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菊糖酶酵母去阻遏突变体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株萨地假丝酵母(Candida Salmenticensis B—102)能产生菊糖酶(Inulinase)。经研究发现,这株酵母酶系统合成菊糖酶时受右旋糖、果糖的抑制。因此,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菊糖连续水解制备高果糖浆时,将受到限制。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菌体细胞后,通过脱氧葡萄糖选择淘汰,分离到稳定的菊糖酶合成去阻遇突变体。测定了突变体的一些特性,并探讨诱变处理对菌体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脉冲磁场对Kluyveromces fragilis生长及菊糖酶合成的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脉冲电磁场对kluyveromyces fragilis细胞生长和菊糖酶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94Hz,14mT,脉宽为1300μs,间歇时间为8700μs,上升和下降时间为200μs的矩形脉冲磁场的作用使菊糖酶活力提高了23%,这种脉冲电磁场对酶的诱导合成作用使菊糖酶的合成总量是对照样的136%,同时发现这种作用使对应菊糖酶mRNA合成量增大,而且菊糖酶mRNA合成量增大与菊糖酶生成量  相似文献   

3.
脉冲磁场对Kluyveromyces fragilis生长及菊糖酶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脉冲电磁场对Kluyveromycesfragilis细胞生长和菊糖酶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94Hz,14mT,脉宽为1300μs,间歇时间为8700μs,上升和下降时间为200μs的矩形脉冲磁场的作用使菊糖酶活力提高了23%.这种脉冲电磁场对酶的诱导合成作用使菊糖酶的合成总量是对照样的136%.同时发现这种作用使对应菊糖酶mRNA合成量增大,而且菊糖酶mRNA合成量增大与菊糖酶生成量的增加相关.可以认为脉冲电磁场促进了Kluyveromycesfragilis菊糖酶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相似文献   

4.
以单糖、双糖和多糖等8种有机化合物为碳源,培养丝孢酵母ST851,结果发现该菌株在上述各种碳源中均生长良好,但只有在木糖和木聚糖碳源中培养时,才呈现β-木聚糖酶活性;该菌株所产生的β-木聚糖酶是诱导酶,木糖和木聚糖是良好的诱导物;麸皮和半纤维素可大幅度提高酶活力.在液体或固态培养中,酶活力可分别达到14.4IU/ml和73.6IU/g曲.5-氟尿嘧啶和放线菌酮均对该酵母所产的β-木聚糖酶有强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碳源对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ataneum ST851)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糖,双糖和多糖等8种有机化合物为碳源,培养丝孢酵母ST851,结果发现该菌株在上述各种碳源中的均生长良好,但只有在木糖和木聚糖碳源中培养时,才呈现β-木聚糖活性,该菌株所产生的β-木聚糖酶是诱导酶,木糖和木聚糖是良好的诱导物,麸皮和半纤维素可大幅主提高酶活力,在液体或固态培养中,酶活力可分别达到14.4IU/ml和73.6IU/g曲,5-氟尿嘧啶和放线菌酮均对该酵母所产的β-木聚糖酶有强列抑抽  相似文献   

