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针对传统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依据统计过程控制理论(SPC)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制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和质量控制系统(CAQC)。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控制技术,将加工生产线上孤立的、零散的质量信息网络化,实现了从零件加工自动检测、数据处理、质量分析和控制管理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简述统计过程控制(SPC)原理后,对半导体分立器件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统计技术进行研究,在基于"计量值常规控制图的前提条件是要求被分析的数据满足IIND(独立同分布)条件"的观点上,探讨应用在半导体行业中的特殊SPC模块与应用在传统工艺中的SPC的区别,体现了特殊SPC模块在现代电子行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特殊SPC模块在半导体分立器件关键工序"磷扩散工序"中的实际应用,对磷扩散工序进行工艺优化确保工序稳定受控,并使其工序能力指数CPK提高了38%,保证产品内部质量的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线制造水平和产品的年供货能力,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对基于微控制器C8051F500的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结构、散热风扇驱动和基于蓝牙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为了监控热管理系统的过程参数,采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作为系统上位机,利用蓝牙模块实现了系统指令发送、数据回送及参数设定功能,可以实现6路风扇的自动和手动调节两种控制模式.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水冷器、中冷器温度实时测量反馈控制6路风扇转速,达到了对发动机系统热工况的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种集成SPC与EPC的过程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不合格品经常发生在由一种水平过渡到另一种水平的暂态阶段.采用由一阶动态过程和稳态干扰ARMA(1,1)组成的系统模拟制造过程,针对当输入发生阶跃变化时过程出现的暂态阶段,设计了集成统计过程控制(SPC)与工业过程控制(EPC)的过程控制方法.以往,SPC与EPC是减少过程波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而集成控制方法是应用ARMA控制图对制造过程进行监视,同时PI控制器对过程进行调整.模拟结果表明:集成控制方法不但能减少过程输出波动,提升系统性能;并且在调整涉及成本因素时,集成控制方法更具有潜在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6,(5):770-774
针对高速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检测问题,从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体系的建立出发,提出了轨道检测系统内部几何参数和外部几何参数测量一体化的设计方案,随后建立了轨道三维检测方法的数学模型和理论体系.最后,对客运专线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架构、技术、界面及功能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并在Visual Studio.Net平台上进行了软件集成开发.  相似文献   

6.
以汽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Lab VIEW的汽车发动机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有NI PCI-6225板卡、各种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等,通过NI PCI-6225板卡采集各种传感器获取的信号,利用Lab VIEW技术对采集的信号分析判断,最终开发了一个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发动机参数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线材生产的特点,采用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SPC),对线材生产过程中控制对象、控制图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实际的SPC分析系统,给出了实际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以实例说明了SPC在线材生产应用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加工误差统计传统分析方法,以分布曲线法和点图法为数学模型设计模块化分析系统.运用Visual Basic.NET(VB.NET)开发了数值化加工误差统计分析系统.经实例验证,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软件对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能够准确、快速、直观地对加工过程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零部件加工误差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砝码检定的准确性,提高检定效率,本项目设计完成了砝码自动检测系统.本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砝码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成组砝码的检定信息的集成和汇总,并能自动生成砝码检定记录.同时构建的砝码检测信息数据库,可方便查询以往检定信息,便于计量管理.  相似文献   

