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和分析陕西省高校50名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易发生损伤的机率、部位、性质、原因等,探讨了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提出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运动伤病的预防是避免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超 《科技资讯》2011,(7):223-223
本文结合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训练学中的技术训练、训练方法、负荷安排和场地等,从多角度对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运动员的训练与发展,提出一些预防损伤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拳击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事故的几率非常高,并因此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鉴于此,该文就以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运动训练经验和竞赛观察情况,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即拳击运动自身的项目特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不够、青少年拳击运动员技术动作不扎实、不规范以及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或者是训练状态不佳等,然后又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探讨了有助于预防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事故发生率的降低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及理疗跟踪的手段,对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伤病率为100%,常见损伤部位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关节损伤居多,肌肉损伤居次;损伤部位中居前4位的依次是腕、踝、腰、膝,并表现出:肩、腰、髋、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明显的正相关,颈、肘、腕、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正相关,足趾损伤与运动等级呈负相关的特征。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为急性损伤,但是慢性损伤(48.18%)也不容忽视;90%的现役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是带伤训练,因伤完全停训者占到10%;在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运动损伤多发于赛前训练周、技术训练课、及做C组难度动作时。建议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定期参加损伤知识与预防技能的培训,以增强训练中防伤控伤的自觉自主性。运动队管理中积极建立运动损伤报告制,加强对伤病的长期监控及干预。  相似文献   

5.
对体操运动员易受损伤的部位和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体操运动员在早期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因素,如疲劳过渡、局部负荷过大、缺乏保护和运动损伤知识等。因此提高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损伤意识,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是减少损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四川省16名优秀划船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病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并对腰、膝、腕、伤、背阔肌拉伤、肌肉劳损等伤病的分析、预防、措施等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杭生 《科技信息》2006,(10):127-12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6支代表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定向越野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腰部、手部和膝关节等;导致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和运动装备不齐全等造.文章建议应从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适应性训练等方面进行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9.
江炬  高颖 《科技信息》2011,(17):179-179,164
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已成为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时不容忽视的问题。运动损伤的发生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规律,从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对乒乓球运动损伤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根据损伤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为练习者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的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项目、原因、场合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旨在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和全面改进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1月—12月期间,对在西安参加冬季集训的47名高水平投掷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47名运动员中有45名运动员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患伤率高达94%,人均受伤2.87次,而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专项训练和过渡时期;各项目急性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膝关节、肩部、腕部,慢性损伤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腰部和肩部;运动员损伤原因影响程度居首位的主要是技术动作不合理和肌肉力量不足等。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我国优秀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动损伤近年来已经成为影响击剑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队击剑运动员以及黄浦区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进行访问与调查,发现要想延长击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应把重点放在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损伤的伤后恢复上。  相似文献   

13.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运动伤病的预防,是避免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问卷,对28名有多年训练史的铅球运动员及其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铅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高达89.2%,中度以上损伤占35.7%,重伤占17.8%,受伤的主要部位是腰、膝、手腕.致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不正确、自我保护意识差和局部负荷过重等.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优秀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损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8年中国国家室内足球五人制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总结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部位,归纳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各种因素,提出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损伤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蓉 《科技咨询导报》2011,(28):236-236
随着我国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在健美操运动中发生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运动损伤多以肌肉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损伤和皮肤损伤等情况为主,并且运动者对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常识缺乏。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运动者提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程童 《科技信息》2012,(3):268-26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等科研方法,对运动员肘部运动损伤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肘部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皖北地区参加省大学生运会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损伤的特点和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参赛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是100%.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动作存在缺点或错误、局部负荷量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缺乏参加比赛的经验等.结论:应用运动处方合理安排训练、加强训练场地的检修、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受伤部位训练等可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优势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能否继续保持该项目的优势地位至关重要,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健康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从运动伤病的角度出发,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肩部运动损伤情况,为最大限度的预防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运动员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发生,增强损伤防范能力,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研究提供依据.对10支职业运动队和4所高校运动队、具有三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称号的现役413名运动员展开运动损伤调查.运动员易发生膝、腰、踝、大腿、肩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等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发生与运动员的陈旧损伤、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方法、营养条件、赛场条件、环境气候、道德品质等诸多因素相关.运动员对自身运动安全及保护意识不强.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掌握流行病学能避免或减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