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应用排队论理论,对医院病床排队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利用医院床位的组织方法.设计相关排队算法,提出了自适应排队模型,分析在一定病床资源条件下,通过对床位进行合理安排,可提高病床的有效利用率和公平度,并以一个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眼科病床合理安排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医院眼科排队模型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模型为M/G/m系统.针对该系统制定评价指标,对原模型进行评价.利用分布参数,按照排队规则设计系统模拟程序,对各种入院及手术时间方案进行讨论和比对,确定最佳安排方案.根据系统内各类病人等待时间的概率分布,得到病人大概入院时间的置信区间.最后给出了所有病人在系统内平均逗留时间最短的病床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3.
运用排队论建立了医院病床安排的评价指标体系:(1)排队等待的平均病人数Lq或者在医院中的平均病人数Ls;(2)病人在医院的平均逗留时间Ws或者病人平均排队等待时间Wq;(3)服务强度ρ.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某一眼科医院的病床安排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模拟出该眼科医院合理病床数的配备.  相似文献   

4.
针对医院病床安排问题,将病床周转率等效为病人总住院时间,将患者满意度等效为病人等待时间,以入住病人总住院时间和病人等待时间为目标函数,创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给出算法求解的具体流程,然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关于病床安排问题的非劣解集。最后,结合实例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多目标粒子群能给出多种病床安排方案,实现了多目标之间的折中权衡,是医院床位安排问题的一种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病人在不同病房住院治疗过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病床为研究对象,对存在阻塞无等待的串联排队问题进行了数学分析;给出了病人等待时间、病床占用概率等系统性能的量化指标.利用近似计算方法得到了排队系统的阻塞指标,建立了成本约束下的病床配置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模型特征的分析,设计了融合邻域搜索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求解方法,分析了病床分配方案、病床权重等参数对系统阻塞率的影响.比较多组数值实验结果与已有文献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王江楠  贾旭杰 《河南科学》2010,28(9):1089-1093
通过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中的M/M/C和M/G/K模型,研究眼疾病床的优化安排问题,进而使得患者在系统内逗留的时间达到最短.  相似文献   

7.
我院在地震伤员的救治过程中运用有效病床管理模式,在震后利用有限的病床救治了大量地震伤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汇总和分析我院地震伤员数据和优化流程证明了有效病床资源管理模型的可行性与社会价值.并通过实例分析探索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在突发性灾难条件下善用有限病床资源救治伤员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应用秩和比法(RSR)对眼科预约病床的分配问题进行合理评价.考虑到眼科手术分为外伤、白内障等疾病和其手术日的限制,选取病床使用率、预约病床周转次数等6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通过确定RSR分布,利用RSR值将病床使用情况分成差、中、优三档,通过计算开放床位区间,进一步调整床位分配,节省病人的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问题。在尽可能同时考虑到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体现在平均逗留时间)及医院病床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的前提下,用秩和比法分析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该问题的病床安排模型的优劣,并在使得所有病人在系统内的平均逗留时间(含等待入院及住院时间)最短的基础上建立病床比例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10.
医院病床的合理安排是病人和医院共同关注的问题。理论上这一问题有排队论和规划论的特点。考虑到病人、病床和手术之间的流程关系,确定出使用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逗留时间、平均等待队长和住院率来作为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医院病床安排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