10.
控制图理论作为统计过程控制即SPC的核心,已成为了质量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控制图理论主要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质量数据的处理来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将控制图理论与嵌入式技术相结合,研制了满足生产现场质量管理需要的集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于一体的嵌入式质量管理器.而数据的录入、保存与处理和控制图的生成与显示作为嵌入式质量管理器的重要功能,有必要单独研究.文章主要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实现,解决了嵌入式质量管理器上的相关问题,为实现现场在线实时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PCI采集卡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分析了FP-GA内部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并着重描述了PCI接口模块IP核的设计.通过将数据采集的控制模块和PCI接口模块集成在FPGA内部,加上采用双口RAM技术,实现了数据高速采集、传输和存储.该系统集成度高、设计灵活、电路简洁、可扩展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航空综合检测设备和智能仪器等高速数据采集场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Snort,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规则挖掘方法.这种方法希望帮助Snort入侵检测系统,自动从检测的攻击数据中生成误用检测规则,实现自动检测最新攻击和异常攻击的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功能,设计了一个规则挖掘模块,它能够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收集的检测攻击包中提出新的攻击规则,并且转化到Snort系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轴瓦平行度及高出度自动检测的强烈要求,应用电涡流传感器获取基础数据,以PLC为现场控制模块,采用16/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和μc/os-Π实时操作系统作为中心控制单元,实现了对轴瓦平行度/高出度实时,在线高精度测量,并利用专家系统对产品实时跟踪,开发出了高性价比的轴瓦平行度/高出度自动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气制动阀静特性、动特性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方法的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和企业测试指导,设计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气制动阀性能自动检测系统,融入对其上腔提前量、动态反应时间等特征参数的检测.该系统通过PC控制系统实现双工位独立检测,提高测试效率,采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结合数据采集与伺服运动模块,实现气制动阀静态特性及动态特性参数的在线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对气制动阀性能进行在线检测,测试误差小于0.2 kPa,测试节拍约为120 s,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15.
交流接触器组件的半自动生产装配线由机械、电气、气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装配、自动检测和计算机生产管理。该线由计算机控制的环节:接触器机械参数与电参数的检测,软件设施满足各种产品的检测.检测质量合格后,合格产品自动送致下一个工步,质量不合格产品与以剔除,并有质量报警指示。数据计算机管理,采用计算机随时统计产品合格率,产品数量,各种机械参数与电参数不合格率,随时进行显示,并根据需要进行打印,也可以对各零部件的库存量进行统计。该检测装置稳定可靠、检测速度高。本线计算机控制系统及电气、气动等功能元件,大部分选用标准件,定位精度高。生产线布局合理,各工序之间操作协调。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6.
结合金川公司第一冶炼厂熔炼车间矿热电炉-转炉-渣贫化电炉的炼镍生产工艺,开发了该车间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和信息管理集成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熔炼车间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的工艺参数检测数据,以图表和曲线方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生产状况和生产现状检查等,能达到稳定生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的目的,提高了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变异技术的第三方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构件安全性异常的自动检测问题,设计实现了一个第三方构件安全性测试原型系统TCSTS(third-party component security testing system).TCSTS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构件接口分析模块、参数变异测试模块、条件变异测试模块、状态变异测试模块和安全分析模块.构件接口分析模块能分析得到被测试构件的接口方法和参数信息;在参数变异测试模块中,采用参数变异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生成参数变异值集合进行变异测试;在条件变异测试模块中,生成违背前置条件的测试用例并结合后置条件检测条件语句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在状态变异测试模块中,基于行为冲突算法和条件冲突算法变异可扩展有穷状态机以生成冲突序列,进而参照变异前序列进行安全性测试,最终通过安全分析模块生成测试报告.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实现的TCSTS原型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以及测试效果较好的特点;TCSTS对异常序列的检测率达到了20%以上,表明TCSTS能够较好地对构件中状态相关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轴承厂家对轴承外圈的检验仍采用人工检验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容易引入人为误差 ,影响产品出厂质量的问题 ,研制了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几何参数的自动检测与分选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差动电感式传感器对轴承外圈几何参数进行测量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分选的测控 ,减小测量误差 .  相似文献   

19.
魏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16-9020
固体火箭发动机参数辨识技术日益成熟,但相应参数辨识软件在实现过程中仍面临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即试验数据的直观交互前处理和数据匹配以及精确计算复杂几何构型装药的燃面-肉厚数据以供辨识模型模块调用。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本文通过调用R语言内核,对试验数据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和直观数据采样。将试验数据曲线与理论计算结果曲线之间的时间偏差量作为待辨识参数纳入辨识过程;并利用实体造型法,以访问几何造型平台内核的方式计算燃面-肉厚关系。通过对一组典型的翼柱形装药发动机试车数据进行辨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信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几何误差评定的最小条件要求,建立几何误差评定的可视化系统.在Matlab软件中应用微粒群算法计算零件的几何误差,在进行数据处理的同时,对测量数据和评测结果进行两维或三维图形显示,为可视化评定几何误差创建了一个集成平台,同时为及时正确地检测出零件加工误差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