(18):1928-1933
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不仅在机体的应激保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准确检测细胞中HSP基因表达水平的RT-PCR方法对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用DNA重组技术及体外转录体系制备了一种能用作测定hsp70,hsp90α及hsp90βmRNA的复合内参照RNA;然后,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建  相似文献   

7.
信息高速公路和个人通信业务张煦(中科院落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和“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Service,PCS),是当今人们谈论很多的热门话题。这两个...  相似文献   

8.
水稻减数分裂相关基因OsDMC1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兆军  王台  种康 《科学通报》2001,46(10):838-842
酵母DMC1基因是一个在减数分裂前期 I表达的减数分裂特异基因,其产物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所必需的.根据在酵母Dmc1与拟南芥AtDmc1中保守的氨基酸motifs合成的简并性引物,以cDNA作模板,通过套式PCR(nested PCR)和RACEs克隆了水稻中酵母DMC1的同源基因 OsDMC1.OsDMC1全长的 cDNA是 1348 bp,编码 3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OsDmc1). OsDmc1与 Dmc1和AtDmc1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是51.8%和81.7%.OsDMC1在生殖器官中表达量较高,在根中有少量表达,而在叶和幼芽中不表达. 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基因组中有两个拷贝的 OsDMC1.  相似文献   

9.
硅酞菁染料与SiO2介质的结构关联及强光限幅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二氯硅酞菁染料(SiPcC12)中的活性氯与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NH_2(CH_2)_3Si(OC_2H_5)_3,KH550)中氨基的亲核取代化学反应,把硅酞菁染料连接到KH550中.反应产物与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glycidoxypropltrimethoxysilane,CH_2OCHCH_2O(CH_2)_3Si(OCH_3)_3,KH560)相复合,随着系统物质的水解和聚合反应的进行,SiPc成功地嫁接于无机网络中,使得本来极难溶的酞菁有机分子以较大浓度以单体形式掺杂到无机介质中,制得较好物化性能与光学性能的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表征了SiPcC1_2与KH550的化学反应产物用波长532nm,脉宽8ns的 Nd~(3+). YAG激光对获得的不同 SiPcCl_2掺杂浓度的复合材料的光限幅效应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姚玉鹏 《科学通报》1998,43(13):1456-1456
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OverseasChineseEarthScienceandTechnologyAssociation,简称OCESTA)成立于1998年4月15日.它是一个民间学术组织,其前身是北美华人地球科学家协会(NorthAmericaChineseEarthScientistAssociation,简称NACESA)和北美华人地质学家协会(NorthAmericaChineseGeologistAssociation,简称NACGA).北美华人地球科学家协会成立于1970年,合并前会员总数为177人.前…  相似文献   

11.
维甲酸对人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霞  李存玺  曾灵芳  王永潮 《科学通报》1998,43(21):2286-2290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的方法鉴定了原代培养的人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且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其增殖的影响,发现atRA使SMC的增殖速度变慢,经atRA处理的细胞中cyclinD1,CDK4的表达分别降低了39%和38%,c-myc基因的表达的平降低了43.6%,而平滑肌牧场划的a-actin的表达不受影响。说明atRA可能通过降低细胞中c-myc,CDK4,cyclinD1的基因表达水平而抑制SM  相似文献   

12.
用脉冲辐解法研究藻胆蛋白与羟自由基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竞争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3种藻胆蛋白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其中C-藻蓝蛋白(C-PC)和变藻蓝蛋白(APC)从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提取; R-藻红蛋白(R-PE)从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中提取;羟基自由基通过脉冲辐解水产生.实验结果表明, 3种藻胆蛋白对羟自由基有强的清除作用;测量得到清除反应速率常数在(2.8~5.6)×10~9L·mol~(-1)·s~(-1)之间。  相似文献   

