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2种水龙骨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广西产12种水龙骨科植物(即友水龙骨、盾蕨、瓦韦、伏石蕨、相异石韦、尾叶石韦、攀援星蕨、韩氏星蕨、亨利星蕨、矩圆线蕨、绿叶线蕨和褐叶线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2种水龙骨科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极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和围绕型.不同属、不同种间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属及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3科5属10种蕨类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它们的叶表皮细胞大多为不规则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呈深波状;(2)气孔为下生型,多呈椭圆形;共观察到9种气孔器类型(不等细胞型、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放射状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横列型、带状细胞型和围绕细胞型),每种植物具有2~6种不同类型的气孔器;(3)根据叶表皮特征,支持姬蕨科与碗蕨科合并,而凤尾蕨科与铁线蕨科单独成科.研究结果为姬蕨科、凤尾蕨科和铁线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9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Cyatheaceae 4种、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1种共14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瘤足蕨P.stenoptera、镰羽瘤足蕨P.falcata、峨嵋瘤足蕨P.assurgens、密羽瘤足蕨P.pycnophylla、粉背瘤足蕨P.glauca、华东瘤足蕨P.japonica、华中瘤足蕨P.euphlebia、日本瘤足蕨P.matsumureana、白桫椤Sphaeropteris brunoniana、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西亚黑桫椤Gymnosphaera khasyana、滇南黑桫椤G.austro-yunnanensis和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都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深波状或波状;其中,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峨嵋瘤足蕨、粉背瘤足蕨、白桫椤和金毛狗的叶下表皮具有形态可见的蜡质晶体。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不规则四细胞型、不规则细胞型、横列型和围绕型。对瘤足蕨科植物的分类和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为其系统学研究提供叶表皮微形态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蔷薇亚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蔷薇亚科8属17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蔷薇亚科植物可划分为3种气孔器类型,即无规则型、放射状细胞型和无规则四细胞型;叶表皮的气孔器一般分布在下表皮,而在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中发现其上表皮也存在气孔器;气孔器类型和气孔指数的特点表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亚科一些属种之间的演化关系.综合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和气孔器指数等特征,认为具无规则气孔器的鸡麻(Rhodotypos)、重瓣棣棠(Kerria japonica)和山楂叶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等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而具放射状细胞型气孔器的地榆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5.
福建柃属植物(山茶科)叶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研究福建山茶科柃属18种1变型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气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下表皮,且多为无规则型,也有不等细胞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不规则形、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在光镜下柃属植物在气孔大小、密度方面有明显不同,在表皮细胞形态、垂周壁样式和表皮毛等特征上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鼠尾草属(唇形科) 12 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这些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形状为不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多数为浅波状、波状,少数为平直或弓形.气孔器主要有无规则型、不等细胞型 2 种类型,通常仅分布在下表皮(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在上表皮偶有分布);无规则型最为常见,存在于所有观察种类,不等细胞型仅出现在南丹参S.bowleyana、长冠鼠尾草S.plectranthoides、蓝花鼠尾草 S.farinacea中.在扫描电镜下,角质层多具有条纹、条状隆起或颗粒等特征;气孔外拱盖内缘大多为浅波状或近平滑.这些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存在着某些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莲座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光镜下对云南境内12种莲座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研究,发现:①气孔类型可作为莲座蕨属和原始莲座蕨属分类依据;②气孔密度可作为分种依据.叶表皮细胞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及系统学意义,其中莲座蕨科12种植物的气孔器密度、11种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解剖照片均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接骨木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经济价值,分布较分散.为探知接骨木属分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吉林省接骨木属叶表皮微形态进行定性描述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叶表皮具毛或无毛;上表皮细胞壁分为凸起和凹陷两种类型;气孔器有椭圆形和狭长椭圆形两种类型;叶表皮气孔大小、密度和表皮毛长短及密度等均存在差异.2)主成分分析选出4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1.665%.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接骨木属植物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为有毛类,包括毛接骨木和宽叶接骨木,表现为叶表皮两面均具毛;气孔器为狭长椭圆形;气孔周边条纹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壁凸起,细胞呈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波状.