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氮双齿膦配体(ph2PCH2)2NCH2CH2OCH2CH2NHCH2CH2PO3Na2(以A表示)在1-十二烯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双膦配体的螯合作用降低了催化活性以及双膦-铑配合物有利于直链醛的生成.A与油溶性催化剂HRh(CO)(PPh3)3在合成气氛下发生配体交换形成配合物HRh(CO)(A)(PPh3),其催化活性比单膦-铑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更低.由于双膦与铑配位后形成的络合物中铑的配位空间更拥挤,因此1-十二烯的端碳原子更容易与铑中心络合配位,形成直链烷基-铑络合物,使得产物醛中直链醛的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2.
含氮双齿膦配体(Ph2PCH2)2NCH2CH2OCH2CH2NHCH2CH2PO3Na2(以A表示)在1-十二烯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双膦配体的螯合作用降低了催化活性和有利于直链醛的生成.A与水溶性催化剂RhCl(CO)(TPPTS)2在合成气氛下发生配体交换后,形成配合物HRh(CO)(A)(TPPTS),其催化活性比单膦-铑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更低.又由于双膦与铑配位后形成的络合物中铑的配位空间更拥挤,因此1-十二烯的端碳原子更容易与铑中心络合配位,形成直链烷基-铑络合物,使得产物醛中直链醛的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富勒配合物C70[RuH(CO)(PPh3)2]3,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l(CO)(TPPTS)2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对混合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主要考察了温度、压力、膦铑比、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变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底物转化率;CO分压增大,对丁烯 1双键异构有抑制作用.在100℃,2.0MPa(CO/H2=1),TPPTS/Rh25,[Rh]1.024×10-3mol/L的条件下,反应4h底物转化率接近35%,产物醛的正异比5.4.  相似文献   

5.
文章合成了双核铜(Ⅰ)-膦配合物Cu2(u-Cl)2(PPh3)3,并经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特征.研究表明,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性质主要来源干配体PPh3.  相似文献   

6.
鉴于三吡唑基硼酸阴离子(tris(pyrazolyl)borate anion,Tp)的钌配合物TpRuCl(PPh_3)_2在金属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的多种用途以及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NHC)配体所表现出的优势,试图合成与TpRuCl(PPh_3)_2类似的TpRu(NHC)骨架的配合物.采用TpRuCl(PPh_3)_2与NHC配体1,3-N,N-双(2,4,6-三甲基苯基)-4,5-二氢咪唑-2-卡宾(1,3-bis(2,4,6-trimethylphenyl)-4,5-dihydroimidazol-2-ylidene,H_2IMes)反应,未能得到预期产物TpRuCl(H_2IMes)(PPh3),而是发生了H_2IMes配体N-侧臂上邻位甲基的C—H键活化,生成H_2IMes配体环金属化的产物TpRu(H_2IMesH)(PPh3)(其中H_2IMes-H表示H_2IMes的一个N-侧臂上邻位的甲基脱除了1个质子).分离得到的该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加热可解离PPh3配体,促成H_2IMes-H配体环金属化侧臂上进一步发生苄基C—H键的α-H消除,转化为螯合的双卡宾H_2IMes-2H配位的Ru—H中间体物种(其中H_2IMes-2H表示H_2IMes的一个N-侧臂上邻位的甲基脱除了2个质子),再和二氯甲烷溶剂发生H/Cl交换,生成最终产物TpRuCl(H_2IMes-2H).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单核铑负载的沸石催化剂(Rh1-ZSM-5)上铑活性氧(Rh-oxo)物种与CO和H2O的吸附行为及其催化的乙烷氧化反应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O和H2O可共吸附在Rh-oxo物种形成四配位铑配合物Rh(O)(CO)(H2O);与Rh-oxo物种催化甲烷氧化不同,在乙烷的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羰基化产物丙酸的生成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是不利的,反应产物是以乙醇为主的C2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8.
报道通过2–呋喃甲硫醇/十二羰基三铁/三乙胺体系所形成的中间物[(μ-2-SCH2C4H3O)(μ-CO)Fe2(CO)6]Et3NH同CS2作用生成络阴离子[(μ-2-SCH2C4H3O)(μ-S C—S—)Fe2(CO)6]后,同卤代物原位反应,合成了3个新颖的含μ–二硫代甲酸酯配体的铁硫簇合物(μ-2-SCH2C4H3O)(μ-RS—C S)Fe2(CO)6(R=CH3、CH2Ph、CH2COOC2H5).这3个新颖配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配合物[Cu(phen)(PPh3)Cl]2.H2O,并用元素分析、紫外、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60H48Cl2Cu2N4OP2,Mr=1 100.94,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9 78(13)nm,b=1.566 10(2)nm,c=1.846 20(3)nm,α=109.138(3)°,β=103.417(3)°,γ=103.417(3)°,V=2.584 1(6)nm3,Z=2,Dc=1.415 Mg/m3,F(000)=1 132,μ=1.035 mm-1,R1=0.101 4,wR2=0.212 2(I2σ(I))。标题配合物由两个独立的Cu(phen)(PPh3)Cl分子和一个结晶水分子组成。两个独立的Cu(phen)(PPh3)Cl分子结构相似,其中心铜()离子采用四配位的变形四面体构型,分别与邻菲口罗啉上的两个氮原子、三苯基膦上的磷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配位。标题配合物分子通过Cl与邻菲口罗啉芳环的C—H之间的非典型分子间氢键形成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用P(OEt)e)和PPh3分别与Co6(μ6-P)(μ,η^2-SCH2CH2CH2S)(μ-PSCH2CH2CH2S)(CO)12进行取代反应,首次得到了4-取代和1个二取代含半填隙磷原子配体六核钴羰基簇合物的取代衍生物,化学式如下:Co6(μ,η^2-SCH2CH2CH2S)(μ-PSCH2CH2CH2S)(CO)11[P(OEt)3](Ⅰa和Ⅰb,同分异体)Co6(μ6-P)(μ,η^2-SCH2CH2CH2S)(μ-PSCH2CH2CH2S)(CO)11[P(OEt)3]2(Ⅱ),Co6(μ6-P)(μ,η^2-SCH2CH2CH2S)(μ-PSCH2CH2CH2S)(CO)11(PPh3)( Ⅲa),Co6(μ6-P)(μ,η^2-SCH2CH2CH2S)(μ-PSCH2CH2CH2S)(μ-CO)(CO)(PPh3)(Ⅲb),对5个合成的簇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IR(vco),^1HNMR,^31PNMR和MS谱学表征,发现ⅠaⅡb,Ⅲa,Ⅲb是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P(OEt)3和PPh3可能代母体钴簇合物基底不同钴原子上的一个CO。Ⅱ是二取代物,两个P(OEt)3分子可能各取代母体钴簇合物在顶端的两个钴原子上的一个CO。  相似文献   

