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杆菌介导的杜氏盐藻Dscbr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将从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mlina)中克隆到的抗逆基因Dscbr(编码一种早期光诱导蛋白)导入紫花苜蓿栽培种“中苜一号”,获得52个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获得6株阳性苗,PCR阳性率为11.54%.结果表明Dscbr基因已整合到苜蓿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应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施用氮、磷、钾肥料及草炭的盆栽试验,研究施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芽苗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应通辽地区苜蓿芽苗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为:尿素201.1 kg.hm^-2,过磷酸钙302.6kg.hm^-2,硫酸钾440.0 kg.hm^-2,草炭0.01 kg.hm^-2.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组分及产量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对1年生、2年生、3年生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草产量及其组分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株高标准差增加,整齐度降低;混播组分中紫花苜蓿所占的比例增加,无芒雀麦所占比例减小;1年生混播草地中,第1茬无芒雀麦草产量高于紫花苜蓿,第2茬紫花苜蓿草产量高于无芒雀麦;2年生、3年生混播草地中,第1茬、第2茬、第3茬紫花苜蓿草产量均高于无芒雀麦.从年总草产量来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草产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2012年在内蒙古多伦县建植人工草地试验小区,通过对豆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禾本科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进行单播和混播试验,对株高、牧草产量、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竞争平衡指数以及粗蛋白、粗纤维、灰分等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混播紫花苜蓿的株高高于单播,而混播冰草的株高在7、8月低于单播,9月则高于单播.2)生长季7—9月,单播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均高于混播,但差异不显著(P>0.05);单播冰草的干草产量均低于隔行混播,且差异显著(P<0.05).3)紫花苜蓿和冰草的相对产量RY值均显著小于1.0,表明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紫花苜蓿和冰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均显著小于1.0,表明紫花苜蓿和冰草之间存在竞争作用.4)混播的紫花苜蓿和冰草的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单播,而粗纤维含量均高于单播,而紫花苜蓿和冰草的灰分含量隔行混播和单播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考虑牧草产量,紫花苜蓿更适合单播,冰草更适合混播;考虑资源竞争利用效能和牧草品质,总之紫花苜蓿和冰草都更适合单播.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紫花苜蓿新品系MS-LM01的抗旱性,采用盆栽断水法模拟土壤干旱胁迫,设置三个水分梯度,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响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各品种的株高、根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其他4个品种相比,MS-LM01在轻度干旱(LS)和重度干旱(SS)处理下株高、生物量、根粗、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较小.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陇东MS-LM01甘农3号金皇后中苜1号.表明新品系MS-LM01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以及优良的农艺性状,这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择以及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浓度NaHCO_3对紫花苜蓿进行碱胁迫处理,测定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胁迫程度的增强,紫花苜蓿H_2O_2含量先下降再上升,O_2~-·产生速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上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紫花苜蓿CAT酶活性显著上升,SOD和POD活性先下降再升高.叶绿素含量随着碱处理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紫花苜蓿对土壤碱胁迫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年生苜蓿采取切根与不切根处理,调查苜蓿枝条数目、株高和产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切根可以提高多年生紫花苜蓿产量,为多年生紫花苜蓿高产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耐盐突变体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对紫花苜蓿2号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筛选出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茎尖、茎段及叶片作为外植体,确定了叶片作为紫花苜蓿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在1/4、1/3及2/3 3种不同海水培养基上分别诱导出紫花苜蓿耐盐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得到不同耐盐程度的新株系,移栽后得到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
在同等环境条件下按不同比例混播禾本科牧草无芒雀麦和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结合两种牧草各自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等指标比较两种牧草发芽率、株高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当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混播比例为20∶20时,其平均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土壤盐渍化是降低植物生产力、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菌对土壤盐渍化非常敏感,因此探讨盐胁迫下荒漠植物根际根瘤菌资源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有望为豆科植物新型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研发和增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耐盐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质菌种资源。方法 以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根际分离得到的3株根瘤菌(WAW-10、WA30-5和WM30-21)为研究对象,探究0和300 mmol/L NaCl处理下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结果 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促进了正常条件和盐胁迫下紫花苜蓿植株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含碳量和含氮量均显著提升,尤以菌株WM30-21的综合效果最佳;各接菌处理均可诱导紫花苜蓿结瘤,尤以菌株WM30-21的效果最佳。盐胁迫下,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维持了质膜的相对完整性;并提高了紫花苜蓿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从而增强了渗透调节能力;还降低了紫花苜蓿植株中的Na+含量、维持K+含量的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钾、钠离子物质量之比(K+/Na+),其中以菌株WM30-21的效果最佳。结论 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并通过维持质膜的相对完整性、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和提高K+/Na+来增强其耐盐性,其中以菌株WM30-2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