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和173Yb(18O,4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87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观测到基于νi13/2,ν7/2-[503],νi213/2νj,ν3/2-[512]和ν1/2-[521]组态的转动带,并且利用推转壳模型对这些转动带的性质进行了解释.总Routhian面计算表明:νi13/2转动带具有显著的负γ形变;负宇称带具有近似长椭球的形变.通过比较带内B(M1)/B(E2)比率的实验值和由Dnau和Frauendorf半经典公式得到的理论值,发现ν7/2-[503]转动带在低转动频率下的带交叉是由一对h9/2质子顺排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160Gd(35Cl,5nγ)190Tl反应研究了双奇核190Tl的高自旋态,建立了由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和一个具有单粒子激发特征的级联组成的190Tl能级纲图.确定地指定了190Tl扁椭球转动带的自旋值,首次发现了190Tl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基于双奇核Tl能级结构的相似性,重新指定了双奇核192~200Tl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能级自旋值,在这些扁椭形变核中均出现了低自旋旋称反转.考虑了p-n剩余相互作用的2-准粒子-转子模型能够定性地解释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出现的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3.
利用160Gd(35Cl,5nγ)190Tl反应研究了双奇核190Tl的高自旋态,建立了由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和一个具有单粒子激发特征的级联组成的190Tl能级纲图.确定地指定了190Tl扁椭球转动带的自旋值,首次发现了190Tl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基于双奇核Tl能级结构的相似性,重新指定了双奇核192~200Tl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能级自旋值,在这些扁椭形变核中均出现了低自旋旋称反转.考虑了p-n剩余相互作用的2-准粒子-转子模型能够定性地解释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出现的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和^173Yb(^18O,4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87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观测到基于vi13/2,v7/2^-[503],vi^213/2vj,v312^-[512]和v1/2^-[521]组态的转动带,并且利用推转壳模型对这些转动带的性质进行了解释.总Routhian面计算表明:vi13/2转动带具有显著的负γ形变;负宇称带具有近似长椭球的形变.通过比较带内B(M1)/B(E2)比率的实验值和由D6nau和Frauendorf半经典公式得到的理论值,发现v7/2^-[503]转动带在低转动频率下的带交叉是由一对h9/2质子顺排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16Cd(^27Al,4n)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对A=130-140核区的奇A核139Pm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根据γ-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扩展并更新了^139Pm的能级纲图.实验观测到基于πh11/2和πg7/2 [πh11/2]^2(或者πd5/2 [πh11/2]^2)组态的转动带,利用已有的理论计算结果对这些转动带进行了解释.同时还观测到三个具有很强M1跃迁、旋称劈裂很小的△I=1的带.通过简单分析和系统学比较,指认了它们的组态,发现它们具备磁转动带的特性,很可能是磁转动带.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离融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86Au的高旋态能级结构.扩展了186Au核基于πh9/2i13/2和πi13/2i13/22-准粒组态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并重新指认了两条转动带的能级旋值,发现两条转动带在低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系统地分析了Au同位素双奇核πh9/2i13/2,πi13/2i1/3和πh-111/2-νi-1312转动带的旋称劈裂特征.本工对186Au核πh-111/-2νi-132/2j(j=p3/2,f5/2)转动带(17+)态之上能级结构了修改.根据验提取的准粒顺排角动量以及对Au双奇核带结构的系统性比较和分析,别出了一条组态为πh-111/-2νi-1322h-19/2的扁椭球转动带.  相似文献   

7.
利用160Gd(35Cl, 5nγ)190Tl反应研究了双奇核190Tl的高自旋态, 建立了由πh9/2Äνi13/2 扁椭球转动带和一个具有单粒子激发特征的级联组成的190Tl能级纲图. 确定地指定了190Tl扁椭球转动带的自旋值, 首次发现了190Tl πh9/2Äνi13/2 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 基于双奇核Tl能级结构的相似性, 重新指定了双奇核192~200Tlπh9/2Äνi13/2 扁椭球转动带能级自旋值, 在这些扁椭形变核中均出现了低自旋旋称反转. 考虑了p-n剩余相互作用的2-准粒子-转子模型能够定性地解释πh9/2Äνi13/2 扁椭球转动带出现的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束流能量为94MeV的熔合蒸发反应154Sm(19F,5n)168Lu布居了双奇核168Lu的高自旋态,发现一条新转动带,将其指定为建立在π7/2+[404]υ5/2-[523]基态上的转动带,并发现了π7/2+[404]υ5/2+[642]和π9/2-[514]υ5/2+[642]转动带同低激发态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了转动带的自旋.  相似文献   

9.
利用152Sm(35Cl, 5nγ)182Au核反应产生并研究了双奇核182Au的高自旋态, 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82Au基于πh9/2 Äνi13/2πi13/2 Äνi13/2准粒子组态上的转动带能级纲图, 发现在低自旋区, 两个转动带能级均出现旋称反转. 用推转壳模型对182Au的转动带能级进行了理论研究, 发现当采用形变和对力自洽计算后, 从理论上可以定性地解释182Au核中两个转动带出现的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用能量为140MeV的27Al束流轰击145Nd氧化靶,通过145Nd(27Al,4nγ)168Ta熔合蒸发反应对双奇核168Ta的高自旋态进行了实验研究.扩展了基于πh11/2×vi13/2和π5/2^+[402]×v512^+[642]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能级纲图.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对两转动带的准粒子顺排特征作了分析.通过B(M1)/B(E2)的理论与实验值比较以及168Ta相邻双奇核能级间隔系统性,进一步确定了两转动带的准粒子组态和能级的自旋字称.  相似文献   

