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晋裴启的志人小说《语林》一书久已亡佚。本文认为,《语林》一书亡佚的直接原因是当朝重臣谢安对它的抨击,而导致谢安不满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此书对传统史家文化精神的背叛。另外,谢安与王王旬之间的恶劣关系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书写人物婚变事件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杰出性、传统性及创造性。鲁迅小说书写人物婚变事件的杰出性主要表现为,只要书写,即成为中国现代文坛的“绝唱”;其传统性主要表现在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及放重拿轻的低调修辞方面;其创造性则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使用白描手法及放重拿轻的低调修辞书写人物婚变事件及其结果的悲剧性方面。  相似文献   

3.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4.
李善注释《文选》时引书众多,就字书而言,《字林》虽条例不多,但它的辑佚价值吸引笔者研究。本文就《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中字、词,同《说文》进行比较分析。从《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用《说文》引申义、《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较《说文》更符合文本含义、《说文》本身释义的偏差使李善注《文选》引《字林》舍《说文》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就李善注《文选》而言,引《字林》较《说文》的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象似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对于诗歌语言而言,象似性被强调为制约诗歌篇章结构的原则之一。象似性既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也是重要的认知原则,除了作为诗歌的修辞手段以外,它在语言使用中还具有连句成篇的衔接作用,是语篇的隐形衔接手段之一。从语篇层面可以揭示象似性在视觉诗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哲学意向性与制度性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地探讨语言的民主性与独裁性,并认为语言存在着民主性与独裁性这两个特性,而就语言普遍性的观察而言,这样的讨论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骆驼祥子》是老舍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语言平实朴素、活泼自然。句式的选用尤其有特色:形式灵活多样,结构独特多变,修辞效果明显。本文具体分析小说中外位语、插入语、独词句、变式句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拟声法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它既是构词手段.又是修辞手段.从构词方面而言.拟声词的语音构成有一定规律可循.从修辞方面而言,拟声词生动形象,因而在汉英翻译中根据情况准确、恰当地运用拟声词能够取得很好的修辞效果.增加译文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公众演讲就总体而言属劝谏性语篇,是文体学中的一种特殊变体,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其独树一帜的文体本质。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在音位、词汇、句法、语篇、修辞等多个层面,对历届英语演讲比赛演讲辞予以分析,揭示其文体特征及潜在的语言魅力,以利于更好地欣赏公众演讲艺术,更有效地掌握公众演讲技巧。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交际中使用广泛的一种重要修辞方法。本文就如何在语言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委婉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加深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谈的对比修辞,限于词、语、句、段这些语言单位的对比修辞方式,偏重于语言技巧方面的问题。作为结构全篇的对比艺术手法,不在本文论列范围之内。如《热风·随感录三十八》,把“个人的自大”和“合群的爱国的自大”从不同角度所作的对  相似文献   

12.
浅析委婉语的语言特征和修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语言交际中被广泛运用。本文中笔者分别阐述了委婉语在语音、构词、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特征和隐喻、借代、类比等各种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委婉语研究将委婉语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研究视域局限于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难以揭示委婉语的实质。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研究委婉语提供了新的视角。从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以及认知语境等方面阐释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可以促进人们对委婉语的进一步认知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15.
丘仲辉 《河池师专学报》1992,12(4):27-34,89
罗嗦、重复是语言表达之大忌;首语反复则是有意识地在文章句、段前重复使用某些关键的语言成份,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达到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和强调之目的。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语言中,首语反复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因此,本文就英汉首语反复的形式、运用及其产生的修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17.
俞娟 《科技信息》2009,(18):87-87,85
《大学英语(精读教程)》中的修辞现象比较全面,修辞手段相当丰富,常见诸于课文的修辞手段有明喻、暗喻、引喻等。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自觉熟悉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段就能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迭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欣赏作品写作风格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日报》英语社论作为我国政府极其重要的具有政论性质的传播媒介,主体上具备政论的特点,但为了达到新颖别致和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常采用各种修辞手段。选取《中国日报》中的20篇英语社论为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比较常用的修辞手段有:比喻、拟人、委婉语、移就、仿拟、借代、引用、头韵、呼告。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段对于增强《中国日报》英语社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鬼谷子》是先秦时期的鬼谷子或苏秦所作。它涵盖了本世纪未修辞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因而是一部蕴涵丰富修辞理论的著作,也是我国古代三大修辞学著作之一。《鬼谷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比较,有惊人的巧合之处两书产生于同时代,同为说服术,同样有大量的心理分析,同属口语修辞范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委婉语这一常见的礼貌用语,分析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语用功能和修辞效果,探讨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方式的语用现象,并具体阐明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所表现的委婉形式及其为人们所关注、重视和研究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