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设综合创新实践项目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文中以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创新实践项目建设为例,介绍了针对性的综合训练创新实践项目设计、课程体系,以及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引入创新内容,并通过营造创新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总结了综合创新实践项目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方面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本科生中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分析常规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在本科生中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还对创新实践项目的管理、项目的选择、教师的指导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物理的创新实验项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概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本科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发挥教师在科技创新中的指导作用,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目的出发,分别讨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本文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阐明了教师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往的人因工程课程体系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应用环节课时偏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中,本文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环节并重,通过精简理论内容、加大综合性实验、参与或中请创新项目和创新大赛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理论应用能力,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艳萍 《科技信息》2009,(36):I0199-I0200
英语综合能力是学生适应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必备能力。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英语交际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对以往教学改革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往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提出了"实训+竞赛"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应用能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训包括基础实训和综合实训,基础实训通过合理的基本题目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运用,综合实训的内容涉及到多门课程的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组织能力等。最后介绍了"实训+竞赛"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创新教学理论,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学案教学“是以学生自学、自研、互研,教师导学释疑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导学释疑,当堂达标为主要步骤,使知识落实与能力的培养于一体,起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项目驱动在网页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指导思想及特点,并结合在网页设计课程中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注重通过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喜明 《科技信息》2007,(28):186-186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求,结合科研实践,设计了具有研究性和开放性的综合教学实验,并进行了教学探索。该教学实验项目探究培养模式对动物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实验涵盖动物细胞培养模式、细胞生长和代谢动力学参数检测分析等多个环节,综合训练学生生物反应动力学、仪器分析、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反应器设计的拓展和创新能力。在类似于现实科研工作的场景中,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难以应用于:"无线网络技术"教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面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无线网络技术教学改革。该教学模式融合课堂授课、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学生创新项目等,形成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相互联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技术开发、学科竞赛等各类活动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满足内容前瞻性和课外性、项目自主性和时间业余性、教师专业性的前提下,按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原则,灵活确定实验室开放形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要明确指导教师职责与学生参与程序,强化管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形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创新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特别是工科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对依托科技竞赛,构建"系部、教师、学生科协和班级"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实践与研究。该模式包括:系部导向,自主搭建平台扩大受益学生数量;教师负责,竞赛教师负责制和指导教师按"课题项目+科技竞赛+毕业设计"的模式持续培养学生能力;科协联接,积极发挥学生科协的"三自教育"功能;班级支撑,创新班级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以开设过的创新实验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四川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探索创新实验项目、创新调查实验项目四个方面进行的创新实验教学的探索,并分别探讨了这些创新实验项目的考核方式。通过创新实验的开设,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朝着科学、拓展和创新性的方向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管理的创新实践平台新模式。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整个创新实践训练系统进行管理。作为整个实践训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平台针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设置创新思维课程和科技讲座,针对学生的创新实践的不同要求设置分时预约平台和专题研究平台。利用网络软件的不同功能模块将学生、实验研究项目和教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减轻了教师参与管理工作量。用案例的方式介绍了系统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17.
项目教学法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完成本项目活动的方法和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感悟能力,挖掘学生潜在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虚拟项目教学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为了适应电子学科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能力课程建设,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以虚拟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虚拟项目,学生以虚拟项目为任务驱动,通过理论求索、实践检验和大胆创新等环节的锻炼,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合肥工业大学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指导和监督、结题等教学环节,探讨了申请动员、实验内容及方案设计、科研带动作用、数据成果化等教学内容及方法;利用教师科研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充分锻炼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宿艳  肖光  崔丽钧 《实验室科学》2012,15(3):150-151,154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并增设设计性实验项目。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在其选定设计性实验项目后,可在教师协助下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适合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