11.
以粉煤灰和盐酸为原料制备FeCl3和AlCl3。考察了盐酸浓度、灰酸比、反应温度、回流反应时间等对制备FeCl3和AlCl3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为1:1,灰酸比为1:25,反应温度为105℃,回流反应时间为3h时,粉煤灰中Fe^3+与Al^3+的提取效率分别可达到98.7%和99.0%。粉煤灰利用率为30.6%,为粉煤灰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MIT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Yb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以体外传代培养的细胞株NIH3T3为研究对象,给予Yb3+(0.001 mmoL/L、0.01 mmol/L、0.1和1.00 mmol/L)培养1d后,观察NIH3T3细胞的生长情况,同时,应用MTT法检测稀土元素Yb对NIH3T3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发现稀土Yb对NIH3T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Yb3+剂量的增加,对该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这些结果提示稀土Yb具有体外抗纤维化的作用,有望应用于组织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上.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以3-羟基-3-甲基丁炔为原料合成3-氯-3-甲基丁炔的工艺,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3-氯-3-甲基丁炔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3-羟基-3-甲基丁炔23.5 g,浓盐酸28 mL,浓硫酸18 mL,反应温度30 ℃,催化剂ZnCl2 2 g,该合成工艺收率可达83%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热分析(DTA)和淬冷技术,结合X衍射(XRD)及偏光显微镜物相分析,系统地研究了Na_3AlF_6-AIF_3二元系相图,结果表明该二元系含有亚冰晶石(Na_5Al_3F_(14))与单冰晶石(NaAlF_4)两个非同分化合物,前者是Na_3AlF_6与液相735℃下的包晶产物;后者是AlF_3与液相707℃下的包晶产物,仅在550—707℃温度范围内存在。Na_5Al_3F_(14)与NaAlF_4在37.5wt%AlF_3处形成共晶,共晶温度690℃。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半经验的MINDO/3方法研究了N_2O_3分子的五种可能结构,结果表明,构型(Ⅰ)最稳定,构型(Ⅱ)次之,其余构型不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6.
3-正头孢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正头孢化合物是合成头孢布烯和头孢唑肟的重要中间体.介绍了以青霉素G为原料分别经3羟基头孢烯、丙二烯氮杂环丁酮中间体的盐野义和大路线,以及以头孢菌素C为原料经3环外亚甲基中间体的Schering合成路线,并对各条工艺路线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并测定了{MoOS_3Cu_3(PPh_3)C1}的晶体结构,簇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_(212121)晶胞参数:a=12.833(5)×10~(-10)m,b=17.552(5)×10~(-10)m,c=22.778(7)×10~(-10)m;Z=4。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偏离因子R=0.069.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BaPbO3薄膜作为YBCO涂层导体的导电隔离层,必须制备出具有一定取向且表面平整光滑的薄膜.实验采用乙酸钡和乙酸铅为溶质,以丙酸为溶剂,制得了稳定均匀的涂层前驱液.前驱液在单晶LaAlO3(100)基底上旋转涂覆形成的前驱膜在氧气的环境下于650℃烧结30 min制备出薄膜样品.经XRD分析,薄膜物相组成为单相的BaPbO3,且具有少许(100)取向;通过SEM观察,其表面均匀致密,厚度约为650nm;用四引线法测得薄膜室温电阻率为1×10-3Ω.cm.  相似文献   

19.
采用燃烧法工艺合成了Ca3(VO4)2:Eu3 ,Bi3 荧光粉,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该荧光材料颗粒形貌规则、均一、发射主峰位于615.0nm,是一种良好的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杂化CIS-DFT方法,计算了不同外电场作用下Si3O3分子的基态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子由基态到前8个激发态的激发能,吸收光谱,振子强度,跃迁矩阵元等激发特性.由计算结果可知,分子的基态结构及激发特性对外电场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