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对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建设智慧旅游景区不仅能挖掘山西省旅游资源中的科技含量,提升游客的科学素养和旅游满意度,还能提高山西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山西省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也在持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盲目投资的现象与融资瓶颈等问题.旅游业是实现旅游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以产业运行的方式对旅游业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对旅游业投资效率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构建出旅游业投资效率模型,并以青海省旅游业作为模型验证对象,针对青海省18个景区,选取旅游收入、旅游景区数量、酒店数量等指标,采用DEA模型分析青海省旅游业2016-2018年的投资效率,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疆昌吉州辖区内的天山天池景区和杜氏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旅游资源丰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天山天池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受制于靠山吃山的经营理念,景区开发和旅游业经营过度依赖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了优质旅游资源的垄断经营,使得提升旅游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竞争力受到阻碍,导致景区旅游产品单一,季节性强,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低等问题。没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杜氏旅游景区则通过市场开拓和经营努力,不断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在近年来新疆遭遇旅游接待人数滑坡的时期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旅游业经营需要警惕资源诅咒现象,避免过度依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区作为目的地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其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着区域旅游业整体的发展.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的总体特征和结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广西全区的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南北热、东西冷"的格局,各地市旅游景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景区分布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全域旅游商业模式选择及要素分析——以新疆昭苏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旅游业正从景区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全域旅游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在梳理、分析全域旅游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典型案例,总结出全域旅游的4种主要商业模式。通过对昭苏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选择昭苏发展全域旅游适合采取的商业模式,并利用商业模式画布模型进行要素分析,为昭苏如何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高铁、民航即将投入运营的大背景下,上饶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重新定位,要按照实现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服务标准国际化、旅游人才国际化、旅游运营国际化、游客客源国际化的总要求,按照打造国内一流景区的总目标,高端定位,对接国际,适时、适势优化升级上饶的旅游产业。从宏观角度看,应规划先行、联合协作、以人为本、创新驱动、优化配置、协调发展,使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开发向集约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微观上,则可从十个方面着手,促进上饶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杰 《甘肃科技》2016,(20):16-19
针对平凉市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和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主要的问题是平凉市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合理的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过旅游业的SWOT分析发现,平凉市的资源相比其他地区更为丰富,人文气息更为浓厚,具有多种旅游业发展优势,但在交通问题、管理问题、产业整合问题、资源挖掘和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西部经济发展的机遇下,需要面对来自游客、竞争对手和自身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威胁。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20 a来,旅游业持续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现代旅游业正向品牌化竞争发展,品牌成为强化旅游景点差异化的有力手段。岱山湖风景区是合肥地区唯一具备良好度假条件的景区,被誉为合肥的"后花园"。目前景区在发展旅游品牌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牌定位模糊、宣传推广不力等。通过对岱山湖风景区旅游品牌塑造的理论研究,为其塑造旅游品牌提供可行对策,进而提高岱山湖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品的设计对旅游目的地及景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能直接将其推向市场和游客,达到最终发展旅游业的目的。秀山旅游业作为当地逐步兴起的产业,旅游产品合理的创新设计将会提升秀山旅游资源的档次及秀山旅游的品味。在对秀山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从设计方法着手并在设计内容上结合"花灯"、"边城"两张牌,开发出原生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是秀山旅游产品的主要定位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级别旅游景区的关联性分析--以中国4A级旅游区(点)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把握高级别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寻求适度规模和合理方向。方法 选取3种不同指标,分别利用最临近点指数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特征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结果 以陕西省为实证的研究表明,4A级旅游区(点)在空间上呈凝聚分布,与代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各个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结论 高级别旅游景区在拉动旅游就业、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作用,不同地区要根据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以实现旅游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步入"后观光时代"。在此背景下三峡库区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忠县良玉故里旅游景区开发为例,尝试性提出三峡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1在自然景观特异性减弱的背景下,特有的三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将成为接续型旅游产品,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应成为各景区的迫切任务;2锁定特定市场,细分需求层次,设计相对应的旅游产品是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定量分析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因素,是减少无效投资、降低成本、促进旅游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GIS地理信息技术,以云南省2017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集聚型分布,且均衡性低,集中程度高;②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总体呈现"西北多,东部边缘少,中部多"的分布特征;③云南省旅游景区发展活跃,热点区域数量远多于冷点区域,且冷热点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西南—东北空间特征;④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影响,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水系城市分布交通(公路、铁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口密度地形起伏(DEM).  相似文献   

14.
