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作物耐盐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从作物耐离子胁迫、耐渗透胁迫和细胞编程性死亡调节三个方面概述了作物耐盐的生理生化机制;介绍了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与植物耐盐相关的基因,并根据作物的耐盐机理,对这些与耐盐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转耐盐基因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其转基因植物的耐盐生状况,并提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植物耐盐性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植物液泡膜H+-PPase是一种区别于H+-ATPase的质子泵,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该文重点介绍植物液泡膜H+-PPase基因及同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该基因在不同植物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并展望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耐盐抗旱基因工程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土壤盐渍化的日益加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人们从改良盐渍土和植物耐盐育种两个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现有植物物种进行耐盐性筛选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造新的耐盐品种是进行植物耐盐育种的两种主要方法.随着对植物耐盐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培育高效耐盐作物品种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植物耐盐突变体筛选、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研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PHT1磷酸转运蛋白家族负责调控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磷以及细胞间无机磷(Pi)的转运.本文以盐芥幼苗根cDNA为材料,克隆到盐芥磷酸转运蛋白ThPHT1;8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hPHT1;8蛋白编码52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58.1,ku,等电点6.33,是一个定位在细胞膜上的疏水、无信号肽的非分泌性蛋白,含有高亲和力磷酸转运蛋白典型的跨膜结构.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低磷胁迫能促进ThPHT1;8基因在盐芥根部的表达,而且不同磷浓度处理下ThPHT1;8基因表达的模式不同.ThPHT1;8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不同浓度低磷胁迫处理下,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35S:ThPHT1;8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主根根长显著增加、侧根密度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无机磷和总磷含量提高,花青素含量降低.上述结果表明,盐芥ThPHT1;8基因确实参与低磷胁迫时植物的应答,能够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低磷能力,为土壤磷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候选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盐胁迫生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近年来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阐述了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抗盐品种的培育.从生理和细胞水平上综述了盐生植物的抗盐机理,并对抗盐基因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盐生植物在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结构。从根、茎、叶三方面总结了盐生植物的耐盐结构特点,旨在为盐生植物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植物体微观结构资料。  相似文献   

7.
海水农业:梦想与现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水农业定义为利用海水灌溉陆地种植作物。尽管它是一个古老的梦想,但其实验研究始于二战后生态学家Borko和园艺学家Boyko。随着世界人口膨胀,淡水资源短缺形势日趋严峻,发展海水农业成为必然趋势,海水农业有两条途径,其一为培育耐盐传统作物如小麦和番茄,另一为驯化野生耐盐植物,即盐生植物,使之作物化,前一途径随着植物耐盐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技术进展已露曙光;后一途径已取得有限成功如海蓬子与碱蓬的商业  相似文献   