11.
用能量为140MeV的27Al束流轰击145Nd氧化靶,通过145Nd(27Al,4nγ)168Ta熔合蒸发反应对双奇核168Ta的高自旋态进行了实验研究.扩展了基于πh11/2νi13/2和π5/2 [402]ν5/2 [642]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能级纲图.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对两转动带的准粒子顺排特征作了分析.通过B(M1)/B(E2)的理论与实验值比较以及168Ta相邻双奇核能级间隔系统性,进一步确定了两转动带的准粒子组态和能级的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非完全熔合反应192Os(7Li,α2n)布居了稳定核193Ir的高自旋态.基于标准在束γ谱学实验测量结果,扩展了193Ir核原有的能级纲图,并首次观测到了建立在πh11/2组态上的转动带能级结构.根据邻近奇A核已有的高自旋态核结构知识,通过系统学比较和分析,建议了193Ir核的3-准粒子组态.实验发现187-193Ir核πh11/2转动带的旋称劈裂随着中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利用Total-Routhian-Surface理论计算,可以定性地解释这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102)Zr原子核能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SM方法对102Zr原子核的能带进行了理论计算,很好地再现了实验结果.另外,通过对晕带,准粒子转动带,边带的能量,带头对应组态的分析,得出了形成这些轴对称形变带的微观机制:低激发形变带主要是位于N=4和N=5壳层上的高j侵入态1g7/2和1h11/2引起的;特别是v5/2-[532],v3/2+[411]和v3/2+[413]轨道上的准粒子对该原子核形变的发生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非完全熔合反应192Os(7Li,(p,d,t)xn)布居了稳定核195pt的高自旋态.根据γ-γ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195pt核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11条新的γ跃迁和9个新能级.通过与邻近核的能级系统性比较,指出了195Spt核基于vi-113/2,和vi-213/2vj-1(j=p3/2,f5/2)组态的转动带能级结构.同时,利用Total-Routhian-Surface(TRS)理论计算结果讨论了195pt核的转动带性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24Sn(11B,6n)129Cs布居了129Cs的高自旋态,束流能量为65 MeV。实验重建了129Cs的能级纲图,几条新的能级被观测到。利用多普勒线移衰减法测量了部分转动带的能级寿命,提取了129Cs转动带的电四极矩。转动带的旋称劈裂显示,g7/2,h11/2转动带的顺排分别来至于质子顺排和中子顺排。根据提取的电四极矩分析可以看出,在较低自旋处,h11/2转动带的电四极矩小于g7/2转动带;129Cs的3个转动带在准粒子顺排后,原子核形状均发生了明显变化。TRS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反映了g7/2,h11/2轨道质子对129Cs原子核不同γ形状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室温(300 K)情况下,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γ-TiAl单晶纳米杆的拉伸变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其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γ-TiAl单晶纳米杆在室温下的形变机制为1/2[-1-10]普通位错及孪生,且首先发生1/6[-1-12]的孪生形变,随后通过部分位错1/6[-2-1-1]和1/6[-1-21]的反应形成1/2[-1-10]普通位错.  相似文献   

17.
文[1]、[2]提出了Fuzzy对称方阵的可实现问题,并给出了n阶可实现的Fuzzy对称方阵的容度概念.本文继[1]、[2]的工作,给出了半环[0,1]上可实现的Fuzzy对称方阵B的容度γ(B)=1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判别γ(B)=1的一个简便方法;同时还给出了n阶Fuzzy对称方阵是可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确定了室温下NO2分子在524-529.5nm区域的5个新振动带,并分析了每个振动带的转动结构,确定了这些带的带源、转动常数以及旋-转耦合常数等分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得到转动标识的谱线均属于平行跃迁, 电子激发态的振动能级与电子基态的高振动能级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简明的方式导出了带通信号的一阶抽样频率,说明了若抽样频率为f_s,则精确恢复原信号的理想带通矩形滤波器的带宽是f_s/2.设带通信号的谱分量限制在f_1≤|f|≤f_1+W内,抽样频率在(2f_2)/m≤f_s≤(2f_1)/(m-1)(m是不大于f_2/W的正整数)内选择,则理想带通恢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是h(t)=T_s/πt[sin2πf_οt-sin2π(f_α-f_s/2)t]这里f_α=(m/2)f_s.当f_s=(4f_ο)/(2m-1)时,该滤波器对称于中心频率f_ο。  相似文献   

20.
实验测定了室温下NO2分子505~520nm区域高分辨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在505~520nm范围内标识了10个振动带,并作了转动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带头位置、转动常数和旋-转耦合常数等,发现了4个新的振动带,对振动带的转动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得到分析的谱线均属于平行跃迁1(A)1-2(B)2,电子激发态2(B)2与基态2(A)1高振动能级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