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卧位型心绞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以及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对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睡眠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恶化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满意率、夜间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发生率、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可改善OSAS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有关冠心病摔死的原因研究颇多。最近研究发现心脏病死亡率增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有关[1]。但OSAS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猝死的关系报导很少。我们设计了这一研究,目的是了解CSAS对AMI早期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对其特点和OSAS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对1996年7月至1998年2月住我院CCU的AML中,伴有OSASS例(A组)及仅有打鼾并不伴呼吸暂停的46例(B组)进行住院后72小时心电监护、经皮监测血氧饱合度(Sao2)、观察并记录持续时间及次数。比较两组鼾前鼾后、及持续经鼻正后供氧(CPAP)3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06~2009-01采用全麻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68例.结果:68例患者术后打鼾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睡眠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并于术后6个月进行多导睡眠(PSG)监测,其中显效38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结论:目前治疗OSAHS方法有很多,但手术治疗仍是一种较为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腔矫治器治疗3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制作"下颌前移型"矫治器让OSAS患者在睡眠时配戴,对其治疗前后用多导睡眠图监测呼吸紊乱指数(AH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AT)、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指数(AI)及血氧饱和度(SaO2),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使用口腔矫治器前后患者的AHI,MAT,HI,AI,SaO2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口腔矫治器能使上气道增宽,使下颌稳定于一个前伸位置,舌和软腭前移,增加睡眠时的有效气量,改善睡眠质量,是治疗OSAS的一个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胃镜中心行无痛胃镜检查的OSAS患者100例,年龄24~6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Ⅱ~Ⅲ级,STOP-Bang量表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50),A组先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咽喉表面麻醉,然后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静脉麻醉,B组仅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静脉麻醉。记录两组胃镜成功置入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检查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成功置入胃镜时丙泊酚用量和检查结束后丙泊酚总用量,检查过程中呼吸抑制(SpO2<90%)、呛咳、内镜医生暂停操作的例数。结果:与B组比较,A组胃镜成功置入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麻醉效果提高,检查过程中呼吸抑制、呛咳、暂停操作的例数及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显著减少。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能明显降低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用量,减少静脉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呼吸抑制的发生,提高麻醉效果,明显增加麻醉安全性,尤其适用于OSAS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和48例OSAHS血压正常者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测量血压、多导睡眠图仪、血浆ET和血清NO,同时取19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OSAHS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和一氧化氮(NO)呈负相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ET呈正相关(P<0.05)。(2)OSAHS高血压组和OSAHS血压正常组的AHI、E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最低SaO2、NO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OSAHS高血压组的AHI、ET高于血压正常组,最低SaO2、NO低于血压正常组(P<0.01)。(3)OSAHS高血压组手术后与手术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AHI、ET均降低,最低SaO2和NO升高(P<0.01)。OSAHS血压正常组手术后与手术前比较,AHI、ET均降低,最低SaO2和NO升高(P<0.01)。结论:ET和NO在OSAHS患者并发高血压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颅多谱勒(TCD)测定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前、睡眠中及睡眠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同步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分析比较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呼吸事件对脑血流的影响.