第Ⅱ类为无毛类,包括接骨木、钩齿接骨木、东北接骨木和朝鲜接骨木,表现为叶表皮两面均无毛;气孔周边条纹大于1μm;上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利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编制吉林省接骨木属分种叶表皮分类检索表,说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吉林省接骨木属种下分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国产水龙骨科植物的气孔器类型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对国产水龙骨科23属44种代表植物及原属水龙骨科的槲蕨科3属4种植物的叶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有18个气孔器类型。发现极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和腋下细胞型是水龙骨科植物的基本气孔器类型。为水龙骨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了新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02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下生),据大小可分为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以双环列型为主,其次为环列型、三环列型和辐射型,下表皮具有退化大气孔器、簇状木质化细胞和瘿状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叶表皮细胞的大小、形状、垂周壁形态和表面纹饰以及表皮毛的有无和长度.冬青属叶表皮特征的共同点表明冬青属是一自然类群,而其不同点说明叶表皮的某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因此,冬青属的叶表皮特征具有分类学意义,能为该属现生植物的系统分类、化石植物鉴定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柏科植物叶的微形态学特征和差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本实验所取8种柏科植物叶的气孔器均为椭圆形,副卫细胞5~7个,气孔器主要分布在叶的近轴面上,在刺形叶的远轴面上无气孔;8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上一般覆盖着较厚的角质层和蜡质层,不同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具有不同的角质和蜡质纹饰;同种柏科植物同型叶的新叶和成熟叶、绿色叶和白色叶的微特征间也有区别,成熟叶的表皮细胞上角质和蜡质较新叶多;日本花柏白色鳞形叶的气孔分布和蜡质纹饰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种柏科植物叶的微特征有较大的差别,可以为柏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桂花属(O smanthus fragrans)两个种植物叶片气孔及花粉粒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金桂(O.fragrans cv Jingui)和四季桂(O.fragrans cv Sijigui)的花粉粒都是椭圆形,表面都有网状纹饰,都有孔沟;但金桂花粉粒要比四季桂稍微圆一点。金桂和四季桂气孔器都呈圆形,保卫细胞对称排列,气孔缝近圆形;金桂和四季桂叶片气孔均散生于叶片背面,叶片正面不见分布;金桂气孔分布密度大于四季桂。  相似文献   

13.
四川五加属植物叶表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四川五加属Acanthopanax13种及1变种植物的叶表皮的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研究表明:五加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无规则型,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开头及垂周壁式样等,种间无差异或差异极小,而气孔角质纹饰和蜡质纹饰、外拱盖表面等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山西产13种蕨类植物叶表皮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山西产8个科13个种的蕨类植物成熟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无规则四细胞型,不定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横列型,极细胞型,双不等细胞型和腋细胞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或多角(边)形。  相似文献   

15.
福建珍珠茅属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产于福建的7种珍珠茅属植物 的叶表皮特征,描述了叶片表皮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表皮毛等有关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结果表明:珍珠茅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属于典型的单子叶植物叶的特征,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表面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 硅酸体等特征在属内各种间十分相近,而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气 孔大小、气孔器分布和表皮毛等特征种间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上三片功能叶气孔性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结果表明,水稻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性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类型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品种不同叶位间.参试水稻品种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分布不均匀,其变化趋势也不一样.只有籼稻IR24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随叶位上升逐渐减小,气孔密度随叶位上升逐渐增大.籼稻IR24和粳稻秋光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长度和密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即气孔长度增大,气孔密度减小;反之,气孔长度减小,气孔密度增大,而偏籼稻水源342和偏粳稻辽粳5号并没有表现出这种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相同叶位或同一品种不同叶位叶片的气孔长度与宽度的相关不显著,气孔宽度与气孔密度的相关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天女木兰是集芳香、药用、食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珍稀濒危植物,呈“间断式”分布。为探知天女木兰种下分类及其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7个分布地天女木兰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表皮细胞分为浅波状和深波状两种类型; 气孔器为椭圆形,分为凸起和凹陷两种; 叶表结晶体有圆球形和长柱形; 表皮毛密,分为单细胞毛、单列双细胞毛和单列多细胞毛3种类型; 叶表皮气孔大小、密度和表皮毛长短及密度等均存在差异。②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7.394%。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分布地天女木兰种群分为两类。第Ⅰ类包括吉林石湖和河北祖山的天女木兰,表现为叶下表皮细胞呈浅波状,气孔密度小,气孔凸起,气孔长轴小于10 μm,叶表结晶体呈圆球形; 第Ⅱ类包括浙江清凉峰、安徽黄山、贵州雷公山、贵州麻江和广西猫儿山的天女木兰,表现为叶下表皮细胞多呈深波状,气孔密度大,气孔多凹陷,气孔长轴大于10 μm,叶表结晶体呈长柱形。这表明各天女木兰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分布相关,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作为种下分类和探讨天女木兰种群间亲缘关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长序狼尾草幼苗形态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海民  张伦 《贵州科学》1995,13(4):28-30
本文对长序狼尾草幼苗的根、叶片、叶鞘和胚芽鞘等部分进行了详尽地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