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十四五"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导向,分析秦岭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可行性以及评价的必要性,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结构模型,结合秦岭地区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发展现状,秉承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原则设置A经济发展绿色转型、B资源利用绿色转型、C环境保护绿色转型、D产业持续发展绿色转型4个一级指标以及下属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并计算赋权.同时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平台构建、评价结果运用进行说明,构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绿色经济理论,提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内涵.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链建设及绿色管理4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利用熵权系数法客观地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园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从中识别和分析开发区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展新能源效益值的绿色评价为目标层,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为准则层,依据一定的构建原则,提出了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约束条件,构建起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施工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施工技术,最大程度减小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及层次分析、系统工程等研究方法,构建出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编码体系、指标权重、评价基准和评价方法。该体系可为中国制定绿色施工标准提供参考,可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推动中国绿色施工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春波  孟超 《河南科学》2011,29(3):374-378
运用BPEIR模刑及特尔菲法,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产出、资源再利用、减量化、产业发展4个类指标共19个单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1999-2008年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  相似文献   

6.
申俊杰 《科技信息》2010,(21):J0222-J0222,J0206
根据太原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指导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法的思想,构建了太原市适应性更强、更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别对建筑建造的设计阶段从绿色性、经济性、地域性这三方面进行展开,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价在太原市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绿色建筑,怎样才能达到绿色太原的指标。对太原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侯立勤 《太原科技》2009,186(7):62-64
叙述了构建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对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分类指标设计及实证进行了分析,提出指标体系分析、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业系统中的物质消耗和经济投入越来越多,污染物处理也越发重要,由此产生的能耗应该被重视。因此提出了一种全能耗评价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建立了全能耗评价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包含了一个一级指标——全能耗以及四个二级指标——直接能耗、间接能耗、污染处理能耗以及经济投入能耗,此评价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无需确定权重,且将能源、物质、经济和环境等各因素均包含在内。最后计算了某烧结烟气脱硫系统的全能耗,结果发现经济投入能耗、间接能耗和污染物处理能耗都是不可忽略的,此外通过与综合能耗的对比,发现全能耗评价方法相比传统能耗评价方法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绿色汽车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作为无污染、无公害和环境保护的标志,绿色汽车是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研究和开发新型的交通工具-绿色汽车是环境保护 迫切要求,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者主要论述了开发与研究绿色汽车的重要性、绿色汽车技术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前景,并从绿色技术的理论体系出发来阐明绿色汽车与环境保护和能源的辨证关系,阐述了绿色汽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汽车的设计及设计体系,绿色汽车的制造及工艺,绿色汽车的能源和绿色汽车的再制造工程等一列系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绿色汽车的生命周期及评价指标,指出绿色汽车的发展前景和开发绿色汽车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岳圆圆 《科技资讯》2023,(8):116-121
该文主要对河北省村镇建设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展开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结构选用层次型结构。首先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建立初步的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依据专家反馈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5个准则层指标和13个指标层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绿色低碳技术进行评价,并据此对各项技术在河北省村镇建设中推广应用的适宜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工业发展效率和城市综合发展两个方面评价新乡市近年来的转型发展效果.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新乡市工业部门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发现新乡市工业发展态势良好,绝大部分行业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取得了生产率的改善,逐步走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道路;构建新乡市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其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市城市转型运行情况良好,经济指数、环境指数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而资源指数和社会指数进步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价值理论的新视角,将当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相结合,从绿色供应链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5个方面构建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指标体系,并包括22个二级指标.结合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为多目标、多准则决策问题的实际,应用网络分析法(ANP)进行绩效评价,并通过Super Decisions(SD)软件进行权重的辅助计算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绿色施工已在我国大力推广,然而对于绿色施工的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工业项目的绿色施工评价更是空白。火电项目的施工综合性强、占地面积大、施工平面布置复杂、大型设备多、混凝土构件体量大、需要大型的设备进行吊装等。这些特点使其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控制火电工程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实施绿色施工非常必要。本文以《绿色施工导则》为基础,结合火电项目的特点,从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两个大的方面选择能够反映火电绿色施工要求的“四节一环保”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火电项目绿色施工评价模型,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打分给出了评判火电项目绿色标准。  相似文献   

14.
对工业行业进行有效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对绿色工业投资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非期望SBM-SVM模型并对其改进,选取重庆市2011—2020年工业企业相关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将通过非期望SBM模型得到的评价效率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类作为结果变量,投入和产出指标作为特征变量,构建SVM模型,对工业投资有效性进行分类预测研究,通过“试错法”、PSO、GA智能优化算法对SVM模型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进行寻优。结果显示:PSO方法的寻优效果最佳,准确率从71.88%提高到了88.66%;构建的新非期望SBM-SVM模型在对其改进优化后,进行工业投资有效性分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前期对宜居理论、方法及其评价指标研究的基础上,从居住区周边公园绿地绿带状况,居住区内绿化状况,居住区内清洁状况,汽车尾气污染,扬尘和工业气体污染,垃圾堆弃污染,水污染这七个方面入手,通过两年对万份问卷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宜居北京自然环境满意度的总体评价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异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自然环境满意度的主要影响指标,为更深入探讨宜居城市自然环境的内涵及评价理论方法奠定基础。从居民社会属性的角度解释宜居北京自然环境的满意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宜居北京自然环境的改善,为打造宜居北京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任栋  李新运 《科技与经济》2012,25(3):101-105
选择并培育主导产业是制定地区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其选择基准与区域阶段性发展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从主导产业内涵和当前政策导向出发,以增长潜力、产业关联、比较优势、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为基准构建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35个工业行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与山东省现阶段的产业政策匹配度较高,能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零碳排放是低碳排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是不断趋向于零碳排放的动态过程.以碳的形成生命周期为核心将低碳园区分成智慧型园区和生态型园区,从规划、近零碳技术、碳排放管理、环境健康四个要素出发,同时根据园区的碳排放溯源跟踪体系,形成以能源消耗、工业生产、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碳汇、碳排放管理、健康生活为准则层的指标体系架构.当园区处于近零碳发展的不同阶段,评价指标内部差异性也不同.常权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各指标对近零碳发展的影响,进而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引入变权理论,构建惩罚型变权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案例园区.对比常权评价和变权评价的结果可知,变权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易区分发展等级.验证结果表明变权评价方法更切合近零碳发展的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主成分分析法在地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综合反映各企业经济效益强弱的各项信息,而且可以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由此避免了决策者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遇到的需要确定指标权重的问题.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2001年中国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为基础数据,对各地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各地区企业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结合逐渐得到应用,其运营效益可以有效地衡量光充储系统的经济性,也是系统进一步推广的关键.通过建立4个层面18个指标的光充储系统运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主客观结合的组合赋权模型,结合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对光充储结合系统的运营效益情况展开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结果 表明:光充储系统总体的运营效益状况良好,并且所构建的光充储系统运营效益评价模型能够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