结果显示OSAS患者晚间入睡前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MFV)值为(79.6±5.3)cm/s,次晨觉醒后大脑中动脉MFV值为(77.4±8.6)cm/s.所有311个呼吸事件相关的大脑中动脉MFV峰值为(94.5±20.5)cm/s,MFV谷值为(44.9±12.1)cm/s,MFV变化度为116.2±41.2%.MFV变化度与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763,P<0.05),与SaO2变化值也呈正相关(r=0.560,P<0.05).REM期睡眠MFV变化度为142.8±55.4%,1期、2期及3+4期睡眠的MFV变化度分别为113.2±33.0%、106.2±30.7%及115.7±49.4%.以上结果表明OSAS患者夜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造成脑血流速度剧烈变化,其中尤以上气道恢复通气后引起的脑血流速度下降更明显,REM期睡眠脑血流变化比其它睡眠时相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应用低温射频技术对4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局麻下行悬雍垂、软腭消融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行多导睡眠图等检查,比较软腭长度、悬雍垂长度、鼾声评级及嗜睡程度评分,观察术中、后的主要反应.结果,47例患者顺利接受全程治疗.随访1个月,临床症状好转,嗜睡评分、鼾声指数明显降低(P<0.05),软腭及悬雍垂缩短(P<0.05).多导睡眠图检查示:1期睡眠减少、快眼动睡眠增加,醒觉次数减少,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由每小时(34.6±9.9)次减少至每小时(15.4±6.9)次(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由(70.6%±9.0%)升高到(80.6%±12.1%)(P<0.05).研究表明低温射频消融术是一项最新的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近年来国际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2013年12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COMS)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PASW19.0统计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并描绘聚类关系图。结果:共检出OSAHS相关文献8 710篇,相关高频主题词共35个,共词聚类分析发现高频主题词聚类为6个类别。结论:近年国际对OSAHS的关注和发文量逐年增加,OSAHS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手术治疗、病因学、多导睡眠图诊断技术、流行病学研究、并发症治疗、影像学检查等6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T扫描数据,建立一个由硬腭水平位置至气管约第2,3软骨下端的人体上气道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事件发作期间上气道内典型压力曲线和最大压力曲线, 分别对模型上气道表面施加动态载荷, 分析解剖结构和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OSAS事件发作期, 最易发生塌陷的部位是软腭后区, 其次是舌后区和会厌后区;正常的上气道解剖结构在异常的压力作用下仍然可能发生狭窄和塌陷; OSAS事件发作期的呼吸过程中, 软腭后区、舌后区、会厌后区等各个平面的前后径变化均大于左右径的变化;解剖结构异常不是OSAS发病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5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总结了护理体会,着重对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术后伤口出血情况,气管切开护理,咽部水肿,饮食及口腔清洁,并发症观察护理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术前,术后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的监测,总结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抗血管紧张素1受体(AT1)自身抗体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伴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以同期确诊的单纯OSAHS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HI等基线资料,比较轻、中、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分析高血压伴OSAHS患者SBP,DBP与AHI的相关性,同时对比两组血浆AT1自身抗体、内皮素(ET-1)、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分析AT1自身抗体与SBP,DBP,AHI,ET-1,NO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体质量指数、颈围、腰围、SBP、DBP、AHI均较单纯SAHS组高(P0.05);随病病情程度加重,研究组SBP,DBP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SBP,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OSAHS患者SBP,DBP与AHI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AT1自身抗体、ET-1较对照组高,研究组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AT1自身抗体水平与SBP,DBP,AHI,ET-1呈正相关,而与N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伴OSAHS患者血AT1受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参与了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片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记录CAT得分、肺功能及血浆CRP、IL-8、IL-6、SOD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AT得分、CRP、IL-8、IL-6、SOD及血脂均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及两组间相比,FEVl、FEV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CRP及炎症介质水平,但不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临床常见病症,且具有危险性,应尽早合理诊治,预防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OSAHS患者与正常人上呼吸道流场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定量描述呼吸气流流场的分布情况是阻塞平面正确定位的可靠依据.基于OSAHS患者与正常人上呼吸道螺旋CT影像数据及Weibel模型A的气管-支气管模型,建立了精确量化的上呼吸道生物力学模型.