21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观察黄山,亲手掀开了黄山开放开发的历史新篇章。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黄山人团结进取,奋力拼搏,进行了旅游第一次创业。黄山旅游实现了由“事业接待型”向“产业经营型”的转变,并进而向“大黄山,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目标迈进。1999年全市接待游客46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4亿元,创汇2600万美元,全市旅游经济收入达32亿元,旅游业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40%,旅游业正成为黄山市的特色产业,第一大支柱产业。黄山风景区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洲唯一的梅利娜·迈尔库里文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进入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行列。黄山已成为安徽最大的精品,最响的品牌,最重要的窗口和最有特色的地方,成为中国旅游的王牌产品。  相似文献   

15.
桑霞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0):205-207
咸宁位于华中腹地,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大改革试验区的结合地带。武广高铁开通营运扩展了旅游目的地市场、"快旅慢游"的出行旅游方式变成现实、旅游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模式转变、推动了温泉房地产业的发展、资金"洼地效应"凸显。咸宁旅游业以高速时代为发展契机,扩大旅游营销半径,实现咸宁与珠江三角洲"一家亲";完善交通体系,产生新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互联网+"在旅游中的作用的研究,结合现今旅游业新模式——全域旅游,提出我国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互联网+全域旅游"的发展策略.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当前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现状,并指出"互联网+全域旅游"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具体实施方案."互联网+全域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标志着我国旅游产业从单一景区发展成功转型为区域协调发展,使旅游目的 地成为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的开放空间,"互联网+全域旅游"新发展模式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对解决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瓶颈、提升旅游业的服务品质具有革命性意义,是国家旅游业升级的必然趋势。为了找准在洛阳地区推广应用智慧旅游的问题,本文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进行了洛阳地区旅游业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归纳出现阶段洛阳市旅游业在景区宣传、景区管理、基础设施、景区交通及周边景区推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智慧宣传、智慧管理服务、智慧营销、智慧出行等提升洛阳市旅游品质的智慧旅游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为旅游业提供物质保障,旅游业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资金,两产业间存在着整合的基础。通过旅游业与农业的整合,可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社区发展和村容村貌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切实可行的手段之一。在天柱山景区,农业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生产旅游纪念品、从事小型旅游项目开发、经营农家乐、改善民居环境建设向旅游业整合;旅游业可通过设计涉农旅游产品、加大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向农业整合。宏观层面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微观层面以"公司+业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为主,形成农业和旅游业合作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2013年2月,中共灵宝市委、市政府正式推出《灵宝市旅游兴市实施纲要(2013—2017)》。纲要提出了灵宝旅游业"三步走"的实施步骤,将景区建设作为核心重点,提出"景区开发有大的突破""景区开发创出拳头产品""景区旅游产品配套完善、旅游市场繁荣兴旺、旅游管理体制科学合理、旅游服务体系功能完备"的目标任务。该课题以灵宝景区跨越发展为目标,重点分析灵宝景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景区提升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和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省2012年、2015年和2018年3个不同时段的4A级、5A级优质旅游景区,运用ArcGIS软件,通过最近邻点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综合分析了江苏省优质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并利用优质景区密度指数及方向极化,分析了优质旅游景区的动态演变特征和演变模式.结果表明: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整体上呈现以苏南地区为核心的集聚分布态势;优质旅游景区的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呈现空间失衡,主要表现为由"点状"、"面状"向"片状"、"放射状"演化的阶段性递增特点.但从整体来看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从相对集中逐渐趋于均衡,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扩散特征.建议江苏省未来将优质景区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苏北等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并从打造旅游业态的空间差异性、发挥旅游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依托优质景区构建旅游综合体三个层面,有意识、有重点地加快推进资源禀赋突出的旅游地品牌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促使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朝着全面、均衡、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