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考试焦虑量表对350名高中生进行抽样测试研究,探析情绪智力、成就动机与高中生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男、女生在情绪感知、他人情绪管理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追求成功维度上也有显著差异,男生追求成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②情绪感知与自我情绪管理、避免失败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他人情绪管理和自我情绪管理与情绪智力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③情绪智力、追求成功对高中生考试焦虑有显著的联合预测作用,其中情绪智力对高中生压力状况有极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情绪智力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对南昌大学2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情绪智力的均值为3.68,自我情绪管理(3.84)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均值为6.07,自我价值(5.34)在九个维度上得分最高。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相关显著。回归分析发现,自我价值、正性情感、健康关注共解释了总体情绪智力的29.2%。结论:情绪智力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400名民族院校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民族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困扰程度较严重;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大五人格5个维度的相关均显著;民族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尽责性、开放性和人际关系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在校护生情绪智力的总体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本专科差异。[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某高校125名女护生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护生情绪智力稍呈负偏态分布,自我维度和他人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水平之间、性格不同、社会交流范围广度、特质焦虑状态程度都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护生的情绪智力总体呈积极的发展趋势,但其内部发展不平衡,自我情绪操控力强于他人情绪操控力,且情绪意识高于情绪行为,与学习水平、性格、社会交流范围、特质焦虑状况、参与活动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格诊断问卷》对高师本科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理科生在正面对待他人、正面对待自己的能力上强于文科生;汉族学生的情绪调控与正视挫折能力优于少数民族学生;非独生子女学生正面对待现在、未来的能力高于独生子女学生;大四学生正面对待自己能力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父亲文化程度对大学生正面对待世界、情绪调控与正视挫折方面有显著影响,而母亲则对大学生正面对待现在、未来方面的能力存在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其人际冲突处理策略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社会能力对协作策略和顺从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监控对回避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他人情绪评估对支配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取485名大一新生,采用《闲暇满意度量表简易版》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进行测量,探讨其闲暇满意度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新生闲暇满意度在性别、专业类别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整体闲暇满意度和心理、教育、放松层面的闲暇满意度均高于女生,城市大学新生的心理层面闲暇满意度高于非城市学生,文史类大学新生的放松层面闲暇满意度显著高于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2)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在性别、专业类别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整体学校适应和学习适应、交往适应、情绪状态方面均好于女生,城市生源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上显著强于非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文史类大学新生在生活环境适应和交往适应方面都显著强于理工类大学新生。(3)大学新生闲暇满意度及其各维度与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大学新生闲暇满意度对其学校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孙璞等编制的《大学生参加体育话动情况调查问卷》、编译的《大学生压力反应测评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日照市大学城的5所高校269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①体育院校大学生在生理、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重点学校大学生在行为压力、情绪压力和认知压力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均低于非重点学校大学生;农村和县/镇的大学生在行为、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省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大学生;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的4个纬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解释率依次为认知压力、生理压力和情绪压力,而行为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体育锻炼通过压力的4个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其从大到小排序为认知压力、运动生理压力和情感压力,而体育锻炼通过行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情绪智力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运用体验式培训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团队训练,并采用《SCL-90》和《EQ-i》量表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研究。结论:体验式培训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情绪智力的个体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成分、压力管理等维度得到显著性提高;女生情绪智力受良性影响程度高于男生;大一学生情绪智力受良性影响程度高于大二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大学生元认知、情绪智力的特点及两者的相关关系,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大一、大二学生450名。然后对被试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和《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元认知能力普遍偏高,受年级因素的影响,大一学生元认知能力高于大二年级;大学生情绪智力普遍偏高,受独生子女因素、年级以及专业的影响;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以及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与情绪智力显著正相关;元认知计划可以对情绪智力进行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情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关于情商的研究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以往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的探讨和情商状况的调查,缺乏探讨情商培养方式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拟探讨通过情商课程培养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以自编的《贵州省大学生情商课程实验研究试用教材》为实验工具进行情商课程培训的实验研究,160人参加情商课程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有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元情绪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为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运用《中文版特质性元情绪量表》和《社会适应性量表》对24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元情绪总分为(3.59±10.28)分,2009级为(3.61±10.54)分,2010级为(3.62±9.41)分,2011级为(3.56±10.96)分,元情绪在年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性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元情绪的三个维度与社会适应性的七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元情绪能够显著影响其社会适应性,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元情绪能力,加强对大一、大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活定向量表》(LOT)和《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调查问卷》对156名初中生气质性乐观、情绪调节策略进行测试,探讨初中生气质性乐观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气质性乐观的乐观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气质性乐观的乐观维度与其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知觉、情绪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应用情绪调节策略、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反思六个维度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气质性乐观的悲观维度与其情绪调节策略的应用情绪调节策略维度呈正相关,与其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调节反思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1110名大学生的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是否独生变量上,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意义感维度差异显著(t=-2.39,P<0.05);在年级变量上,可理解性(F=4.14,P<0.01)与意义感(F=2.86,P<0.05)两个维度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一致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有预测作用;大学生中非独生高于独生,大四学生心理一致感最高,大二最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维度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协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在个人力、情绪控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在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分别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包头市的68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了情绪智力和应对策略对人际压力感受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智力的不同方面通过应对策略对人际压力感受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1)情绪感知对情境压力有直接的负向作用,而运用情绪对情境压力有直接的正向作用,调控他人情绪对冲突压力有直接的正向作用;(2)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通过消极应对对人际压力的各方面产生负向作用,而运用情绪通过消极应对对人际压力的各个方面产生正向作用;(3)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通过积极应对对情境压力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广东地区26所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的1019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受到其年级、专业、学历、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年级、专业类别、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学生的学历和生源地基本无关.情绪智力和其心理健康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情绪智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五因素”人格问卷(NEO—FFI)简式版、情绪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东西部地区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22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困生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上未见显著的经济收入、性别差异;消极情感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显著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显著正相关;积极情感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显著乒相关。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五种人格维度都进入了贫困生的生活满意度回归方程;神经质入选消极情感回归方程。神经质和外向性入选积极情感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其正向情感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负向情感略低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评价为"既满意又不满意"。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除正向情绪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外,其它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幸福感高于女性;中学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高于小学体育教师,但在负向情绪维度上,前者得分低于后者;教龄只在负向情感维度上显示出了差异性;收入变量在情感维度上不存在差异,但在生活满意度和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对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基于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主要使用了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大五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本人对闽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共430份,收回有效问卷293份.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人格方面,各年级间在这五个维度(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神经质和外向性)上都有显著差异.年级越高,神经质得分越高;相反,年级越高,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和开放性这四个性维度得分越低.第二,在年级这个因素上,各年级大学生对宿舍满意度差异显著.年级越高,满意度得分就越低.第三,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与开放性、严谨性这两个人格维度呈正相关关系.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与人格的神经质维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