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考查来源记忆老化与来源记忆过程中额叶激活模式的关系为目的.采用行为测验和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位置记忆为任务,对15位年轻人和13位老年人在来源记忆过程中的额叶激活模式进行比较.行为结果表明位置记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脑成像结果表明:1)编码阶段在2个难度条件下,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额叶激活都表现出左侧优势;提取阶段在2个难度条件下,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激活模式都没有表现出单侧化倾向.HERA模型不具有跨年龄和任务的普遍性;2)在低难度任务中,编码和提取阶段老年人与年轻人的额叶激活模式基本相同,老年人的激活面积稍大;在高难度任务中,编码阶段除额下回老年人比年轻人激活稍多外,年轻人的激活脑区明显多于老年人.提取阶段,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激活的脑区基本没有差异.来源记忆老化与加工过程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多导脑电的互信息传输时间序列的复杂度,研究了心算任务和安静状态下不同认知水平的对象脑电特异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状态、不同认知能力的被试者以及大脑的不同部位均可对互信息复杂度产生显著影响.抑郁症在心算任务下的互信息传输复杂度显著低于(P<0.001)安静闭目状态下的复杂度,而正常对照组虽然在心算任务下的脑电互信息传输复杂度也较安静闭目状态时有所下降,但不具有统计意义.据此推测,完成认知作业时的脑电互信息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睡眠剥夺影响大脑功能区状态的非线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近似熵研究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评价SD引起的大脑功能区状态的非线性变化.12名受试者在正常睡眠和一夜SD之后分别接受视觉注意力测试,记录自发脑电和诱发脑电,采用二维插值构建19导脑电近似熵脑信息图(brain information map,BIM).结果表明,在SD状态下,自发脑电的近似熵在全脑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额叶处大脑偏侧性发生变化,复杂度的中心从左脑转移到右脑;前额叶处诱发脑电近似熵值降低,而顶叶和颞叶处则升高.脑电近似熵可以作为指标来评价SD对脑认知功能的负向影响,BIM的变化趋势与从生理学及影像学角度的分析相吻合,与线性方法的研究结论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大脑功能状态,提供一条评价脑功能区状态变化趋势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熵的网络成瘾脑电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考察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脑电复杂性参数即小波熵及其脑电信息图,分析网络成瘾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试图揭示网络成瘾对患者大脑产生的影响,并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的诊断提供依据.分别采集9名网络成瘾者(实验组)和9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在上网前后的自发脑电,然后对其进行小波熵及其脑电信息图分析.结果发现网络成瘾患者上网前的自发脑电的小波熵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上网前的自发脑电小波熵值(P〈0.05),但上网40min后,其脑电小波熵值明显升高(P〈0.05),此时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正常组受试者上网前后的脑电小波熵值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此结果证实了网络成瘾患者在上网前,其脑电复杂性较低,大脑活动水平较低,而通过网络可以唤起其大脑的活动,因此小波熵值可以作为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睡眠剥夺对脑认知和脑电复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睡眠对大脑功能的影响,考察了正常睡眠与睡眠剥夺情况下脑认知能力的变化,分析了两种状态下自发脑电和事件相关电位复杂性的差异.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幅度反映不同状态下的脑认知能力,采用小波熵方法分析其复杂性.实验采用数字脑电图仪记录19导脑电信号,用OB序列诱发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发现,睡眠剥夺组的靶刺激反应时间明显增长,而P300幅度显著降低、潜伏期明显增加;小波熵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睡眠组比较,睡眠剥夺组自发脑电的256点小波熵和事件相关电位的32点小波熵均值都显著降低.故得出结论:睡眠剥夺对人的认知和脑电复杂性均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睡眠对维持大脑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提取能有效区分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标识,采用多通道线性描述符对两组受试者在执行oddball视觉探测任务过程中的脑电(EEG)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研究.通过对任务状态和平静状态下多通道EEG的3个多通道线性描述符分析表明,在执行探测任务过程中,VaD患者的场强变化率Φ和空间复杂度Ω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而在平静状态下却无显著差异,两组受试人群的有效场强均没有显著差异.分别对比不同受试人群在任务状态和平静状态下的3个描述符,结果表明,两组受试者在任务状态下的有效场强Σ比平静状态明显增高,Φ和Ω明显降低,而且VaD患者3个描述符任务状态相对于平静状态的变化率要明显低于正常老年人.因此,多通道线性描述符可以有效地反映人脑认知功能的衰退,为VaD患者的脑电特征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脑电信号EEG的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寻求正常睡眠和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两种条件下,大脑状态在时域、频域和空域的主要差异,探讨其发生机制,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为此,获取两种条件下11名受试者的听觉诱发电位,对脑电gamma频段做小波变换得到时频信息,采用ANOVA统计计算每个时频点的F检验值,对此进行两分量的非负矩阵分解结果表明,SD引起的大脑状态变化主要发生在40Hz左右,刺激后约400ms处的额叶和前额叶位置.