13.
衣藻叶绿体表达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范国昌  苏宁  张中林  吴祥甫  沈桂芳 《科学通报》1999,44(12):1301-1306
构建了甲型肝炎病毒VP3P1区和丙型肝炎病毒C区融合抗原基因的衣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ACⅢ,并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衣藻叶绿体内,转化子通过抗性培养和暗培养筛选,经PCR,Southem blotting,Northem blotting和Westen blotting鉴定,证实融合抗原基因已整合于衣藻叶绿体基因组中的chlL结构基因位置,并在衣藻叶绿体本身的双启动子5’chlL-5‘atpA调控下,得  相似文献   

14.
玻尔 (Bohr)、玻恩 (Born )和薛定谔(Schr dinger)于 2 0世纪 2 0年代把概率引入了量子世界的自然本性之中。这一引进搅乱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使得一些学者感到非常困惑。然而早在 1 9世纪中期 ,当统计学的思想进入经典物理学的时候 ,关于偶然性、概率和决定论的争论就已经十分激烈了。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JamesClerkMaxwell)把概率物理学 (probabilisticphysics)带到了神秘主义的边缘 ,他说 :“正是物理科学的某个独特的函数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不可理解的事物的边缘 ,并嘱咐…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小鼠中糜酶在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陈兰英 《科学通报》2000,45(24):2631-2635
为研究人心糜酶(hChymase)在心脏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形成中的作用及在心肌重塑过程中的意义,建立了MLC2-人心糜酶转基因小鼠,用RT-PCR方法分析了糜酶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心脏中Ⅰ,Ⅲ型胶原基因的转录表达,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心脏糜酶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力以及心脏和血浆的AngⅡ含量,用  相似文献   

16.
桑建利  王永潮 《科学通报》1999,44(2):184-188
利用反义RNA抑制乳腺癌细胞中CDK4基因的表达,观察分析了此基因与癌细胞增殖速率,成瘤性以及与cyclinD1,cyclinE和CDK2表达的相关性,当CDK4表达受到抑制后,细胞的增殖速率和致瘤性明显降低,显示出CDK4在乳腺肿瘤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cyclinE基因的表达水平有较大程度的下降,cyclinD1和CDK2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较小,可以推测cyclinE的表达依赖于CDK4的诱导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鉴定肾癌特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强  张志文  龚侃  辛殿旗  那彦群  郭应禄 《科学通报》2000,45(16):1758-1762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dization,SSH),成功地构建了高消减效率的人肾癌细胞与正常肾组织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从中随机挑取200个克隆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90个均得到50~400bp插入片段,10个无插入片段。对其中10个插入的cDNA片段进行测序后经GenBank检索表明10个片段均为未知新序列,其中RCC18为  相似文献   

18.
玉米S组CMS线粒体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CMS)材料在杂交玉米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决定CMS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内,S组玉米CMS种质Mol17CMS-J为试材,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线粒体、原位消化、电泳分级、酶解琼脂糖BAC载体、电转化等新技术,成功构建了线粒体基因文库。从基因文库的容量、插入片段大小、来源、稳定性和在文库中筛选线粒体基因等质量因素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马铃薯中病原诱导GO基因的表达及其对晚疫病的抗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甄伟  陈溪  梁浩博  胡鸢雷  高音  林忠平 《科学通报》2000,45(10):1071-1075
利用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扩增并克隆了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简称GO)基因,并将马铃薯病原诱导型启动子(Prp1-1基因启动子)与其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GO。经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显示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该基因的表达及所引起的H2O2的生成由淀粉-KI的显色反应得到证实。用马铃薯晚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二氯硅酞菁染(SiPcCl2)中的活性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ninopropyltriethoxysilane,NH2(CH2)3Si(OC2H5)3,KH550)中氨基的亲核取代化学反应,把酞菁染料连接到KH550中,反应产物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基硅烷(3-glycidoxypropltrimethoxysilane,CH2OCHCH2O(CH2)3Si(OCH3)3,KH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