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编译的<大学生压力反应测评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在校大学生3 267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运动群体大学生在生理、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低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重点学校大学生在行为压力、情绪压力和认知压力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均低于非重点学校大学生;农村和县/镇的大学生在行为、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大学生;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的4个纬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解释率依次为认知压力、生理压力和情绪压力,而行为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运动通过压力的4个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其从大到小排序为认知压力、运动生理压力和情感压力,而运动通过行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改善睡眠行为及其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睡眠及其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326名大学生改善睡眠的相关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因素分析得出大学生改善睡眠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包括六个维度,分别命名为:改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习惯、寻求医学帮助、自我放松、体育锻炼、顺其自然.通过差异检验发现,在养成良好习惯、自我放松、顺其自然三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更倾向于采用这些行为方式;在体育锻炼维度上和寻求医学帮助维度上学校类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对3 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65%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2)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的趋势;3)81.7%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高,但却有60%的大学生并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4)大学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吴谦谦 《科技信息》2012,(35):I0220-I0221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回归具体行为,用心理发展的角度对大学生生活习惯进行具体分析显得很有必要。通过自编问卷对乐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从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体育锻炼和娱乐等四个维度进行调查,进而探讨在年级、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处于不健康,体育锻炼和娱乐方面相较处于健康状态;在差异的分析上,除存在性别差异外,其它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大学生学校生活习惯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与积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锻炼感觉量表》和《幸福进取者问卷》等对重庆市4所高校309名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最优尺度分析显示运动项目、锻炼时间和锻炼感觉对积极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β=0.125-0.370),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参与感、跑步等多个预测变量对积极心理健康维度具有显著预测效应(β=-0.108-0.385)。结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点可有效预测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在进行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指导时,需注意不同锻炼特点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大学生生活质量问卷》对3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智力、生活满意度在年级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控他人情绪、物质生活维度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显著优于男生;情绪感知、调控他人情绪、调控自我情绪这三个维度与生活满意度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四个维度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对24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在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生显著低于男生,高三学生显著低于高二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学生;2)有66%的高中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参加体育课外的锻炼;3)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高中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运动+认知高组、运动+认知低组、不运动+认知高组、不运动+认知低组。  相似文献   

8.
王耀华  叶青 《科技信息》2007,(20):174-175
为了了解福建省高校大学的就业心理状况,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问题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认知维度、情绪维度、就业行为、行为结果和就业指导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对就业认知、情绪与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从而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一定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心理量表、问卷、试验干预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试验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较体育锻炼能更有效地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和认知行为疗法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单一采用一种干预方式也更加有效。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度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健康认知,健康有关活动的限制和健康行为(如暴饮暴食,睡眠质量和体育锻炼)都与意念问卷(FFMQ)相关,且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影响.结论:关注度与减压有一定关系,同时缓解压力又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1.
采用修订后本土化的《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和《一般拖延问卷》对248名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的特点及其与拖延行为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男生极高目标和标准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学女生犹豫迟疑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在过度计划与控制、过度谨慎与仔细得分上显著高于理科生。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总分与拖延不存在显著相关;害怕失败、犹豫迟疑两个维度与拖延呈显著正相关;过度计划和控制维度、过度谨慎和仔细维度与特质拖延呈显著负相关;犹豫迟疑、过度谨慎和仔细、害怕失败3个维度联合预测拖延总分变异量为34%。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对1300名西藏自治区高校的藏汉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藏族大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结果发现:(1)藏汉族大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得分最高,其次是考试焦虑和问题行为总分,违纪维度得分最低。(2)藏汉大学生在攻击行为、退缩和考试焦虑维度上存在差异,男女藏族学生在学业适应不良、攻击行为和违纪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藏族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的部分维度在年级、专业和父母文化程度及不同出生地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自主支持与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使用自主支持问卷、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体育锻炼坚持性问卷对703名肥胖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在性别、年级及肥胖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在性别和肥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对基本心理需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这一中介变量对体育锻炼坚持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兴趣,采用问卷的形式,使用SCL-90心理测试量表对497名北京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因子的平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烦躁、紧张、担心等心理症状;另外,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比较大,认为体育锻炼对改善和调节心理健康状况起积极作用.大多数被调查者比较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跑步(慢跑)、乒乓球,被调查群体近70%大学生每月花费20元以上用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满意程度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分为食宿、环境、学习、其它四个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不同年级.学科.性别、生源地对生活满意度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源地进入了生活满意度维度环境的回归方程;年级进入了维度学习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学生学业倦怠调查问卷,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贵州省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男大学生在倦怠的三个维度上与女大学生达到显著水平,男大学生在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方面高于女生,女生在低成就感方面高于男生;理科大学生学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文科和体艺科大学生;不同民族、生源地和年级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冬冬  余相静 《科技信息》2010,(26):I0082-I0083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胜任力的不同决定因素与社交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情绪胜任力"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河南师范大学16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文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显著低于理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但专业与社会环境、专业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同等的社交焦虑水平下,文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以及情绪胜任力的三个决定维度得分都低于理科类学生,而在社交焦虑程度较低的群体中,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和情绪体验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调查问卷、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我国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因素进行调查,以了解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及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为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