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SBR工艺,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溶解氧质量浓度稳定在DO=1 mg/L,进水0.5 h,兼氧搅拌0.5 h,曝气3 h时,达到最佳去除率.这时反应器出水的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46、7.65、0.42 mg/L,其去除率分别为82.73%、80.66%和92.18%.  相似文献   

2.
UASB反应器在常温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简称,UASB)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29.2℃,HRT为6h~24h时,UASB处理生活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为60.7%~96.6%。HRT和进水浓度是影响UASB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因素,缩短HRT会引起COD去除率的下降,提高进水COD浓度,COD去除率增加。HRT是影响COD去除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MBBR处理畜禽养殖场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填料填充比例、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浓度等对反应器处理性能和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相.结果表明:在填料填充比例为50%(体积比),单级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CODcr进水浓度为491~1312 mg/L的条件下,反应器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好,最终出水CODcr平均为125 mg/L,去除率大于90%,出水NH3-N平均为70 mg/L,去除率为80%,均达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厌氧-SBR法处理啤酒模拟废水,考察其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进水平均COD为2 174 mg/L,氨氮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31 mg/L,正磷酸盐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5 mg/L.经过处理后,出水COD、氨氮和正磷酸盐分别为84、4、0.42 mg/L,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厌氧-SBR方法处理啤酒废水效果明显,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两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串联工艺模拟实验.确定系统好氧阶段溶解氧浓度DO3.5mg/L,进水pH7.0~7.2,论述了生物膜的培养驯化过程,并以处理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为主要原则确定反应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1号反应器瞬间进水、好氧6h、沉淀30min、排水5min、2号反应器瞬间进水、厌氧搅拌4h、好氧3h、沉淀20min、排水排泥5min.单周期运行时间为14h.经过两级SBBR处理后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分别对COD、NH4 -N、NO2--N、NO3--N的去除效果和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进水COD浓度为600mg/L,NH4 -N浓度为4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NH4 -N的浓度分别为46.6和4.8mg/L。NO2--N和NO3--N的去除率也可达90%以上。并且好氧颗粒污泥的加入减缓了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29.2℃,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24 h时,ABR处理生活污水有良好的效果.HRT、水温、进水负荷和进水浓度是影响A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因素,缩短HRT和增加进水负荷会引起总化学需氧量(TCOD)去除率的下降,但是进水负荷对T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MBB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浓度和容积负荷对反应器处理性能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污泥产率和氮平衡的计算,并观察了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相.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200~550mg L、水力停留时间为4h时,CODCr去除率达85%以上;即使在进水有机负荷和NH3 N负荷分别为5.63kg (m3·d)和0.47kg (m3·d)的情况下,NH3 N和TN的去除率也接近40%.  相似文献   

9.
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脱氮为研究体系,对其反硝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完成挂膜后,15天可完成对反应器内硫自养菌的驯化,相比于其他的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所用时间较短,进水pH值为8,t(HRT)为4.3h,进水硝酸盐质量浓度为70 mg/L时,脱氮率可稳定在90%以上,反硝化速率达18.5mg/(L·h)(以N元素计);反应器上、中、下部均有脱氮硫杆菌,且中、下部较多。反应器的最佳进水硝酸盐质量浓度为50mg/L,最适温度为30~35℃,最佳进水pH值为7~8,硝酸盐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膜-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无机膜-好氧组合工艺对高浓度餐饮废水(COD15000mg/L)进行处理,考察进水COD浓度,溶解氧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对好氧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大于5.6h时,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90%,温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对好氧出水用无机膜进行分离,最终出水COD小于25mg/L,浊度小于1NTU。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添加微波改性活性炭SBR法处理有机磷农药乐果的效果和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添加适度微波改性活性炭具有明显提高乐果降解率的作用,粒径为0.2~0.3mm的颗粒活性炭,经微波辐射处理60s,用量2g/L(混合液),进水CODcr为1614.98mg/L,出水CODcr为42.15mg/L,乐果去除率为97.4%。出水COD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一株以喹啉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假单胞菌QG6 (Pseudomonas sp. QG6), 用于喹啉降解同步除磷, 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最佳条件。菌株QG6具有较好的喹啉降解能力, 12小时内能将96~144 mg/L的喹啉完全降解。菌株QG6在好氧条件下具有除磷能力, 不存在喹啉的条件下, 以有机碳为碳源、无机氮为氮源、初始磷酸盐浓度为8.69~19.41 mg/L时, 20小时内能去除磷酸盐86%以上。初始喹啉浓度为144 mg/L (其自身的碳氮比约7:1)、磷酸盐浓度为10 mg/L时, 若不外加有机碳源, 喹啉在12小时内被降解完全, 同一时段内除磷率仅为33%。外加有机碳源至碳氮比20:1且其他条件都相同时, 喹啉降解 效果不受影响, 且同步除磷率提高到 86%。正交实验表明, 外加碳源条件下喹啉降解的最佳条件按影响大小排列为: 初始喹啉浓度200 mg/L, 温度25°C, pH 8, 摇床转速120 rpm; 除磷最佳条件为: 摇床转速100 rpm, 温度为25°C, 初始喹啉浓度150 mg/L, pH 9。  相似文献   

