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概率概念的发展和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概率概念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代表人物的观点,扼要地介绍了不同学派对于概率这一概念的不同的理解和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概率这一概念的客观基础。文章认为概率是有客观与主观这两类不同的概念,但这两者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我们应该致力于研究相互转化的前提条件以及相互转化的形式,并从这一观点解释贝叶斯公式。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概念有着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提出者托拉西是把这个概念作为一个"观念的科学"提出来的,因此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哲学意义。它在不同的哲学家思想里有不同的内涵,西方哲学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热衷到终结的变化。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越来越向世俗化、多样化和文理互渗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产阶级这一话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学者们对中产阶级尤其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理解与认识彼此之间存在分歧,就划分中产阶级的经济指标以及中产阶级占总人口比例而言,看法不一。本文拟从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入手,追溯这一概念的来源,考察这一概念在中国提出的社会条件,描述中产阶级概念在社会观念的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中产阶级在当下中国语境之中具有的丰富意涵,揭示其意识形态特征以及其所掩盖的诸种社会问题,与此同时,论述中产阶级概念在塑造未来社会形态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建设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化学中熵是一个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概念 ,教学中如何引入熵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它的认识和掌握。本文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熵概念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济萍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2):85-86,93
先进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先进性概念的本质反映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中,它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因此,先进性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系统概念的起源、发展和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是系统科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文章首先对这一概念的起源进行了简略考察,然后分四个阶段论述了这一概念的发展,在比较现有概念的基础上,作者给出了系统概念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备一定性能的某种层次的总体,它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最后作者讨论了系统与非系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指出证明极限是极限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四种由浅入深的不同类型的极限证明,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陈蕾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114-118
在文体学界,"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享有广泛的影响。学者们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的。但任何概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有其历史渊源。关于这一概念的溯源问题,前人(如曹禧修等)有所涉及,可惜尚不深入。从布斯所给的"隐含作者"定义出发,从中西文论史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溯源,明确了这一概念在文体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的辩证综合这一概念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一百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史证明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有指导意义的概念.特别是本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发展中的辩证综合趋势愈益明显和突出,逐渐成为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主流.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对现代科学中的某些现状和动向作一些评述.  相似文献   

10.
关于风险厌恶度的一点注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入一种不同投资者对风险厌恶程度的比较概念,证明了这一比较概念可以由熟知的绝对风险厌恶水平来完整地刻划,从而说明这一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温吸收式热泵工质对水/乙二醇在管内流动及对流换热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描述能量损失与(火用)损失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及实验研究,获得了能量损失及(火用)损失分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用焓模型及相似模型在相同参数下圆翅片管蓄热器在凝固过程中的放热特性,不同的Bi数及Ste数对上述两种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从而判定两模型的应用范围及前景,为设计潜热储能设备提供依据。文中列出了有关的放热特性曲线及实验所得的数据,示出了固液界面在凝固过程中的形状及其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为基础,从能的“量”与“质”入手,研究分析了水/乙二醇升温吸收式热泵系统及单元设备的,用效率,(火用)损失,(火用)损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对热泵系统效率进行评价,对性能系数(COP)和火用效率这两种热泵系统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火用效率评价方法弥补了COP评价方法中的不足,将两者相结合评价热泵系统效率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太阳辐射能的主要性质及有关技术数据;高密度太阳能源的获取方法;太阳能炉的功率及最高加热温度的计算方法;太阳能加热金属的物理基础;导出了太阳能加热金属的热传导计算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组太阳能加热T8A钢加热区的温度分布及加热、冷却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入了高维热传导方程解的能量积分并讨论了解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几种常用碳钢(45、 T8A、T12A)经太阳能表面相变硬化淬硬层的性能特点进行较全面的探讨。测定了硬化层中硬度的分布情况,淬硬带表面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应力状态和微观应力情况,晶块尺寸以及硬化带不同深度的残余奥氏体量;进行了硬化带的耐磨对比试验和耐腐蚀性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8.
间歇釜反应器热衡算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审视似已“定论”的反应器热衡算关系式 ,探求反应器热计算的热力学理论 ,提出科学热衡算反应器的方法 ,给出了理想间歇釜反应器热衡算微分方程和过程方程的精确解 .  相似文献   

19.
以价电子能级结构理论对金属表面的原子能态进行分析,计算了表面原子结合能,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表面超额焓的经验计算公式。将此公式推广到金属液固比表面焓、液态表面张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的损失,并应用等效电路的方法证明出静电能的损失在三种情况下都等于等效焦耳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