基于此,分别从时频复合域、时域和空域的角度来分析具体的变化,发现SD引起gamma振荡减少,活动时间延迟,额叶功能区兴奋性降低,推断SD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了神经元的活动和同步化效应.分析表明结合EEG的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可以建立一条从时、频、空三域全面评价大脑状态主要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关于穴位特异性的存在目前尚存争议.首次从复杂网络角度,研究磁刺激合谷穴与磁刺激外关穴作用功效的异同.采集两组健康被试静息态与刺激态下的脑电信号并进行预处理;采用皮尔逊统计指标相关系数考察通道间的关联程度,并对每组10个被试静息态与刺激态近18 000对关联强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网络指标节点强度值、介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合谷穴组相比,外关穴组显著影响的连接不仅包括左额叶与顶叶及枕叶的连接,还包括右额叶与左中央区的连接;网络指标在不同穴位刺激下的变化存有显著差异.本文在证实磁刺激穴位能够改变皮质可塑性的同时,也为进一步证明穴位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诊断早期抑郁症的非线性脑电动力学特征变化,选取早期抑郁症患者、中晚期单相抑郁症患者、双相抑郁症患者和正常被试各18例,分别实施安静闭眼状态下本人姓名唤名+3种音乐启动情绪的脑电数据采集,分析关联维数D2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唤名+音乐刺激下,1)早期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左半球多数导联略低于正常组,其右半球的多数导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2)早期单相抑郁症患者位于右前额叶(PF2-A2)及左前额叶(PF1-A1)的关联维数D2分别高于和低于中晚期单相抑郁症及双相抑郁症患者,其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唤名+音乐刺激可诱发早期单相抑郁症患者左右侧前额叶背外侧正中区的非线性脑电之关联维数的异常升降特征,基于结果1)可辨别早期单相抑郁症与正常人,基于结果2)可辨别早期单相抑郁症与中晚期单相抑郁症及双相抑郁症.  相似文献   

10.
11.
思维脑电信号的关联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算法计算了5种不同心理作业下的思维脑电信号的关联维数。计算结果表明:对同一个电极上的脑电数据而言,心算乘法和想象几何图形旋转这两种心理作业下平均关联维数的值比较大。这说明当大脑进行心算乘法和想象几何图形旋转时,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加剧,导致脑电信号变的复杂。此外,每种心理实验作业下电极01、02处脑电信号关联维数值均较大,表明枕区皮层神经元相对于大脑皮层其他部位的神经元始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0~10岁健康儿童C-反应蛋白含量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采用QuikRead免疫透射分析仪检测416名健康儿童C-反应蛋白含量,于每日质控合格后检测临床标本,对所得数据值进行处理,参考值用第2.5百分数位(P2.5)和第(P97.5)百分位数区间确定.结果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中位数:男,4.19mg/L;女,4.38mg/L.两组进行非参数两个独立样本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061,P〉0.05)将两组合并,用百分位数法计算P2.5=1.13mg/L,P97..5=8.48mg/L,其95%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13~8.48mg/L,比临床通用的(〈10mg/L)略低.结论健康儿童C-反应蛋白有其特殊性,与通用的参考范围略有差异,所以建立0~10岁健康儿童C-反应蛋白的参考区间对诊断感染性疾病,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的脑组织结构及单胺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8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OLE+美沙酮处理组和美沙酮处理组。按递增法采用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30 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脑额叶皮层细胞结构的变化,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中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洛因依赖大鼠出现大脑额叶皮层结构不清、神经元发育不良、皮层厚度减小、脑单胺类递质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OLE+美沙酮处理组和美沙酮处理组的大鼠大脑额叶皮层结构清晰、皮层厚度增加、脑单胺递质含量显著降低。结论:OLE联合美沙酮明显改善了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保护了脑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脑内单胺递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性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关系.方法收集T2DM患者20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值,依据IM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IMT厚度0.9 mm)、增厚组(1.3 mm≥IMT厚度≥0.9 mm)、斑块形成组(IMT厚度≥1.3 mm),各组分别为65例、78例及57例.