13.
采用US、Fenton、USFenton三种方法对高浓度有机农药废水进行对比性处理研究。实验条件:时间130 min,超声波频率418 k Hz,功率280 W,pH值3.5,Fe~(2+)浓度25 mmol/L,H_2O_2浓度0.3 mol/L;投加方式为0 min投加2/3;65 min投加1/3。结果显示,USFenton联合法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独立US法、独立Fenton法;对高浓度有机农药废水处理后,COD降解率达到85%,色度降解率达到99%,COD/BOD的比值约为1.4,可生化性良好,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验对H_2O_2的投加方式进行了改良,结果显示,投加方式为0 min投加2/3,65 min投加1/3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一株黄蓝状菌(Talaromyces flavus)解磷能力和解磷条件的优化,为解磷菌肥的开发提供优良菌株和培养技术。【方法】实验选取一株从杨树根部分离的促生真菌菌株SH16,分别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和钒钼酸铵法测定其解磷能力,以磷酸钙为磷源,测定不同培养因素对解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菌株SH16对磷酸钙、过磷酸钙、磷酸铝、植酸钙等4种磷源均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对磷酸钙溶解效果最好,7 d后可溶性磷浓度达660.9 mg/L,解磷效果可达45 U/L; 初始pH、碳源、温度及NaCl质量分数对菌株SH16的解磷效果影响最大。设定初始pH为8,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温度为30 ℃,培养基中添加50 mg/L的水溶性磷时,该菌株的解磷效果最好。菌株对NaCl具有较强的耐受性,随着NaCl质量分数升高,解磷量逐渐下降,当NaCl质量分数达到5%时,解磷量仍可达173.1 mg/L。【结论】菌株SH16对磷酸钙表现出较高的溶解活性,可以进一步开发为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15.
焦红  付有利  吕微 《河南科学》2014,(6):1024-1027
建立了蔬菜农药脱除效果分析评价体系,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浓度臭氧密闭动态增压脱除方法进行脱除实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脱除效果的影响,建立了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脱除技术,采用该技术在进行残留有机磷农药脱除时效果显著,有机磷脱除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6.
有机碳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酸盐和不同基质的有机碳源对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影响以及磷的厌氧释放量和好氧吸收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为获得稳定良好的生物除磷效果,厌氧时间必须保证生物易降解有机物在厌氧过程基本去除,同时COD负荷也不能太低,还要满足反应器中生物量能够实现净增长。研究认为乙酸盐能够较好地刺激聚磷菌厌氧释磷达到过量生物除磷,磷的厌氧释放量和好氧吸收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提高除磷效率必须保证足够的厌氧磷释放量。  相似文献   

17.
Kinetics of the removal of magnesium from phosphate ore with diluted aci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kinetics of magnesium removal from phosphate ore with diluted sulfuric acid wa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phosphate ore have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phosphorus removal and magnesium removal. A kinetic database of magnesium and phosphorus removals from ore was set up. The three-dimensional graphs of phosphorus and magnesium removals versus time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drawn by a computer. The kinetic equations we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8.
有机磷农药在水果蔬菜中降解情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水果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有机磷农药喷洒于即将成熟的水果、蔬菜上,对农药的降解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农药残留期为15天左右,从而确定 了水果、蔬菜收获前的最佳施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研究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用修改的Langmuir吸附模型将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数据进行有效拟合,通过吸附实验和模型计算得到描述黄河天然沉积物对P吸附特性的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沉积物有向上覆水释放磷的倾向;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Cs)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s的增加而增大,在解吸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即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模拟的食品工业废水来培养8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以研究8株菌的生化及脱氮除磷性能,为提高食品工业废水处理效率提供理论基础.以琥珀酸钠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磷酸氢二钾为磷源,将8株菌接种于实验室配制的模拟培养基,每隔24 h测定水中OD600、COD、NH3-N、TN和TP浓度.实验结果表明,8株菌生长情况良好并且均具有良好的生化能力和脱氮能力,在初始进水COD为2 310 mg/L、TN为87 mg/L的情况下,COD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到97.2%和89.2%,但除磷效果不明显.说明这8株菌能够在磷源低消耗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表现出良好生化能力和脱氮能力,适合处理N/P较高的食品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