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齿果酸模叶蛋白提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絮凝法提取齿果酸模的叶蛋白,对加水倍量、打浆时间、pH、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等5个影响叶蛋白提取得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基础上,对加水倍量、打浆时间、pH值和加热温度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提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加水倍量,打浆时间,pH,加热温度.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加水倍量3.5倍,打浆时间2 min,pH值4,加热温度70℃.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热处理细化铸造TiAl基合金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新的循环热处理工艺,并用正交设计试验(L16(45))研究了各热处理工艺参数,即加热速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和循环次数对铸造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HV5)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热处理工艺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显微硬度,提高的最大幅度达40%;各因素的影响按大小排列依次为加热速度,保温时间、保温温度、冷却速度、循环次数.利用循环热处理可获得不同类型的显微组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并用它获得了细小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3.
DMF二烷基缩醛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硫酸二烷基酯法合成DMF(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或二乙基缩醛,产率40%~70%。DMF二甲基缩醛既能经醇交换反应得到C4~8醇的DMF缩醛,又能和芳香伯胺缩合反应合成甲脒类化合物,产率80%~95%。副反应、反应温度和水分是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合成的化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和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迎春花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对迎春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迎春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0:1,浸提温度为70℃,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每次40min.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丙烯酸、月桂醇为原料制备食品级抗氧化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P)的方法和DLTP对食用油脂抗氧化效能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法合成DLTP,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备中间体硫代二丙酸的反应物配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因素,实验的最佳方案是c(NaOH):c(Na2S):c(CH2=CHCOOH)=1.2:1.1:2.0,回流温度为107℃,回流时间为2.5h;制得的DLTP基本符合食品级  相似文献   

6.
通过超声波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对油莎豆可溶性糖提取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油莎豆可溶性糖提取工艺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油莎豆可溶性糖提取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700 W,超声时间10min,料液比(g/mL)1∶50,浸提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糖提取率为14.7%.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湿热处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优化餐厨垃圾湿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温度、加热时间、加水率等因素进行了U24(63)均匀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物还原糖、有机质含量和总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温度、加热时间进行了2因素5水平的完全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湿热产物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处理产物还原糖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显著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温度、加热时间、加水率,对总能影响较显著的因素为加水率;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20℃,加热时间80min,加水率50%;随着温度的上升和加热时间的延长,产物pH值呈大致下降趋势,可溶性有机物和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有机质含量、总能变化不显著,产物脱水性能有所改善。说明湿热处理对餐厨垃圾的营养结构和脱水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猪油,并考察了均质压力、乳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等工艺条件对乳状液稳定性及微胶囊化粉末猪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的稳定性是影响粉末油品质的重要因素。为获得稳定的乳状液和较高的微胶囊化效率,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49MPa,乳化温度65℃,蛋白质与麦芽糊精比例为0.76,黄原胶浓度为4g/L,总固形物浓度为200g/L、麦芽糊精DE值为20。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水提法提取满天星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满天星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的,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三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满天星粗多糖提取率为1.83%.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满天星水溶性多糖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当满天星多糖浓度在0.30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辣木叶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辣木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用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80℃,乙醇用量20倍,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含量为6.593%.  相似文献   

11.
水浸提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前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水浸提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前处理条件,即温度、固液配比和时间对低分子糖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80%乙醇前处理除去低分子糖的实验条件:提取温度为70℃,固液配比为1:8,提取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12.
以橘皮为原料,探讨橘皮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橘皮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5%,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65℃,在此条件下,橘皮黄酮得率为8.94%。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溶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4个因素对雪莲果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雪莲果叶黄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用体积浓度40%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30(g/mL)的溶剂条件下在70℃提取1.5 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含量提取量达到53.41 mg/g。通过工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得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花椒籽油的微波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椒籽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用微波辅助法萃取花椒籽油,研究了溶剂用量、萃取温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等条件对花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用量1∶7(g/mL)、微波处理温度65℃、微波功率为400W、微波处理时间为3.5min的工艺条件萃取效果最好,提取率可达18.68%。将花椒籽油添加到花生油中,以花生油的过氧化值为指标进行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花籽椒油有明显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干柚皮为原料,研究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柚皮中果胶的工艺.分别讨论了纤维素酶用量、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当pH=2.0时从柚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15%,料液比1∶40,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达到6.02%.  相似文献   

16.
糖基化技术是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开发高强度凝胶性能的鱼糜制品,扩大其综合利用率,选取壳聚糖作为糖基体,通过壳聚糖添加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糖基化反应条件对鱼糜凝胶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凝胶特性(凝胶强度和持水力)为衡量指标,在质量分数14%淀粉基础上,添加0.4%的壳聚糖,采用第一阶段加热温度为40℃、加热时间为60min,第二阶段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30min的二段加热法具有较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控制变量法、正交试验法探索槲蕨中提取柚皮苷最适宜的条件。控制变量法结果:提取柚皮苷最适宜条件水浴温度为60℃,水浴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80min,甲醇体积为40mL,甲醇浓度为60%。正交试验法结果:提取柚皮苷最适宜条件水浴温度为60℃,水浴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40min,甲醇体积为30mL,甲醇体积分数为60%。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提法对竹黄菌液体发酵竹红菌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竹红菌甲素得率为评价指标,选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有机溶剂、粉碎与否、提取物干燥温度、浸提温度、有机溶剂的量、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竹黄菌丝体竹红菌甲素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3.0g的菌丝体采用35℃干燥温度,粉碎后加入无水乙醇的量为40mL,浸提温度为30℃,浸提时间24h,可以获得最佳的竹红菌甲素浸提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法提取地骨皮中的总黄酮。研究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超声功率和时间、提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地骨皮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吐温-80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 g/L,液固比20 mL/g,在140 W下超声20 min,然后在85℃恒温槽中提取45min,地骨皮总黄酮的得率为2.70%。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提取效率和得率上都有较大优势,具有得率高、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