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正2015年1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日本要求美出版商修改教科书遭拒。一向以篡改历史教科书闻名的日本为何抗议美国的世界历史教科书呢?此事的起因是:2014年11月18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记者会上指出,美国一本世界史教科书中对"慰安妇"被强迫充当战时军妓的描述不恰当,外务省已经通过纽约的驻美日本总领事馆要求麦格劳-希尔出版社作出修改。这本引起日本政府不满的  相似文献   

2.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殖民当局为了利用教科书推行殖民教育的政策,先后在辽宁地区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厅)教科书编纂委员会、满铁教科书编辑系、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和伪满洲国文教部教科书统制编纂委员会等部门,专门负责为日本人开办的中国人中小学校编纂教材。他们采取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等手法,对原中国教材中"尚武"、"爱国"等内容进行篡改。当这一阴谋行径受到中国人的坚决抵制时,日本殖民者便以高压手段强制实行,直至把教科书变成了向中国子弟灌输军国主义和"皇国"史观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国世界史编撰历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从早期域外历史知识介绍、国外世界史专著编译、世界史编撰的最初尝试,经过建国后世界史编撰的全盘苏联化、新时期"整体世界史观"编撰模式的探索,直到今天多元化编撰模式初步形成。中国世界史编撰历程是与中国世界史学科从孕育、雏形构建、初步形成,再经过艰难转型直到今天初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校世界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面对世界一体化进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高师院校世界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世界史教学改革中深入探讨和研究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审视历史、认识历史、研究历史,使世界史成为透视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史学.文明史观具有整体性、延续性、时代性、融合性的特点.在高校世界历史教学和改革中,文明史观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史作为高校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德育价值,目前学界对世界史学科的德育观尚未有清晰的认识。从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全球视野及世界意识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世界史学科的德育观。指出世界史学科的德育观与其它学科既有共同之处,又具差异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编纂使用的日语教科书,探究了日语教科书的变迁和特征。运用文献检索和对比法对教科书进行对照研究,得出结论。两册书的共通点是学习的对象都是初级的学习者、用日语直接教授、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最大的差异在课文内容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已经列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而世界史的德育价值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世界史教学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效能,有利于站在世界的高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提高对世界多元化发展规律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8.
王芳 《科技信息》2013,(3):262-263,292
本文对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编纂使用的日语教科书,探究了日语教科书的变迁和特征。运用文献检索和对比法对教科书进行对照研究,得出结论。两册书的共通点是学习的对象都是初级的学习者、用日语直接教授、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最大的差异在课文内容上。  相似文献   

9.
赫·乔·韦尔斯所著《世界史纲》在史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仅因为其在世界史普及方面的杰出贡献,而且是一部基于新世界史观的开山之作。《世界史纲》迎合了时代、社会对史学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对传统世界史观的突破,其观念已经具备了新世界史观的基本内涵。韦尔斯作为新世界史观首倡者之一,其史学思想尤其是世界史观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应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代的教材反映一个时代的学术观念与认知。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刘新成、刘北成教授主编的新版《世界史·近代卷)三种标志性教材体现了时代需要和认知的变化。新版《世界史·近代卷》可以视为中国史学界为全球化时代“需要”而努力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世界史教学和研究是历史教学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我省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现状,为解决我省高校世界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培养世界史教学与科研骨干力量;各高等学校应鼓励教师申报有关世界史教学的各级课题(含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且要自立部分世界史教学研究课题;加大世界史教学与科研的经费投入;加强世界史新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等等。  相似文献   

12.
刘黎 《长春大学学报》2013,(12):1692-1694
世界古代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的是前资本主义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囊括种族、地域、时间等多重内容,是高校历史学本科的主干科目之一。目前,国内多数高校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着忽视“中国古代史”的讲授、缺乏阐释各地区之间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单向教学,历史分期观念相对滞后,文明多样性发展的呈现不足,世界历史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各地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的演变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也是史学研究不断扩展并克服自身发展危机的必然产物。“全球史”克服了“世界史”存在的弊端,为史学发展增添了新思维、新内容和新方法。“全球史”可以视为广义“世界史”的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史.古代史编》是按照世界古代史的时间断限,以全球史观的视野,来选择对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史内容。对于《古代史编》中编写的中国史内容教授要详略得当,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才能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使学生具备全球史观。  相似文献   

15.
《10 1/2章世界史》是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为基本意象,敷衍出10 1/2章故事,同时以反讽的姿态重新审视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了一幅独特的人类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6.
钱宝琮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数学史教育与研究,晚年主编出版《中国数学史》,不遗余力地组织编写浅近世界数学史丛书,说明中学数学教科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中诸多内容的来源.丛书虽然未能出版,但他的执着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7.
国家环境背景元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环境背景数据的分类编码、元数据标准、元数据工具软件展开研究,表明在分类编码的编制中应强调环境背景数据位置信息的浓缩与提炼,应贯彻分类为综合服务的原则.对分类编码与数据字典要区别对待,分类编码要赋予较强的概括能力,并成为元数据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分类编码是挖掘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元数据信息的检索门槛;分类编码、元数据标准和元数据库结构的整合则从概念层面提供了元数据库主中心和分中心的集成方法;元数据工具软件的功能需求应定位于其所将要依托的社会群体,并以此为基础诠释了元数据工具软件功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以来,它已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欢迎和接受。"和谐世界"的理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看,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理论。从马克思到胡锦涛,中间经过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几代领导人。他们面对不同时期的世界发展形势,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发展,提出不同的见解。他们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和谐世界理念是理论和实际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胡信锋 《科技信息》2011,(31):174-174,229
以新编初中地理教材为例,探讨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功能。首先将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图进行简要的分类,然后以两种图形为例阐述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图阐述地理知识,予地理知识于趣味和形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