选择同时间段正常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GE-V2V1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颈动脉IMT二维超声图像;同时检测血清UA、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10指标水平,并进一步分析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组、增厚组、斑块组中的T2DM患者与同期对照组中的健康体检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UA、HCY、IMT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血清中UA、HCY及IMT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增厚组、斑块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中UA、HCY及IMT值均明显升高;斑块组患者血清中UA、HCY及IMT值均高于增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血清中的hs-CRP、IL-6水平均显著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增厚组和斑块组T2DM患者血清中hs-CRP、IL-6水平均升高,IL-10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T2DM患者血清中hs-CRP、IL-6水平均高于增厚组,IL-10水平较增厚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HCY、IMT、hs-CRP、IL-6、IL-10可作为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的重要指标,其中UA、HCY、hs-CRP、IL-6与大血管病变关系较密切,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IL-10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跳间期之间的时间差异,即使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这种差异也普遍存在.心率变异性信号蕴含着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调节的大量信息,富含复杂的非线性成分.本文从心率变异性数据在延迟嵌入相空间中的几何分布入手,提出分布维数的概念,并提出在主分量分析方法中以高斯信号的特征值谱斜率为阈值区分信号方向和噪声方向,以此研究在相同嵌入维下健康年轻人、健康老年人和充盈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率变异性数据在延迟重构相空间中的分布维数,发现健康年轻人的分布维数最高,健康老年人和充盈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分布维数都大大降低.该方法需要的数据量小,计算简单,具有很好的抗噪声能力,为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负激活作为一种定量分析静息状态脑活动的方法对脑功能成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关注不同认知任务下的负激活信息,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提取三个试验任务(符号方向判别、数字加和与汉字字形认知)的负激活点分别构建网络,发现三个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性.同时计算了网络的度值和介数值,推测出扣带回\楔前叶,额叶是静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关键区域.提出了一种研究静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信息不同于体素逐点分析获得的局部激活信息.它反映了大脑任意两个体素点间的关联性以及在静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整体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已有研究发现人静息态时大脑皮层活动处于近临界状态,且具有优化的信息传输效率.然而大脑在感觉刺激状态下脑电临界动力学特征少有研究.此外,轻音乐被报道对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术后损伤均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本文应用临界动力学理论,研究了轻音乐刺激状态时大脑皮层脑电临界动力学特性.我们记录了26名被试在闭眼、睁眼及闭眼听音乐状态的脑电信号,对3种状态进行了频率特性和临界动力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人在睁眼状态,全脑脑电信号活动率显著高于闭眼和听音乐状态.相对于闭眼的临界状态,音乐状态和睁眼状态分别趋向于次临界和超临界的状态,即趋向于系统的低耗能态和高耗能态.说明轻优美的音乐可以帮助大脑进入更好的休息状态,没有大尺度的活动发生,这为音乐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已有的关于心算脑电的研究大多是从时域角度出发,该文旨在从频域上研究三种不同复杂度心算任务的多通道脑电的因果连结流增益特征变化,以及在不同脑区之间的差异。利用定向传递函数的方法估计得到因果连接矩阵,计算δ、θ、α、β、γ频段下信息流增益特征,得到三种任务流增益均在中央-顶叶较活跃;并且复杂的心算相对于简单心算引起了F4通道的流增益活跃。不同脑区比较得到三种任务在高频段,尤其是β频段更具有显著性差异。复杂的心算能够增加右侧额区和高频段左颞区的信息流活动,减少顶区的信息流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DTI)在脑胶质瘤手术中对术者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以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33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行MR-DTI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根据MR-DTI检查结果将肿瘤与瘤周白质纤维束的影像学关系分为3类:Ⅰ类-挤压型,Ⅱ类-浸润型,Ⅲ类-破坏型。对3种MR-DTI类型术前神经功能状态之间的差异、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改变之间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之间的差异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Ⅰ类-挤压型12例,Ⅱ类-浸润型12例,Ⅲ类-破坏型9例。①各类型内肿瘤实质FA值与对侧正常脑组织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MR-DTI类型患者的术前神经功能状态之间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TI能够显示脑胶质瘤与肿瘤附近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其能够帮助神经外科医师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该文用平衡控制机理研究年龄增长对人体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利用三维运动跟踪系统对6名老年人及8名年轻人进行了平衡测试,根据SD(stabilogram-diffusion)分析方法,讨论老年人和年轻人平衡控制机理的差异.结果显示: 老年受试者在开环控制体现更多不稳定性,闭环控制反馈控制活动明显延迟;与年轻受试者相比,老年受试者6个评估参数(短时间间隔扩散系数,长时间间隔扩散系数,短时间间隔Hurst指数,长时间间隔Hurst指数,开、闭环控制临界点时间间隔及位移变化均方差)值均有所增加,其中有3个参量(短时间间隔扩散系数,开、闭环控制临界点时间及位移变化均方差)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