将患者与正常人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患者上呼吸道气流速度、压力和壁面剪切应力的分布以及数值均明显异于正常人情况.模拟结果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探讨人体呼吸道解剖结构的异常对气流分布的影响,对临床上正确诊断与有效治疗该病、深入研究该病与各系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都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上气道狭窄与头姿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患者上气道狭窄的程度、头姿改变情况,以及这些形态学指标与病理生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为86例男性OSA患者及37名健康男性。经整夜多导睡眠仪检查诊断或排除OSA;采用数字化技术摄取受试者头颅侧位片,并用NIHImage软件测定上气道口径、面积及头姿指标共15项。OSA患者各水平上气道前后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经年龄及身高体重指数校正后,上述结果不变。重症OSA患者呈显著头颅前倾。头姿变化指标与呼吸暂停指数及多个水平的气道前后径呈显著相关。亚洲人种OSA患者存在明显及广泛的上气道狭窄;随OSA程度加重及上气道阻塞程度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代偿性头姿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血清瘦素在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意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了所有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选取OHS组23例、肥胖OSA组40例、非肥胖OSA组14例、单纯肥胖组6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清瘦素水平和多导睡眠参数,分析肥胖各组的血气分析结果。对瘦素与其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其对OHS的诊断预测。结果表明OHS组BMI、颈围明显高于其他组。OHS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其他各组,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血清瘦素水平与BMI、颈围、腰围、臀围、Pa CO_2、动脉血HCO_3~-呈正相关,与Pa O_2呈负相关。BMI、颈围、腰围和血清瘦素水平对OHS具有诊断预测作用。可见OHS组血清瘦素水平较肥胖OSA组、单纯肥胖组明显升高,除了肥胖因素外,OHS本身也可成为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OHS的诊断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横截面积的测量,探讨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检测发现,Ⅱ型糖尿病组患者(DM)30例,非Ⅱ型糖尿病组患者(non-DM)50例.进一步经过临床表现、查体及电生理检查发现,DM组的60只手腕中有32只CTS手腕,而non-DM组的100只手腕中有58只CTS手腕.因此,本研究根据同一时期来医院检查身体的30例正常人的60只手腕设为对照组,即A组;80例患者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B组:58只non-DM组的CTS手腕(CTS);C组:28只DM组的非CTS手腕(DM组);D组:32只DM组的CTS手腕(DM-CTS).于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分别测量并比较上述4个实验组的正中神经CSA值,分析评价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得出相应结论.结果 1)CTS组及DM合并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均较对照组及DM组增大(P0.05);2)DM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CSA值较对照组相比增大(P0.05);3)单纯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和钩骨钩水平的CSA值较DM组(不合并CTS)增大(P0.05);4)DM合并CTS实验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与CT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分辨力超声对于腕管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代谢组学角度进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中维西医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解析中维医不同分型间及其与正常人群间代谢表型的构成差异,寻找并鉴定中维医证型的代谢生物标记物,阐述中医肾虚痰瘀证及维医异常黑胆质证在代谢组学方面的共性特征改变及其物质基础,以体现两者在代谢组学方面的交互性,为COPD的诊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奠定一定的基础。首先,按照纳入标准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105例,进行西医的诊断分级以及中医、维吾尔医的辨证分型,分为中医肾虚痰瘀证组和维医异常黑胆质证组,对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血样分批进行核磁共振技术(NMR)的代谢组学方面的测定和分析;得到健康人与各组COPD患者的血浆一维及二维氢谱,对1H-NMR谱进行分段积分后的积分值进行OPLS-DA分析,得到3D平面分布图,显示COPD患者肾虚痰瘀证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区域完全分开,而中维医二组的分布区域未完全分开,说明两组血浆在代谢成分上无明显差异,同样表现为血桨中多种氨基酸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苯丙氨酸。此外,糖蛋白、不饱和脂类及极低密度脂蛋白也较健康人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肉碱及丙酮、乙酰乙酸较健康人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COPD二组中维医证患者血浆中代谢紊乱较正常对照组严重,提示氨基酸、蛋白质的代谢异常及脂肪代谢减弱、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反复相互影响的程度更重,使代谢紊乱状态更加严重。总之,从代谢组学角度出发,进行COPD中维医病证结合的对比研究,发现肾虚痰瘀证及异常黑胆质证患者代谢组学改变更突出,但两证的代谢组学变化基本一致,其生物表型相似,表现为氨基酸、脂肪及糖代谢异常,提示COPD肾虚痰瘀证与异常黑胆质证患者机体内三大物质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相比健康人显示机体的免疫功能更低下、内分泌功能更紊乱、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