8.
从盐胁迫对植物遗传物质的影响、植物抗盐遗传和育种、与抗盐有关的基因的分离鉴定以及外源DNA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植物和抗盐性研究四个方面探讨了植物遗传工程与抗盐性研究的关系,为研究抗盐机理和选育抗盐植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植物在盐环境下所受的伤害和植物的耐盐机理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深入揭示植物耐盐机理,筛选耐盐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耐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植物的耐盐机理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作物耐盐性等方面,对近年来植物耐盐研究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耐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对作物抗逆育种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整体水平上阐述了植物感受盐渍胁迫及其应答的基本分子机理,并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转运蛋白(transport protein)是膜蛋白的一大类,介导生物膜内外的化学物质及信号的交换。植物体内存在多个与Na~+转运相关的蛋白,其中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Vacuolar Na~+/H~+antiporter,NHX)在离子稳态和提高植物耐盐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转运蛋白基因在短命植物小拟南芥(Arabidopsis pumila)耐盐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基于小拟南芥响应高盐胁迫叶片转录组数据筛选出1157个转运蛋白基因,按功能分为Na~+转运蛋白,K~+转运蛋白,Ca~(2+)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以及糖转运蛋白等,其中功能注释为Na~+转运蛋白的基因有24个。K均值(K-mean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57个转运蛋白基因分布于20个K subcluster,其中在K6、K9、K15子聚类中的基因数量分布较多,分别为172、193、190个。在分布于K6子聚类的Na~+转运蛋白基因中,有一个编码NHX2蛋白的基因经盐胁迫处理后明显上调表达。采用RT-PCR克隆了Ap NHX2基因,Ap NHX2开放阅读框1626 bp,编码541个氨基酸。Ap NHX2蛋白是一个典型的跨膜转运蛋白,具有12个跨膜结构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p NHX2与拟南芥At NHX2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Ap NHX2基因在小拟南芥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花中表达量最高。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过量表达载体35S∶Ap NHX2并转化农杆菌GV3101。本研究为进一步阐述转运蛋白基因在小拟南芥响应盐胁迫中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引进耐盐植物改良该地区盐碱地是一种"治标又治本"的办法.但耐盐植物种类繁多,耐盐机制复杂,盲目引种只能加重生态破坏,因此,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现状调查研究,改良培育适宜的耐盐植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现状、耐盐植物种类特点、耐盐机制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植物的研发及盐碱地植物改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植物的耐盐机理和植物耐盐育种的研究情况,讨论了耐盐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点对现有植物的耐盐性筛选和抗渗透胁迫基因工程中的诱导渗透调节剂合成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采取野外调查、室内试验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海岸线、漳州海岸线和泉州湾等滨海区耐盐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至少有各类耐盐园林绿化植物40科,58种,其中48种属高度耐盐,10种中度耐盐.目前只有47种耐盐园林绿化植物已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应用,占81%,尚有11种未被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展华南滨海耐盐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是极端耐盐的单细胞真核绿藻,依赖于NAD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NAD+-GPD)是盐生杜氏藻调渗物质——甘油合成的关键酶.盐生杜氏藻NAD+-GPD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含双结构域(SerB和GPD)的GPD基因.而双结构域可能是盐生杜氏藻具有极强耐盐性和快速合成甘油的关键.通过与莱茵衣藻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发现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也存在具有SerB和GPD结构域的NAD+-GPD基因序列.在对两个物种NAD+-GPD基因的基因结构、mRNA组成成分、编码蛋白及其理化性质和编码蛋白结构的分析中,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针对目前仅在盐藻和衣藻中发现含SerB和GPD结构域的NAD+-GPD基因这一现象,分别对SerB和GPD结构域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盐生植物是一类能够在盐渍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即在含有渗透压为3.3巴(等于70mM单价盐)以上的盐水生境中的天然植物区系(Munns,R,et al,1983)。盐生植物种类繁多,在现存的94个目的开花植物中,有38个目中有盐生植物。盐生植物的耐盐机理也不相同,有的泌盐,有的拒盐,有的稀盐,有的兼而有之。通常根据其主要的抗盐机理将盐  相似文献   

18.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的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该草种的遗传转化体系,并成功地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克隆自辽宁碱蓬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转移进多年生黑麦草,获得的转基因株系Gsc-LP5通过PCR检测证明了目的基因的存在,通过叶片离体检测法证明了作为检测基因随同质粒一同转入的抗潮霉素基因的表达,通过盆栽耐盐试验证明了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将从抗逆生物盐生杜氏藻中克隆得到的DsNRT2(码硝酸盐转运蛋白)导入紫花苜蓿"中苜一号"中,在含50 mg/L的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获得再生苗35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鉴定,得到7株阳性苗,表明DsNRT2基因已整合到苜蓿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盐碱、耐干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克隆、鉴定的抗盐、耐旱基因中细胞相容性物质合成基因及其来源、作用机制,及它们在转基因植物中的遗传稳定性及转基因植物的抗盐、耐旱性等;同时对抗盐;耐旱的信号传导和转录因子等的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