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峰 《科技信息》2012,(21):161-162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著名的美国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品之一《鬣蜥之夜》中的丰富而富有内涵的一系列冲突有效地外化了人物心理,深刻表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这一主题,极大地增强了剧本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深刻悲剧意识的剧作家。其戏剧艺术创作受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同时,他的戏剧艺术又对我国戏剧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奥尼尔的戏剧艺术促进了中美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汇。  相似文献   

3.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著名剧作家,他以易卜生为榜样,在戏剧中注重探讨重大社会问题。米勒在戏剧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让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登上悲剧的舞台。《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剧作,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界的不朽地位。此外,米勒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等都是美国戏剧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其中渗透着深刻的现代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4.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深刻悲剧意识的剧作家.其戏剧艺术创作受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同时,他的戏剧艺术又对我国戏剧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奥尼尔的戏剧艺术促进了中美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汇.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戏剧改革措施,主要有推行戏剧教育、整理征集剧本以及审查制度改革三项。推行戏剧教育与整理征集剧本对戏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审查制度改革一方面改变了以往戏剧业审查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国民政府舆论钳制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之作,它对20世纪美国戏剧乃至世界戏剧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发人深省的深刻影响。因此被称作"一部伟大的美国剧作","现代戏剧的宝贵遗产"。本文以结构主义为理论框架,尝试运用"二元对立"结构分析模式,从内部结构重新解读这部戏剧,探讨作品的深层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7.
戏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时空艺术。在世界戏剧史上,戏剧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情节剧向现代戏剧的发展,出现了象征主义戏剧、荒诞戏剧等形式。时空艺术也变得多元化。中国当代戏剧在向西方戏剧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时空处理模式,对当代戏剧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中国戏剧观随着中国戏曲的发展演交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戏剧观。宋杂剧的戏剧观反映的是调笑打诨为主的戏剧。元杂剧走诗歌舞相结合的新路子,完成了中国戏剧观的大转变。这以后,中国戏剧观异彩纷呈,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梅根·特里的戏剧创作一直聚焦于美国战后的女性在自我身份上的各种焦虑和困惑,为了更好地探讨新时代的女性话题和社会问题,她以自己独特的转换剧创作以及强烈的社会意识对传统戏剧形式,特别是女性戏剧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作为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巨著之一,是一部充满了悲剧色彩和被压抑气氛所笼罩的戏剧作品。但全剧虽然是一出悲剧,但却并不绝望,从玻璃动物的破碎和中心人物劳拉的成长,我们看到了作者和时代的希望.《玻璃动物园》是当代最著名的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和剧作史最优秀的剧作之一。有一位美国的文学批评家曾经说过该剧是”开创了西方戏剧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美国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年代。社会转型为妇女发展创造了历史条件,使妇女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广泛投入到改革事业中。妇女的改革提高了自身地位,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型妇女向社会型、政治型妇女的角色转型,也帮助解决了转型时期美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为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来,中国对萧伯纳的接受和研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在1949年之前的近30年间,萧伯纳被赋予了多重身份。新文化运动时期,萧伯纳作为具有批判意识的思想家和社会问题剧作家被介绍到中国,曾经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和话剧发展产生过显著的影响;1933年的萧伯纳访华事件在知识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译介和研究萧伯纳的热潮,他又被冠以政治评论家、社会主义者、预言家、幽默家等多个头衔。模糊的身份定位从客观上影响了中国戏剧界对萧伯纳戏剧艺术的学习和借鉴。文章梳理了1949年之前中国知识界对萧伯纳的译介和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书墨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1):38-40,7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传教运动复兴之时,中国北京出现了一所美国的中国研究学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这所学校成长为世界中国研究中心。它的沿革历史记录了二战前后的中关关系、中日关系以及整个远东局势的发展轨迹,它的成长体现了美国中国学从传教士汉学向学院式现代中国学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传教运动复兴之时,中国北京出现了一所美国的中国研究学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这所学校成长为世界中国研究中心。它的沿革历史记录了二战前后的中关关系、中日关系以及整个远东局势的发展轨迹,它的成长体现了美国中国学从传教士汉学向学院式现代中国学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解决贫富差异悬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扶贫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民生逐渐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拉美中产阶级人数增加,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从同美国结盟和“单向依附”美国转向独立自主和日益多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同中国的政治关系正在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前半叶,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萌芽期,建国后又遭受了文革的洗礼,在太多磨难与挫折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终于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研究20世纪后半叶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及规律,对于21世纪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未来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尔·金特》是19世纪挪威杰出剧作家易卜生的关于罪恶与救赎、爱与信念的长篇诗剧。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培尔的赎罪之路,遵循了圣经的"犯罪受难忏悔获救"的情节模式,呈现出人生命运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易卜生在这部戏剧中将笔触深入培尔的灵魂深处,展现他一生之中一步步对自我进行宗教救赎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家,他发表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一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的成熟作品,体现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有机契合.这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生活实感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现象,也是对人类影响最为深重、最为久远的客观存在。20世纪爆发在中华大地上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也重塑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思想。作为一名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影响的剧作家,向培良的抗战剧和“戡乱”剧,从特定的政治立场出发,体现了作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战争所要表达的伦理道德倾向。  相似文献   

20.
论索尔·贝娄小说中犹太性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深刻地影响了二战以后的美国文学。从索尔·贝娄几部小说中所呈现的"犹太性"可以看出贝娄不同时期小说中"犹太性"的嬗变:从早期小说中犹太性的表层局部地呈现到中期隐蔽性地渗透,再到晚期纵横开阖地深刻呈现,对"犹太性"的剖析为透彻地理解贝娄及其小说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