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如今的媒体已经看到了与网络结合中所获得的一种整合传播效应。纷纷与网络相捆绑,而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BBS、博客的普及更是让普通人也能发布和转载新闻,网络传播已呈现分众传播的态势,当今世界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但新闻道德、公信力的缺乏却让新闻在网络中的传播价值打了折扣。其实,如果将网络传播中新闻的自由问题加以控制和管理,未来的网络新闻传播将会发挥更好的作用。本文就新闻的自由如何在网络传播中得到更好的控制及其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具有二重性。网络为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网络也为文学活动设置了新的障碍,文学也受到了更加有力的监控,网络中的文学自由具有乌托邦性质。网络与文学自由的关系实质指向的是人的自由,人类只有以人文主义情怀经营技术,才能获得文学与自身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组织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言论的自由传播和广泛交流。但是,网络中的言论自由在网络中迷失,使得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4.
张克力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1):10-11,103
网络构筑的传播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大众传媒,在这一平台上,传播内容打破了时空界限,实现了全时化和全球化传播.网络传播的双向交互性、去中心化和全球化等特质使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同时这种自由的无限制,导致了网络传播失范问题的产生.针对网络传播的无序发展,施以一定的控制足必要的,应该通过舆论引导、道德建设、法制管...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及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无标度BA(Barabási-Albert)网络上设计个体的局部相互作用规则,讨论对立舆论在BA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将对立舆论传播过程分为自由传播和竞争传播两个阶段,并设置自由传播阈值m1和竞争传播阈值m2,传播深度h.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1,m2值的变化及传播深度h的变化,对立舆论在网络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情况,从而导致舆论传播的最终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往在传统新闻媒体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的言论得到空前的发展。网络自由舆论超市的形成、不加控制的信息传播、大众传媒职业道德建设的滞后造成网络信息流量的失控已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使这信息活动能够规范和完善,那么就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来指导和监控,净化互联网,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试述"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把关人"理论中,"把关人"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和权利的制约,控制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拥有信息准入的特权.而网络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相对自由和个人自主,其无制约性导致网络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在以个人传播者为主的网络时代,"把关人"这个角色的把关功能正被日益削弱,而"把关人"理论也因为传播主体的位移而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网络谣言的内涵入手,从传播学的视角,探寻Web2.0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对网络谣言的形成原因从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传播者的低责任意识、不良的传播心理和习惯以及网民的低媒介素养、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偏差和受到的压力是网络谣言形成的人的因素;Web2.0时代的新技术革命给媒介生态和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影响;而网络传播产生的效果则助推着网络谣言的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10.
隔离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控制时机和力度都会给控制效果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找到最合适的控制时机和力度,本文基于无标度网络和SIR传播模型,研究控制时机和力度对传染病传播范围以及个体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模式为只控制染病态时,无论是在不相关随机无标度网络模型还是在真实无标度网络中,当控制力度相同时,控制时机越早控制效果越好;当控制时机相同时,控制力度越大控制效果越好。无论是在网络模型还是在真实网络中,个体活动性大小的变化则是非单调的:当控制力度不变时,个体活动性随着控制时机的增大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明较早或较晚控制在传染病传播结束时活动受控制的总个体数量越少,而当在传染病传播的高峰前后开始施加控制时将需要控制更多的染病个体;当控制时机不变但在峰值之前时,个体活动性也是先减小后增大,而在峰值之后个体活动性是单调下降的。综合起来看,控制时机越早控制力度越大控制效果越好、个体受到的影响越小,即假如为实现传播范围最小被控制个体数量最少这一目的,在观测到传染病后的第1时步就开始采用最强的控制力度1,将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传播范围从未控制的55.9%降低到0.1%,而且人群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数字媒体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数字媒体安全支撑平台.该平台以网络游戏为依托,包括网络游戏客户端插件、网络游戏服务端插件、安全服务器平台三部分,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无缝集成到网络游戏运行环境中,提供反网络游戏客户端各种非法外挂和插件的功能,以保证网络游戏的安全正常运营.该平台采用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所采用的对称密钥算法以保证系统自身通信的安全性,客户端插件采取了文件修改检测、内存检查、鼠标键盘事件截获、非法插件扫描、黑软扫描等有效措施以保证本地安全性.该平台还提供了灵活的、开放的对黑软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络媒体已经历了它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网络媒体的新闻业务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网络新闻时间观方面"定时—及时—实时—全时"的变化;网络新闻组织方式上从平面化向层次化、网络化的发展;网络新闻发布与利用方式上的循环化、多通道化;网络新闻手段从单媒体到多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编辑观上从粘贴到加工到组织到解读的发展;网络新闻受众观从单向到互动到共动的变化。这些发展,不仅是中国网络媒体对自身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新闻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网络新闻的发展,不仅对网络媒体的繁荣意义重大,也将对中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变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雷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2):116-118
媒介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英语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与教育媒介的发展也存在关联.英语网络教育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宏观上政府和教育机构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微观上英语学习者英语有效交际能力的提升,才能实现英语网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任妍  兰书理 《创新科技》2015,(10):69-71
本文基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讨论,论述了媒体变迁下科学技术传播的发展轨迹,进而研究了在新媒体的新环境下科学技术传播的特点及应用以及新媒体在推动科学技术传播中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新媒体下科技传播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传播生态的基本框架是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信息技术与范式结合并凸现在信息传播中,媒介生态环境也会随之变化。传播范式对传播生态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自古至今依然。新闻传播中对信息的组织、选择和传送如果进入一种流程,那么传媒内容程式化、传媒使用的语言规范化、传播过程模式化就不可避免,因为范式渗透其中,信息传送经常失衡,受众的趣味、爱好、观念、行为乃至于思想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从此意义上说,新闻范式的控制归结于政治需要和国家利益,其实质还是对文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领域,它和其它社会系统之间,以及传播领域中各部类之间都有丰富复杂的联系,体现着新闻传播特有的运行规律。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宏观上把握媒体运行规律,才能更娴熟地驾驭媒体,使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媒体的基本运行规律有:传媒事业的基本面貌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传媒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传媒发展必然会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成熟;扩大媒体报道空间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前提;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中国媒体积极走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7.
科学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媒体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传播借助媒体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同时科学传播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媒体偏好的影响。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中,媒体而不是科学共同体正在左右着科学传播的议程,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集散控制系统中的通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的通讯接口,入网各机的联机,通讯格式及软件,硬件设计,此系统通讯采用得化的CMSA-CD方式,不但节省数据通讯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数据通讯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传输媒体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使用 Net Meeting实现局域网教学的一例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着现代传播环境、传播体制机制以及传统传播方法的挑战和制约。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清晰把握和着力优化传播环境;研究和掌握受众特征、动机和选择性心理,建立新型的传授关系;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加强传播过程的整体控制;提高传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树立"把关人"的社会可信度;充分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做好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认识"意见领袖"的存在和作用,特别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