6.
棒曲霉Ac-22β-木聚糖酶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棒曲霉(Aspergillusclavatus)Ac-22β-木聚糖酶的合成被木糖、木聚糖和含木糖苷的物质所诱导,而受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蔗糖等易利用的碳源阻遏,但它可产生部分组成型木聚糖酶,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已亚胺及呼吸抑制剂叠氮化钠、碘乙酸强烈抑制β-木聚糖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长双歧杆菌在分别以葡萄糖、菊糖和菊糖酶解所得低聚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在这些培养基中,长双歧杆菌最高菌体质量浓度分别是0.30、0.37、0.41,g/L,在以菊糖和低聚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要好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长双歧杆菌的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在分别以菊糖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其形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一株土曲霉金色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 var.aureus Fx-2),从土壤中分离出该菌株在培养基中添加 1.0%玉米浆,5.0%菊糖、发酵6d,可产生活性达55.3units/ml的菊糖酶(Inulinase)。这种酶能被菊糖(Inulin)所诱导,而不被蔗糖、棉子糖、纤维素、葡萄糖或果糖所诱导。酶对菊糖水解反应的最适pH4.5,最适温度55℃。在pH4.5~5.5内,30℃保持24h;或pH5.0,60℃保持 10 min,酶的活性均能维持稳定。2.0%菊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7 h内底物几乎100%被酶水解。产物的总糖中,果糖占93.0%、葡萄糖占5.8%。这株土曲霉合成菊糖酶时,最适pH为4.0,生成的酶具有较满意的水解性能和对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青霉菌(Penicilliumsp.91—4)合成菊粉酶的调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青霉菌(Peniciliumsp.91-4)合成菊粉酶的调节控制时发现该菌株菊粉酶合成速率与菌体生长速率呈负相关,酶的合成受菊粉诱导和菊粉降解物阻遏调控.通过放线菌素D等抑制剂对酶合成影响的研究,认为菊粉酶生物合成时降解物的阻遏发生在转录水平.阻遏条件下菌体ATP水平比诱导条件下高103倍,菌体ATP水平是反映青霉91-4菊粉酶合成状况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0.
芽胞杆菌EV23基本为组成性地合成碱性纤维素酶,以不同碳源生长时酶合成水平差别不显著。葡萄糖(Glu)、果糖等易代谢碳源在ρ=10g·L-1时,不但不抑制酶的合成,还相对地促进酶的合成。以Glu为碳源培养,ρ=40g·L-1时酶合成水平最高,ρ≥50g·L-1时酶合成才有部分被阻遏。ATP、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对酶合成有一定的阻遏作用,表明EV23碱性纤维素酶的抗阻遏合成是有一定限度的。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分离到几株产肌酐水解酶的菌株,对所产酶的特性分析表明,菌株 42 1 表现较高的产酶性能且所产的酶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对菌株42 1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菌株 42 1 以酵母膏和玉米浆为氮源时表现较高的产酶性能,葡萄糖等容易利用的碳源的存在对酶的产生没有抑制作用.诱导物肌酐、肌酸、肌氨酸、氯化胆碱和尿素可以诱导酶的产生,Mn2+、Co2+对酶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戊二醛交联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和吡喃糖氧化酶分别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载体膜上,制备电流型电化学酶电极。在SBA双电极分析仪器上安装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和吡喃氧化糖氧化酶电极,分别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木糖及葡萄糖木糖混合样品进行测试,以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为对照,研究吡喃糖氧化酶电极对葡萄糖、木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吡喃糖酶电极对葡萄糖和木糖都具有良好的响应特征。葡萄糖测定的精密度(RSD)为1.10%(n=10),在10~1 00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 0);木糖测定的RSD为0.80%(n=10),在10~1 600 mg/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 8);在葡萄糖木糖混合液测定时,吡喃糖氧化酶电极呈现明显的双底物催化特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和木糖的响应具有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对一株能利用木糖产乙醇的管囊酵母D-21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了接种量、氮源、碳源和维生素对乙醇产量和还原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过高会影响乙醇产量,以6%(体积分数)为宜;当木糖质量浓度为50 g/L,碳氮质量比为20∶1,使用酵母膏和尿素组成的复合氮源时(质量比为2∶1),发酵72 h后所得乙醇质量浓度为12.5 g/L,达到理论产量的55%;当木糖与葡萄糖的质量比为3∶1时,乙醇质量浓度为15.72 g/L,为理论产量的69%;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10-5维生素B6可使乙醇产量提高18.3%。  相似文献   

15.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作为一种食品安全级酵母,具有生长快,生物量高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重组蛋白表达的宿主系统.启动子是供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调控着转录的起始过程,直接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本文通过易错PCR技术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菊粉酶启动子Pinu进行两轮突变,以阿魏酸酯酶(Est1E)作为报告基因,经筛选、鉴定获得了5个可以显著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的突变型启动子Pm1D81、Pm1F138、Pm2Q89、Pm2M73、Pm2X47,报告蛋白Est1E的酶活性是启动子改造前的2.31,2.65,5.01,5.40,5.43倍.随后测试了启动子Pm2X47对外源蛋白甘露聚糖酶和赤霉烯酮降解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酶的表达量均有提高,分别是启动子改造前的3.57倍和4.13倍.上述结果提示,改造后的菊粉酶启动子在提高外源蛋白表达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作为新型候选表达元件,以提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重组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各种培养基成分对斜卧青霉抗降解物阻遏突变株JU_1和野生菌株114—2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初步确认了斜卧青霉的纤维素酶及其它几种糖苷酶均为部分组成型酶,不需要专门的诱导物。“诱导”只是增加酶的产量。降解物阻遏是菌株控制其产酶量的主要调节机制。抗降解物阻遏突变可能同产能代谢部分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生物菊粉酶的研究进展,酶的来源,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19.
超声波对菊糖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频率为20kHz、功率为20W的超声波可促进固定化菊糖酶的催化作用,对促进经超声波作用发酵后生产的菊糖酶的作用更为明显,以蔗糖为底物的酶活力提高了60%。,在超声波作用下,研究固定化菊糖酶动力学结果表明:其酶反应最适pH和温度基本不变,但Lineweaver_Burk曲线产生偏移。在探讨超声波对促进固定化菊糖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时,初步探明超声波对促进反应体系的扩散和传输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